单位名称 | 镇安县青铜关镇中心卫生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常见病多发病诊治、院前急救、巡回医疗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恢复期病人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计划免疫卫生技术人员培训:乡村医生业务培训、卫生员业务培训、接生员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实施:组织领导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合作医疗组织与管理卫生监督与卫生信息管理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青铜关镇铜关村二组 | |
法定代表人 | 黄从兴 | |
开办资金 | 237.0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安县卫生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07.2万元 | 720.84万元 | |
网上名称 | 镇安县青铜关镇中心卫生院.公益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主管局及镇党委政府的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四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1.提高医疗质量,强化服务能力。为切实保障患者安全,我院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最少每月召开一次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会议24余次。2.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要求,规范药物的采购、配备和使用;建立健全临床用药监督指导和评价制度,开展药物安全性检测、药物不良反应检测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检测;加强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保障合理用药。3.加强管理与检查力度。持续开展医疗质量考评、完善、促进、提高的循环模式;实行双百分考核管理体系,从数量和质量上综合考评。(二)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建立居民纸质档案17810份,建立居民电子档案17810份。其中重点人群中孕产妇建档60人,0-6岁儿童建档859人,高血压患者建档1884人,糖尿病患者建档305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档58人,地方病建档20人,结核病建档6人,传染病上报1例,预防接种今年管理新生儿61人,接种1356针次。2、健康教育发放宣传资料12种6039本,播放影像资料56次760个小时,更换健康教育宣传栏95次,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133次,参加6482人。3、0-6岁儿童健康管理辖区内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6儿童859人,儿童系统管理率100%,年度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859人。4、孕产妇健康管理半年孕产妇60人,辖区内孕13周之前建册60人,建册率为100%,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产前随访服务60人,孕产妇健康管理率为100%,产后访视60人,产后访视率100%。5、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辖区内半年65岁以上老年人接受健康管理2043人,我院半年开展老年人体检1540人次。中医药健康管理辖区内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的老年人2043人,截至目前指导中医药服务1540人,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完整率95%,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的0-36个月儿童数374人,指导中医药服务374人。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我院半年以来发放叶酸21人103瓶,叶酸随访103人。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包改善项目我院半年以来发放营养包201人1345盒。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17859人,其中贫困人口签约6671人,实行“点对点、面对面”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健康教育管理和随访管理。2022年我镇卫生监督协管工作在县卫生执法大队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辖区医疗机构、学校卫生、公共场所、非法行医开展巡查304次,下发监督意见书76份。(三)疫情防控工作有力有效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院职工夜以继日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以班子成员为中心团结带领全院职工始终值守辖区两个重要交通卡点3年时间,累计查码9万余人次,完成落地核酸16332人次,抗原检测2235人次,为保障全镇群众生命安全做好守门人;全院累计完成日常核酸、全员核酸以及入户核酸采样40万人次,督促新冠疫苗接种26939人次,积极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确保对轻症患者的有效诊疗,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就医环境一是按疫情防控要求,我院投入资金3万余元改建预检门诊和发热门诊,以提高医院诊疗水平,为患者准确诊断和安全就医提供可靠保障。二是紧紧依托县域医共体总院的强大发展优势,以妇计总院老年人管理、儿童管理公卫项目为引导,中医康复为依托,促进中医康复科与公卫项目的有效融合。我院投入资金30万元,引进极超短波治疗机、低频脉冲治疗仪、智能艾蒸灸慰仪、经颅磁治疗仪、多功能牵引床等一系列中医康复基础设备,提升中医文化氛围、改造康复理疗室、开设中医康复病床,极大丰富基层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和应用,更好满足当地群众对中医理疗康复的关切和期盼,也会惠及青铜关镇及其周边患者并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五)“清廉医院、健康医院、老年友善医院”建设初显成效一是以党建引领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将党建元素与医院特色和文化有机融合,营造党风清正的政治生态环境,潜移默化引导党员遵纪守法、树立形象,使党规党纪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细化主体责任清单,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结合医院实际,认真谋划载体,丰富活动形式,在全院营造了浓厚的廉洁氛围,有效促进了医风清新。二是按照上级部门工作要求,以创建“健康医院”为目标,大力倡导健康理念、优化医疗服务模式,营造健康有益的医疗环境和生活环境,传播健康相关信息,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生活品质。三是积极创建老年友善医院,改善老年患者的就医流程,提高老年患者的满意度。开展门诊和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服务、环境等进行评估和改善,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健康及照护需求。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取得的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全年接诊各类门诊患者15202人次,住院治疗980人次,全年业务收入达358万元;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全年接种率达98.7%以上,保障了儿童身体健康;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得到了公共卫生免费体检与随访;为60多名孕产妇开展了系统管理,完成居民健康档案17810份,信息电子录入100%。2.经济效益:医保门报销比例60%,1-12月住院980人,补助156.2余万元,平均补偿比例76.8%,门诊截止目前报销10772人,报销金额总计38万余元。其中村级补助1826人,金额13.4万余元。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综合管理方面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力度不强,抓典型、树榜样力度不够。(二)临床质量管理方面管理水平上还需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职工医德医风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素质有待提高,为民办实事的意识不足,整体业务素质亟待改进。(三)公卫项目管理方面1.组织功能发挥不到位,信息化工作进展缓慢,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质量。2.措施落实不够扎实,部分档案资料缺乏逻辑性。3.项目宣传力度不够,部分群众健康意识不足,不能积极配合参加项目服务。4.督导工作流于形式,培训效果不高。五、整改措施。1.继续巩固做好公众卫生服务工作。要根据现在工作中未完成各项指标进行查缺补漏,抓紧完成,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2.每月不同程度开展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同时,每年不同程度派科室医生到商洛市医院或者西安大型医院进行学习深造,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医疗人员专业力度及综合服务能力。3.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医疗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职能。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资金并申请调拨先进设备,加强医院硬件及软件设备建设,优化医疗环境,促我院可持续发展。六、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抓好综合管理工作,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全局意识,全力推进新医改政策的实施。全力做好清廉医院、平安稳定、乡村振兴等方面工作。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一方面制订完善的进修轮训计划,分批定期进修。另一方面要加强院内业务学习质量管理,深入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职工技能水平;第三是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中医人才)的引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公益效益。2.建立健全督查考核、奖惩制度,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指标,分解到科室和各人,形成医疗安全人人身上有责任、有指标;加强职工业务技能培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3.健全村级信息化,做到管理有制度,评审有程序,考核有标准;其次是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实现全面化向精细化转变;三是确定典型示范村,以点带面,促进辖区公共卫生工作均衡全面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执业许可证书登记43642066361102511C2101,证书有效期自2022年01月01日至2026年12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