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安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有序科学实施搬迁工作,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落实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移民搬迁安置项目的评估论证和审核申报;监督检查移民搬迁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和效果;信息统计和上报监测工作,拟定移民搬迁安置项目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等相关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涝巷街29号 | |
法定代表人 | 陆顺民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安县自然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34万元 | 7.67万元 | |
网上名称 | 镇安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镇安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镇办的密切配合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认真执行本单位的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级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20多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后续扶持工作稳步提升。我办把落实“三五”机制作为提升后扶成效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在全县5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面落实“三五”机制工作内容,建设小仓库5080㎡、小超市118个、小理事会29个、小菜园147.26亩2459块、小公墓规划177.5亩,预留墓穴8852个。(二)创业园项目进展顺利。由我办包抓的高峰镇和平家园创业园二期项目预计总投资5000万元,已于2022年6月份成功争取省专项债2700万元,目前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主体建设已完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群众就业能力。(三)避灾搬迁摸底扎实开展。按照省市安排,我县把避灾搬迁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落实镇办、部门工作责任,扎实开展入户宣传、摸底等工作。目前,已按要求将符合条件的意愿搬迁对象上报省市行业部门。(四)圆满召开“三五”机制现场会。2022年2月,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三五”机制现场会在我县圆满召开,得到与会领导一致好评,受到市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称号。(五)做好移民搬迁工程审计工作。我办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审计局做好“十三五”移民搬迁项目工程二次审计工作,二审任务项目共16个,目前全部完成,仅存在个别标段资料收集已到位,正在研判中,未形成审计报告,预计5月前完成。(六)完善避灾搬迁信息更新。按照省市安排,在陕西省易地扶贫搬迁信息管理平台完成“十三五”避灾生态搬迁对象信息更新工作,确保了全县避灾搬迁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全力保障搬迁群众的利益。(七)权益保障机制不断完善。配合发改部门按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方案》、《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三五”机制实施方案》等行业部门配套文件,全县11个大中型安置点都成立了党组织和“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为搬迁户提供户籍管理、就业、就学、就医和社保、法律咨询等服务;48个小型安置点由安置点所在村(社区)安排专人负责搬迁群众户籍、就业、就学、就医法律咨询等各类协调服务;59个安置点物业管理实现全覆盖。投资700余万元,完成7栋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建设,投资100余万元,完成安置点所有多层的灭火器配备。极大程度消除了安置点消防安全隐患。按照“原籍管理地和林、迁入地管理房和人”的思路,全面推行“双簿制”管理制度,对搬迁群众原籍实行户口簿,迁入地实行居住簿的双重管理。(八)后评估工作圆满完成。在国家考核评估工作中,我办承担的移民搬迁安置点帮扶产业园区建设、搬迁群众就业帮扶、安置点配套设施建设、搬迁群众社会治理和社区融入情况等多项指标顺利通过国家综合考核评估。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随着“三五”机制工作的不断推进,安置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快了搬迁群众的融合融入,提升了搬迁群众的融入感、幸福感。2.经济效益。搬迁群众迁入新环境后,利用安置点便利的地理位置,就近就业或外出务工,提高了群众的收入水平,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四、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安置点产业园规模小,无市场优势,带贫益贫效果不明显;二是所有安置点均未收取搬迁户房屋维修基金,后期出现渗漏等问题无资金支持,修缮问题难以保障;三是安置点后期消防设备定期更换和维护需要长效机制保障。整改措施。一是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加大招商力度,培育龙头企业,切实把集中安置区配套产业做实做强,带动搬迁户就近就业,持续增加搬迁群众收入。二是按县发改局《关于做好全县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屋顶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积极争取年收入部分用于房屋大修基金缴存,有效提高移民搬迁后续扶持效果。下一步工作计划。2023年,我办将继续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作为重要抓手,持续发力,使搬迁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定住、能致富”目标。一是纵深推进“三五”机制,努力达到配套设施齐全、管理服务运行规范、群众满意的目标。二是认真落实《镇安县易地扶贫搬迁家庭人口新增住房和生产生活需求保障八条措施》,有效保障搬迁群众切身利益,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积极争取解决米粮白塔社区、云镇花园社区、高锋和平家园无服务场所问题。四是下茬做好移民搬迁安置点空置房化解工作,核算“十三五”期间各安置点账务财务,为有效化解现有1932套空置房打好基础。七是积极对接省市相关部门,争取启动我县避灾搬迁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