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碑林区> 西安市碑林区生产力促进服务中心

西安市碑林区生产力促进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31 12:17
单位名称 西安市碑林区生产力促进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促进全区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提供相关服务。为社会提供科技信息咨询、人才培训服务和相关证书办理;指导协调专利申请、转让、知识产权保护,开发引用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提供技术委托。
住所 陕西省西安市南院门27号
法定代表人 吴潇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碑林区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万元 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根据《条例》有关规定,于2022年10月12日办理法人变更登记的事项由陈民变更为吴潇。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1年,我单位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认真完成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营商环境整治、科技创新创业、科技培训等工作。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向企业培训宣传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高企培育入库等最新政策;举办“金融惠企线上融资对接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服务季”主题系列培训。举办西安全球硬科技大会“智慧健康论坛”、创新街区“百项前沿成果转化”“千名青年人才创业”系列活动,创新街区五项双创活动纳入2022年“科创西安”主体活动名单。积极培育扶持科技企业发展。陕西华拓科技公司“如何实现高精密复杂硬曲面随形电路”课题入选中国科协年会十大工程技术难题,支持中航创世机器人公司完成B轮融资。引进中科院近物所惠州离子膜材料研究院陕西分院等5家研发机构,培育发展“新型研究院经济”,推进碑林“全国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基地”建设。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次,区级领导联系慰问高层次人才8人次。7人入选西安市首届“新锐西商”优秀青年企业家人才,西安阳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民用平台自主适航性设计验证一体化平台”获得市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重点类项目,3家企业科研团队入选省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4.积极开展“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对接活动”。联合区委人才办走访调研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对接活动。举办秦创原碑林区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活动9场。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6家高校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和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组织开展“科创西安”系列活动和多场双创品牌活动,全区科技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2.辖区科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通过陕西省前5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评审,成功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484家。3.培育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达到0.13%,开展碑科转·“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对接活动8场,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30项,完成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176亿元,4.通过积极联系辖区内科研院所及科研机构并逐一走访,加大了与驻区科研院所及科研机构的紧密联系,为我区科技成果本地化以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受区域限制,科技企业发展壮大后外迁情况较多;二是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效果不明显。2、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推进创新街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深化街区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创新城市空间供给与治理方式,为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完善成果转化链条。引导高校院所开展知识产权使用权、经营权和处置权等制度改革,推行知识产权入股、股权期权奖励等新型分配方式。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大科技企业培育力度。按照“分类指导、梯次培育、重点突破”的思路,实施科技企业“入小、登高、升规、晋位”工程,持续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全链条培育体系。2、支持高校院所探索成果转化新路径。支持高校院所参与省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产业链专场路演,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资本紧密对接。与各高校院所协作,常态化开展碑科转·“产学研金”协同创新系列活动,争取更多优质科技成果就地就近转化。3、强化人才引领科技创新工作。启动“碑林区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建设招才引智工作站。引进培育和支持自主创新创业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高素质人才,遴选创新人才项目、创业人才项目分别给予经费资助,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4、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工作衔接。积极做好与省市人才、科技、工信等部门和秦创原办公室的对接工作,及时掌握相关政策,协调解决市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协助辖区高校院所和企业园区更多地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