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碑林区> 西安市碑林区南门小学

西安市碑林区南门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5-31 12:10
单位名称 西安市碑林区南门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义务教育;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南关正街51号
法定代表人 李宁
开办资金 246.0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碑林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2.25万元 204.0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校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2022年,我校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以师生的成长为发展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紧紧围绕建设文明、和谐、平安校园为中心,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办学效能,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我们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硬件建设,配备功能部室、教学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等,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条件,满足高质量教育教学发展需求,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软件提升方面我校进一步强化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骨干教师,打造高素质的教育团队。本年度,我们开展了师德教育系列活动,大力挖掘师德先进典型,树立学习榜样。涌现出碑林区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以及阳光教师等一大批师德过硬的优秀教师。通过朗读、三笔字、教学设计多个环节考察教师的基本能力,历练内功、赋能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启动导师带教活动,开展“教师赋能自我成长”及“问诊课堂助力成长”两大教师成长系列活动,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优师阶梯”培养,给教师“指方向、压担子、铺路子、扶梯子”,帮教师“养师德、练师功、培师能”,多维度构建“教师成长自我赋能”教师成长体系。学校从习惯培养、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多方面入手,减负提质。在保证第一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精心打造了分层次、分主题、多样化、定制化的“博悟”系列优质博物馆课程资源,打通“三个课堂”,让博物馆课程真正进校园、进课堂,成为学校教育的拓展与延伸。学校构建了“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以多方合作、家校共育的方式,组织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不断丰富“第三课堂”,助力家校共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学生成长共同体。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2年,学校先后提升教学楼外立面、主席台,消除安全隐患;改造厕所布局,实现环境整洁;打造智慧图书馆、科学探究实验室、智慧IP广播系统等多个功能部室;更换23个教学班、15间办公室(部室)空调;添置移动书柜,购买万余册图书。我校先后荣获“西安市文明校园”“西安市智慧校园”“西安市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校”“西安市创客建设优秀学校”“西安市幼小衔接试点学校”“碑林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实验学校”“碑林区教学测评质量提升奖”。新增陕西省教学能手1人、西安市骨干教师1人(培养对象3人)、教学能手1人、碑林区教学新秀1人、思政课教学能手2人(标兵2人)、综合技能标兵2人,获得“碑林好声音”2人,“碑林好文字”称号1人,稳步推进了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从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来看,教师老中青梯队建设方面做得不够深入,未全面形成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及教育科研与新课改的整合。学生养成教育及常规管理方面做得还不够细致,特别是学生在文明、文化基础、特长培养方面比较欠缺,家校共建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二)改进措施1.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抓好教师的培训与学习,利用多种途径及有效方式,拓展教师视野,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搭建有效地学习平台,努力提高教师创新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筑牢师资队伍根基,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保障老中青教师业务素质同步提高,促进学校长期可持续发展,争创教育教学质量一流学校。2.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塑造良好学风。进一步明确层级管理的目标、职责,加大层级管理力度,落实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职责,全方位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管理力度,使学校育人工作目标在过程中稳步落实,各项工作都走上科学化、内涵化发展。3.注重家校共建,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培训活动,如开设家长学校、家长线上课堂、家长会、专家讲座等,提高家长教育理念及教育方法,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学校将继续推进校园环境美化建设,提升校园硬件建设,创建文明、美丽校园。将依托数字资源平台,打造校园数字博物馆,实现应用移动化,解决学校空间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拓展教育方式途径,创新学习方式,进行多学科知识整合,深度融合文化、艺术和人文精神,设计更有趣、更丰富的课程,满足孩子们关切的问题,让南小保有持久发展力,继续焕发靓丽光彩;积极搭建平台,发现每一位孩子的特长与潜能,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为他们积淀面向未来人生的技能和本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我校荣获“西安市文明校园”“西安市智慧校园”“西安市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校”“西安市创客建设优秀学校”“西安市幼小衔接试点学校”“碑林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实验学校”“馆校双师授课实践基地”等荣誉称号;获“西安市公办学校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增效奖”“碑林区教学测评质量提升奖”。无涉及诉讼情况,无社会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接受捐赠资助情况:无使用情况: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