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鄠邑区农业财务管理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农业专项资金管理,全县公产管理,支农周转金管理。 | |
住所 | 西安市鄠邑区人民路中段财政局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严升昌 | |
开办资金 | 18.8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鄠邑区财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92万元 | 18.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所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工作衔接情况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过渡期的第一年,重点任务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围绕工作重点,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今年,我们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坚决优先保障投入,充分发挥资金保障协调作用。2022年,我们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坚决优先保障投入。目前,共投入衔接资金14283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917万元、省级资金1500万元、市级资金7266万元、区级资金3600万元。中、省、市、区衔接资金全部到位,按照区乡村振兴局下达的项目计划,已全部安排到相关部门。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在出台10余项扶贫资金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出台了《鄠邑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固化好的做法,健全有效衔接资金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三是开展业务培训。围绕中省市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工作,组织行业部门干部、合作社人员、街道和村干部,开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专题培训。2022年共培训2次、400余人。通过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全区行业部门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提高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和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进一步规范了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二)多头发力,支持乡村振兴发展(1)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开展情况:2022年,我区小麦保险承保21.2亩、玉米保险承保19.2万亩、葡萄保险承保3.95万亩、猕猴桃保险承保5000亩、育肥猪承保12.2万 头、能繁母猪6000头,设施农业6000亩,猕猴桃5000亩,仔猪5000头。(2)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2021年,我区国家级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01万亩,争取国家和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资金241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787.27万元,省级资金367.83万元,市级资金261.3万元。截止目前,高标准农田上级资金2412万元区已全部安排到位。(3)落实惠农政策促增收一是2022年安排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经费2万元;二是及时兑付惠农补贴,今年截至目前共安排全区各类农业补贴2997.57万元,其中: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942.43万元,发放居民数68947人;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328.78万元,发放居民数401人;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726.36万元,发放居民数49859人。(4)一卡通系统发放情况按照省市区关于“一卡通”工作安排,我们在以往开展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站位、加大措施,努力确保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顺利发放。一是高度重视,成立专项治理工作小组。按照上级工作部署,我们会同区纪委印发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项治理工作专班,负责全面贯彻落实领导小组的决策部署和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二是2022年通过“一卡通”兑付系统发放补贴项目68项,涉及行业部门14个,涉及资金26826.27万元,累计发放132598人次;三是按照部门权责不变、分工协作原则,即财政惠民补贴资金的管理和发放,遵循补贴政策不变、资金分配权限不变、原有资金管理模式不变、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建立财政部门主导,各街道办、景区管理局、业务主管部门和代理金融机构紧密配合的惠民补贴资金发放机制。各相关部门依托陕西省“一卡通”兑付系统,实行横向联网,建立实时监控信息化平台;四是建立常态化居民信息更新机制。及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陕西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兑付系统居民信息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并与两家金融机构沟通,根据日常新增、变更、注销等实际情况,对享受补贴政策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及时维护,动态管理。五是持续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监管。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财政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工作的通知》、《西安市鄠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财政惠民惠农“一卡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和《西安市鄠邑区2022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责任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建立“街办管采集,部门管审核,财政管资金,银行管发放”的管理机制和“谁审核,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健全补贴资金追踪问效制度和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六是不断强化代发金融机构服务。出台《关于加强代发金融机构服务的通知》,免费为补贴对象办理和开通银行卡、发放短信通知、免收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等;根据个人需求为银行卡配备相应的存折或记账本,并做好银行卡、存折和记账本的使用、宣传工作。同时,在村镇设置网点,对人员进行培训,规范代发流程,强化服务意识。七是规范发放流程和时效要求。按照部门权责不变、分工协作原则,建立财政部门主导,各街道、景区管理局、业务主管部门和代理金融机构紧密配合的惠民补贴资金发放机制。各相关部门依托陕西省“一卡通”兑付系统,实行横向联网,建立实时监控信息化平台;八是建立包抓联系制度。区财政局出台了《关于做好局领导和相关科室包抓街办“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建立局领导和相关科室包抓单位“一卡通”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制度,形成推进“一卡通”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的合力,以便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设情况。2022年综改财政奖补安排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29个1357万元,其中:村级公益事业项目:甘亭街道3个项目243万元;五竹街道3个项目158万元;玉蝉街道安排7个项目295万元;祖庵街办1个项目32万元;蒋村街办2个项目72万元,石井街办3项目156万元;余下街办2个项目71万元,渭丰街办3个项目128万元;涝店街道1个项目55万元;甘河街办4个项目147万元,用于村内道路硬化、路灯安装、村容村貌、美化绿化提升等项目,该资金惠及10个街道办29个行政村,使78948人受益。资金实行统一支付,项目严格落实公开公示制度。2、水利方面:今年以来,我区预算共安排污水处理类项目资金4550万元,其中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项目3500万元、许家河应急污水处理站项目1050万元。除此之外,预留污水处理费(污水厂提标改造后)项目2000万元。3、加大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2022年,我区农业方面支出21558.7万元,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安排资金3619.16万元,农村厕所革命项目安排资金615.04万元,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项目安排资金208万元,用于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另外协助区农业局开展葡萄等农产品推介活动,协助相关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向上级申报省市示范园区争取资金。三、存在问题在农财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下列问题:一是农业专项资金管理广度不够,对项目的检查了解停留在表面上,缺乏深度和广度,资金管理没有针对性;二是项目执行进度过缓。项目建设期限太长。三是深入调查研究少,应付事务多,工作深度不够。四、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理,深入了解项目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资金管理问题。主动作为,做好财政资金监管工作;二是配合项目主管部门,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加快项目进度,及时拨付项目资金。三是加强深入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五、下一步工作思路(一)认真研究财政如何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支持力度,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要结合我区实际,加强农业投资,同时突出问题导向,化解项目支出慢的症结,进一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改善生产生活环,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二)深化财政支农改革,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大对财政支农资金和新农村建设资金管理,整合支农项目资金,强化支农项目监管,不断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强化责任落实,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高质量、高标准开展财政管理各项工作,聚焦关键,精准施策,强化财政资金监管,落实脱贫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加大整村授信力度,深化和完善金融顾问制度,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