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就业服务中心(镇安县创业促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镇安县创业指导服务中心)

镇安县就业服务中心(镇安县创业促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镇安县创业指导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31 11:21
单位名称 镇安县就业服务中心(镇安县创业促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镇安县创业指导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城乡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服务全县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工作,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输出、劳务派遣、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小额贷款担保就业再就业服务项目。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县河人力资源市场兴隆路60号
法定代表人 方运志
开办资金 1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8.16万元 40.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法定代表人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镇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52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积极采取有效工作措施,扩大就业渠道,全县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1万人,占全年任务5.3万人的125%,创劳务收入8.5亿元,占全年任务8.5亿元的100%。(二)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296人,占市任务1900人的120.84%,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52人,占年度任务350人的214.86%;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44人,占年任180人的135.55%。城镇调查失业率为2.9%,远低于国家调查失业率。(三)扶持创业工作。以扶持创业促进就业为抓手,以政策激励为导向,打造社区工厂4家,带动就业18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和监测户劳动力90人;就业帮扶基地9家,带动就业50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和监测户劳动力373人;创业孵化基地2个,孵化创业实体47家,带动就业302人。为62家创业者办理创业担保贷款3916.4万元(其中小微企业11户,2996.4万元,个贷51户92万元),完成市上下达3000万元计划的124%。(四)苏陕协作工作。打造具有镇安特色的“镇安月嫂”劳务品牌,苏陕协作“镇安月嫂”培训318人。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70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67人,江苏协作劳务输出转移就业329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33人。苏陕协作项目带动就近就地就业31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91人,实现帮助到其他地区转移就业6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3人。(五)机关党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四治四提”为抓手,积极开展“党建领航·红映栗乡”主题实践活动、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及清廉镇安建设活动、“五个到一线”活动,积极配合县委第二轮巡察整改,把党建工作的落实与就业创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抓党建促业务发展。(六)驻村帮扶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部署,加强与帮扶村两委会工作配合,选派单位工作能力强的科级领导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选派2名业务骨干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在单位工作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为月河镇先进村投入帮扶资金5万余元。(七)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安排,扎实开展“敲门行动”,持续开展“五大活动”。按照县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工作要求,对包抓第35片区,结合实际制定封控预案,设置4个疫情防控卡点,安排18名干部下沉包抓片区,每日轮流值守,全面落实来人登记、扫码测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并对片区逐户开展排查,实施动态管理,同时督促所有住户按时参加核酸检测,确保不漏一户一人。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全县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6.61万人,苏陕劳务协作转移就业700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2296人;全年开展创业培训班1期23人,打造具有镇安特色的“镇安月嫂”劳务品牌,开展苏陕协作“镇安月嫂”培训318人;打造社区工厂4个,就业帮扶基地9个,创业孵化基地2个,带动就业986人;成功举办2022年大型就业招聘会,开展线上招聘25场次,现场招聘会2场次,提供就业岗位4868个,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输送农民工171车次7520人。2.经济效益:全县劳务经济创收8.5亿元。发放16675人外出务工的脱贫户、监测户享受交通补贴和一次性求职补贴1459万元。安置公益性岗位308人,兑付岗位工资172.64万元,为351名新增就业困难人员办理兑付社保补贴204.96万元。开发特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1594个,兑付岗位补贴1200.72万元。全年为62家创业者办理创业担保贷款3916.4万元;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用工单位的工资待遇与劳动者愿望差距较大,部分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观念依然落后,还存在“等、靠、要”等守旧思想。2.创业促就业担保贷款规模有所减少。受疫情、经济运行大环境的影响,创业人员信心不足,部分资金需求“非刚需”创业者放弃申请,贷款扩大经营规模积极性不高,贷款规模有所减少。3.业务系统还不够完善。秦云就业系统县级工作人员无法核实申请失业登记人员情况真实性,造成系统中失业率高现象。创业担保贷款系统还存在经办银行与业务系统信息关联滞后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进度。五、整改措施。一是加大就业信息发布力度,多渠道促进就业创业。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扩大就业。二是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积极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宣传政策、发布各类用工信息;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扩大就业创业政策的知晓率,提高服务水平。三是进一步加强与上级部门以及经办银行联系沟通,不断优化业务系统,严格审核程序,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完善创业担保贷款办理程序、条件、额度、期限等内容,加强后续跟踪服务,实现信息共享。六、下一步工作计划。1.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方针和中省市稳就业工作精神,落实保就业任务,聚焦防风险、稳就业、保民生,全力以赴,主动作为,使镇安就业形势持续稳定。2.进一步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及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积极为商洛比亚迪等县内外重点企业招工,加强“镇安月嫂”劳务品牌建设,加强苏陕劳务协作,促进农村劳动力及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3.多渠道宣传就业创业政策,进一步拓展就业岗位,积极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扩大就业渠道,通过采取技能培训提升、点对点订单输出、劳务品牌打造等措施,让群众出得去、能就业、可增收。4.紧跟上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进一步完善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工作操作流程,鼓励返乡人员、农民工、毕业大学生等群体创业,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作用,让更多的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5.继续坚持驻村工作常态化,落实干部包户责任。加大帮扶工作力度,适时开展技能培训,推动产业发展。6.加强党的机关建设,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党建领航·红映栗乡”主题实践活动和清廉镇安建设活动,建设一支严明纪律、素质过硬、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