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渭南市>
渭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渭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31 11:20
单位名称
渭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提供保障。负责交易场所设施、电子化交易平台系统的建设与维护;承担交易进场登记、平台资源安排等相关服务;收集和发布交易信息,提供咨询服务;核验交易要件资料;公开公示交易活动相关信息,为行政部门综合监管、联动监督提供依据。
住所
渭南市车雷大街69号市民综合服务中心
法定代表人
乔志刚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23万元
-9.48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1、系统研学,谋定策动。参加市级理论学习9次,起草《忠诚履职、守正担当,奋力开创渭南市公共资源交易事业新局面(研讨)》、《感恩与作为(党课)》等21篇文稿,宣导宣讲15次。2、打底筑基,主框建成。入列市级财政(一级)预算单位并编报23年预算计划,开办了经营服务性收费财政专户和税务登记;纳入市委、市政府公文收发范围,装配了机要、政务“内外双网”系统,全年收办公文358件、发报文函50件。3、统编协同,联动运行。强化深化统编协同工作机制,把一张网三平台系统向四大部门四项交易主业单位让渡,首次划出监管与交易切分线;建起“中心+”5人组织组和“综合+4”8个协作组,服务工位总数超过50人;开启政务大厅及有形市场“双场飞地”预约,交易场所扩大到2500平方米,标室增至9开11评。4、融合拓展,服务扩能。与15个省55家交易中心签署《跨区域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开启电子监管系统及工程、土地矿权类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系统,中心官网加载上线,落实15条措施、促成13个部门联动,促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环比加快39.5%,债券项目投资环比加快49.9%。二、社会经济效益:全年全市平台系统交易项目总数1054个、198.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1%和28.8%。其中:工程类754个,交易额180.38亿元;政府采购288个,实支金额8.14亿元;土地矿业权及产权12宗,成交价款10.76亿元。累计节约公共财政资金2.05亿元,较2021年增长8%,服务效能和交易效益进一步改善。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政治站位及改革方位还需提高和统一,管办、政事、政企不分。2、平台共享与数字系统有待规范和提升,场所、系统及资金运行账户分离。3、集中整合与组织管理亟需完成和优化,组织、管理、服务分散,综合效能发挥不出。针对问题,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规范流程制度,加强综合监督、执法的联动机制,加强进场交易管理。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坚持政治思想引领,进一步聚合交易改革动力。以“三个年”活动为总揽,力推中心、平台、系统三位一体建设。2、加强综合协同统管,进一步提升运行保障水平。全年交易量突破1200个300亿元,资金节约率提高到10%以上。3、抓紧网络系统规整,进一步提升数字运载功能。新建交易云机房50平米,服务器100台套,存贮量1000TB。4、抓实平台扩载升建,有效开展项目招商引资。按10万平米15亿元的综合体项目、1万平米2亿元的升级版示范项目、5000平米1亿元的升级改造项目三个方案,完善策划。5、抓推职能集中划转,全面做好组织人事工作。组建中心+4个协同板块主业负责人+联络员为框架10名党员的直属党支部,开展人事划转深入务实调研。6、提升公益服务境界,持续拓新交易事业格局。配合省级开展6项交易服务优化提升行动计划,着力打造交易中心的基础能力、服务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