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平县> 富平县大数据中心

富平县大数据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31 11:16
单位名称 富平县大数据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对涉及网络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审核、监测、预警、研判和报告;负责大数据网络建设和安全管理,指导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推动网络评论员建设,组织开展网络舆论引导评论工作。
住所 富平县人民路梁场巷1号
法定代表人 梁正
开办资金 25.7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富平县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万元 4.93万元
网上名称 富平县大数据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全年登记事项未发生变化。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强化责任担当,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一是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的通知》,明确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抓本辖区本部门本单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委中心理论学习组必学内容,并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定期进行分析研判。二是对全县各部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督查,围绕主体责任制落实情况、舆情应对处置、网络安全以及网络阵地、队伍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和指导,指出存在问题,督促整改落实,进一步推动了各级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2.防范化解风险,持续开展网络生态治理一是不断探索创新舆情处置措施,提升舆情处置能力。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富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明确网络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细化相关工作要求,夯实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规范了新媒体网络行为。二是针对全县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平安建设等领域重点工作,制定相应的专项工作舆情处置方案,在舆情“三单制”基础上实行“周报制”,不断健全完善舆情监测、研判、处置程序,做到有的放矢,为舆情处置工作高效开展打牢基础。三是不断探索创新“舆情包联”制度,制定《大数据中心舆情包联制度工作方案》,对监测到的舆情进行编号,由主要领导对舆情进行派单,各负责同志按照舆情处置流程,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有效处置,直至舆情处置结束,对派单舆情逐一销号,切实提高舆情处置效率。四是坚持7×24小时舆情全天候监测值班制度,截止目前,共监测到涉富负面舆情299起10048条。其中发出《舆情快报》29期,《舆情督办》69次,《舆情提示》15次,督办回复率100%。全县舆情防控形势平稳向好,没有因舆情监测不及时或处置不当造成舆情热点。五是建立媒体包联制度,不断扩大媒体“朋友圈”,进一步拓宽舆情处置和网络宣传渠道,网络空间持续清朗。六是充分利用网评系统对网络评论员进行管理,积极组织开展网评工作,网评队伍总体影响力、传播力、到达率良好。3.强化管控措施,确保网络阵地可管可控一是按照市委网信办要求,顺利开展第九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督促全县各单位对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安全防护状况及信息安全管理进行自查和督查,围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门户网站和重点新闻网站,自建内网信息系统,着力发现和防范网络安全风险,加强网络基础管理,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坚决防范网络安全重大风险,排查重要系统网站是否使用存在网络安全漏洞的开源组件,是否存在远程代码执行漏洞。二是联合市委网信办,对信息系统及网站开展常态化网络安全监测。2022年共计收到9次《渭南市网络安全通报》,及时督促相关单位完成网络安全漏洞修复工作,主要涉及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纪检委、政府办、人社局、教育局等单位,目前各单位均整改到位,处置率100%。三是组织完成全县相关单位政务外网更替工作,及时处置各单位反馈的政务外网问题,保障政务外网正常运维。四是对接做好将县政府官网接入渭南市党政机关网站安全云防护平台,对全县16个镇办国家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络升级改造工作,完成核心路由器验收、国家电子政务外网线路割接工作,实现政务外网省、市、县、乡四级覆盖,着力保障我县网络安全。五是配合做好渭南市数字政府规划调研相关工作,摸清县域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应用等基本情况。全面掌握全县18个机房和系统建设运维情况,为我县建设“数字政府”奠定了坚实基础。4.强化风险意识,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一是对全县党政机关网站、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情况进行摸排并建立台账,在全县开展二是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县网络安全管理,有效提高网络与信息防护能力和水平。开展网络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治理工作,对全县各单位网络数据安全情况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统计,逐步提升网络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意识。5.统筹协调,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一是持续做好“双公示”信息报送,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报送的通知》,建立“双公示”信息报送台账,截止年底,共归集行政许可信息1514条,行政处罚信息145条,均报送“信用渭南”平台公示。二是推进行政管理信息的归集应用。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5类行政管理信息归集上报的通知》,要求各相关单位编制5类行政管理事项目录,共归集到14个单位报送目录289条,为做好行政管理信息归集上报奠定了基础。三是开展诚信教育宣传。组织相关单位参加《陕西省社会信用条例》宣传培训活动和2022年度信用修复专题培训会,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依法推进我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开展诚信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县营造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良好氛围。四是全面推进医疗卫生行业“信用+综合监管”。联合卫健局对医疗领域开展失信联合惩戒和信用修复工作,推动我县医疗卫生行业知信、用信、守信。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今年以来,县委网信办在省市网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网信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指导,持续加强和改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化解网络舆情风险,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和思想动力支持。存在问题一是舆情联动处置不及时,在应对网上热点敏感问题和重大突发事件时,各镇办、部门联动作战还存在提供情况滞后、配合迟缓的问题。二是部分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对涉富消息不经甄别核实,随意报道和转载。三是网评员队伍水平良莠不齐,各单位舆情信息员和网评员均为兼职,专业知识和舆情应对能力相对较弱,需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应对处置能力。整改措施一是各单位提高警惕,狠抓落实,密切联系,及时回应。二是提高部分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对涉富消息不经甄别能力,严禁随意报道和转载。三是提高网评员队伍水平,对各单位舆情信息员和网评员及时进行培训,丰富专业知识和舆情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应对处置能力。五、2023年工作计划一是夯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以《富平县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检查办法(试行)》为纲领,充分调动全县抓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二是提升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能力。牢固树立“富平无小事,事事连政治”的底线思维意识,促进舆情监控向防控转变,面对可能预见的舆情,要提前评估,关口前置,预判风险,做好源头防范,把问题化解在苗头、源头。三是管好阵地,建强网评队伍。从严管理属地新媒体,规范新媒体运营管理,凝聚共识,统一思想,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网评员日常管理、考核和保障工作,实行积分动态管理,定期反馈工作情况,加强网评员交流互动,增强网评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指导,加快县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逐步建立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组织体系,提升全县网络安全应急处理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