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教育考试中心

渭南市教育考试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31 11:16
单位名称 渭南市教育考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教育考试提供规范化、人性化服务。高考、中考、成考、自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等各类教育考试和招生相关工作;完成市教育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住所 渭南市朝阳大街中段
法定代表人 张炜
开办资金 60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86.5万元 731.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中心坚持严格执行考试招生工作各项政策规定,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以推进考试招生改革、实现“平安考试”、“健康考试”为目标,不断强化考试管理,织密疫情安全网、加强保密措施,完善考务程序,严肃考风考纪,提升服务质量,圆满完成了各项考试招生工作任务。2022年,圆满的完成了全年10大类14次考试,报名参试考生224616人,顺利实现了“平安考试”、“健康考试”的工作目标。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全年各项考试均以实现“平安考试”的工作目标和要求。一是持续推进考试招生“精细化”管理水平,指导全市13个考区进一步梳理明确考试招生管理职责,建立市、县、校“合中有分、分中有合”的工作模式,实现考试各环节工作的流畅对接。二是积极发挥招委会联动优势,形成治理合力,纵深推进“四个专项”、保密安全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联席办公制度,共同维护考试工作的平安稳定。三是紧扣便捷、服务、精准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面部识别技术应用手段,充分发挥市、县考试指挥平台和反作弊系统功能,严厉打击了替考、作弊等行为,使我市的考风考纪持续向好。四是严格选人用人,分类制订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法,全方位提升考试招生风险抵抗能力。(二)初中学业考试网上评卷工作按期保质完成。根据工作安排6月18日-20日组织开展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并于7月17日12:00同时发布九年级和八年级考试成绩,共涉及九年级考生43109人,八年级考生44095人,试卷总计约40万份。面对时间紧、责任大、要求高的工作任务,中心以稳中求进的步调,将指挥中心前移,科学、妥善、高效安排部署,最终如期圆满完成了成绩发布及相关招录工作。(三)持续开展阳光考试工程,五年制高职和中专录生规范有序、阳光公开、公正公平。严格执行各类招生录取政策,坚持不碰红线、不越底线的纪律要求,邀请纪检部门全程介入监督。严厉打击各学校“抢”生源、承诺录取等违规行为,以录取计划为纲均衡录取规模,实现了寓管理于服务的工作要求。(四)切实做好各类考试改革政策宣传引导工作。为进一步提升我市考试招生新闻宣传质量,完善信息宣传考核赋分机制,全年围绕考生服务、政策宣传,以及疫情防控等主要内容,深入开展信息宣传工作,在省考试院网站、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市教育局网站、中心网站等多个平台,发布各类宣传信息共410余篇。(五)扎实落实疫情防控举措。确保考生及考试工作人员身体健康。2022年下半年,面对突然紧张的疫情防控局势和组考在即一系列考试,中心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压实“四方责任”。结合省教育考试院考试防疫工作公告和考区疫情防控政策,以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地方媒体等渠道,扎实做好宣传工作。为确保信息有效传达,对自学考试、教师资格笔试和成人高考等近4万名考生,一对一发送了提示短信,确保考生能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和考试防疫要求。组织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对报名参加秋季自学考试的323名外省市考生逐一进行电话调研,了解了考生目前所处位置、健康状况和考试意愿,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持。同时,协调有关部门在“两站一口”设置考生专用通道,为外地市参试考生安排专车和酒店,实现考生“进渭-隔离-参试-返回”全程闭环管理。,做到疫情防控有力度,服务考生有温度。二、社会效益情况2022年以来,为持续提升各类考试信息化管理水平,逐步实现考试管理过程的人机联防机制,减少和弱化人为因素造成的工作失误及考纪风险防控。大范围推广应用最新的面部识别技术,淘汰效率和精准度较低的指纹验证系统。同时,完成了指导各县市区考务指挥平台的升级改造工作,实现了中、省、市、县、校五级考务指挥中心、视频监控系统的互联互通。进一步缩短了突发问题的响应时间,提升了风险防控能力,维护了考试的平稳顺畅,顺利实现了全年各项考试平安稳定的工作目标。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考试机制仍不完备,存在责任空档现象,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存在隐患。改进措施:要针对各项考试的不同特点进一步完善考试机制,一是根据机构改革及时调整招委会成员单位,做到责任分工明确。二是优化考务管理机制,确保规范施考。三是优化应急处置机制,确保考试平安。(二)个别考区考务培训不细不实,存在走过场现象,考务“零差错”目标未能实现。改进措施:各项考试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培训效果,一是加强市县分类、分层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对信息员等技术人员的技能考核。三是加强规范性组考的模拟演练。(三)随着考生与社会对教育考试招生工作的关注和期望越来越高,高科技作弊手段层出不穷,考试工作面对的压力日益增加。为保障我市教育招生考试平安平稳,形成了以考生服务为核心,精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的工作思路,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有实施力度还不足,改革创新不够深入,考试服务主动性偏低等问题。改进措施:全面落实工作要求,一体化推进招生考试“内涵式”发展策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现“讲政治,守规矩,促服务,保平安”的工作目标。以信息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建设工作为抓手,逐步建立完善考试管理过程人机联防机制,减少和弱化人为因素造成的工作失误,不断提高考风考纪风险防控能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升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进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员干部理论素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渭好办”星级党支部创建、红袖章志愿者等工作,不断凝聚支部战斗力和向心力。(二)加快考试改革进度组织认真学习高中新学考实施细则,督促各县市区要按照建设内容和标准要求,在2023年3月底前,完成能满足本地新学考信息技术科目考试需要的机考考点建设,确保2023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加快新标准化考点的建设进度,并积极协调省教育考试院做好新建标准化考点专网建设工作。(三)提升组考工作质量持续优化考试组织实施办法,提升信息化技术手段,在降低考生负担、提升考生服务质量方面持续发力。切实落实高考应考尽考要求,指导县市区做好无纸化体检,推进高考外语口试机考考场建设,实现标准化考场全覆盖。计划年底前完成全市教育招生考试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工作,以便于与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高效、及时、便捷的沟通、培训、交流,为考试组织、应急协调、指挥迁移提供了充分保障。2023年,中心将继续紧紧围绕市教育局、省教育考试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教育强市”建设,紧扣“内涵式”发展道路,对标“办好人民满意的考试招生工作”要求,全力实现全年各项考试招生平安稳定的工作目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