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铜川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31 10:26
单位名称 铜川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防治畜禽疾病,促进畜牧业发展。动物疾病监测和动物疫情管理动物重大疾病诊断、治疗及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动物疾病防控新技术研究、推广,区县动物疾病防控指导和培训
住所 铜川市新区朝阳路铜川政务12楼
法定代表人 王进峰
开办资金 98.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2.72万元 80.33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业务工作(一)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开展2022年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通知》,共完成免疫抗体检测5501份(其中定点检测完成1171份,完成春秋动物防疫“先打后补”免疫抗体抽检747份),全年任务5000份,占全年任务的110%,抗体合格率均超过70%;完成病原检测17788份(其中定点检测完成3589份),完成全年任务6000份的296%,检测结果均在控制标准内。其他检测完成养殖环节瘦肉精检测1408份。经审核确定了16家市级动物疫病定点监测场,目前已开展定点检测6次,其中病原检测1625份,抗体检测1369份,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养殖场户,帮助养殖场户调整和优化防控措施,确保畜禽群长期处于健康状态;常态化开展非洲猪瘟养殖场排查和防控技术指导,督导养殖场户不断提升生物安全水平.(二)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预测分析评估工作。组织开展了4次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召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会议1次和3次动物疫情预测专家组会议,对流调及预测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估,形成了4份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和4份动物疫情预测评估分析报告,为动物疫病流行趋势预测和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据。(三)强化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近几年,以布病为代表的人畜共患病防控形势严峻,特别是畜间布鲁氏菌病检出率有所升高,给从业务人员和人民群众带来一定的感染风险;根据省市的安排,市疫控中心继续强化布鲁氏菌病防控。一是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宣传和培训,发放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挂图等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宣传资料200余份,联合市疾控中心、市动监所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现场培训3场,提升了牛羊养殖场户的布鲁氏菌病防控认知和能力;二是开展布鲁氏菌病检测,共检测样品5621份,其中牛样品4855份、羊样品766份,其中对铜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7期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通报开展畜间追踪调查,对检出的阳性牛羊全部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防止了疫原的扩散;三是开展奶牛结核病、狂犬病病原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开展了畜间炭疽病排查,及时消除病原污染。(四)推进兽医实验室考核续展工作。按照市县兽医实验室续展考核的要求,市级新租赁了位于独立区域的兽医实验室房屋,对照兽医实验室续展考核标准和二级生物安全要求建设市级兽医实验室,指导各区县兽医实验室续展考核达标建设,目前市级兽医实验室已建成,考核续展资料已完善;市级、王益区、耀州区、印台区已申请省农业农村厅续展考核,加强市、区县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措施落实,严格按照各项诊断和检测程序、标准开展工作,实验结束后,及时无害化处理废弃物,按规定将各项生物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五)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或净化场创建技术指导工作。为加快我市布鲁氏菌病、非洲猪瘟等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创建步伐,市动物疫控中心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连续组织了2场专题培训,开展动物疫病防控知识技术指导及培训工作,先后开展3轮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指导工作,目前,陕西昌农康牧种猪场已通过为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市级审核,报省农业农村厅申请省级评估。已确定铜川市正泽农业有限公司、铜川市宇谷农业有限公司2家奶山羊场为布鲁氏菌病净化场创建场,正在按程序申报评估验收。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基石,只有做好疫病防控工作才能降低养殖风险,调高养殖效益,不断扩大农民群众养殖积极性。经济效益:2022年进一步强化人兽共患病防控工作,强化“两病”防控知晓程度;同时中心努力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小区或净化场创建工作技术指导,完成我市一个猪场进行了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市级审核,申报省级评估,同时确定了两个羊场开展布病净化场创建工作,为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我市动物疫控系统在岗业务人员不足,影响了业务工作的开展,业务人员短缺已成为制约工作的瓶颈;二是乡镇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后,原有机构人员并入乡镇政府,多承担了其他工作,动物疫病监测、流调、疫情巡视等工作落实不到位。四、改进措施(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业务人员业务能力。2022年中心通过人才引进两名硕士研究生,进一步提高了中心的业务能力,2023年中心要以业务学习为主,提高单位业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更好的服务于我市畜牧养殖事业。(二)建立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格目标责任考核。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中心制定了个人目标责任制,把工作细化落实到个人,并对照市局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将各项指标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了工作进度、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同时,将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加强考核结果的运用,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以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为基础,促进疫病防控能力的提升。疫控中心作为业务支持单位,对于技术的推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023年中心将进一步以形式多样的培训为基础,强化基层队伍,提高养殖企业养殖技术为抓手,普及养殖中疫病防控的知晓度,参与度,从而提高我市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五、2023年工作谋划(一)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工作。落实省、市2023年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完成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抗体检测5000份、病原学检测6000份,完成定点病原学检测2000份,将所有种畜禽场纳入定点监测工作范围内;落实“先打后补”抗体抽检复核任务;建立市级动物疫病重点监测场制度,将所有种畜禽场及大型规模养殖场全部纳入市级监测场;指导区县动物疫控中心履行动物疫病监测工作职责,做到动物疫病监测工作规范化、常态化。(二)开展畜间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实施奶牛“两病”维持检测工作,全年分两次完成所有奶牛布鲁氏菌病、结核病检测;开展畜间布鲁氏菌病疫源检测净化工作,减少人间布鲁氏菌病病例发生;对人间通报布鲁氏菌病病例开展畜间追踪调查和流行病学相关畜群全面检测,防止疫原扩散。开展炭疽、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排查监测工作,加强与疾控、林业等部门合作,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做到人病兽防、关口前移。(三)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落实省、市2023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计划,全年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4次。召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会议1次和3次季度性动物疫情专家组会议,形成4份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报告和1份年度3份季度动物疫情预测分析报告,为动物疫病科学化、规范化防控奠定基础。(四)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持续做好非洲猪瘟疫情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切实做好非洲猪瘟检测和病原净化工作;调运应检尽检;组织开展非洲猪瘟防控技术培训,推动区县兽医实验室非洲猪瘟检测资格认定工作;做好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宣传和技术指导工作,探索建立猪场“大清洗、大消毒”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养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做好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各项工作。(五)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推广和净化技术指导。以市级重点动物疫病监测场为重点,指导监测场开展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因素调查评估,在分析评估基础上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因场施策、分类指导,摸清各养殖场病原存在和污染情况,重点开展垂直传染病的检测净化,淘汰病弱畜禽,逐步提升养殖场户畜禽的健康程度;继续在养殖重点区域开展以调运引进、精细化饲养和科学消毒为重点的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技术,发放动物疫病防控知识手册、挂图,提升养殖场户科学防病的意识和能力;鼓励指导符合条件的规模养殖场开展动物疫病无疫小区(净化场)创建工作,推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