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水土保持监测站

铜川市水土保持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3-05-31 10:25
单位名称 铜川市水土保持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促进水土保持,维护生态环境。水土保持动态变化监测·水土保持动态变化监测数据分析、汇总、管理·水土保持动态变化监测报告编制上报
住所 铜川市新区长丰北路6号
法定代表人 安华
开办资金 105.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3.84万元 99.56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水土保持监测站.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业务活动(一)配合黄委会绥靖管理局完成了《2021年度黄河流域国家级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报告》中涉及铜川市的水土流失监测成果复核工作。(二)铜川市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信息化建设项目全面完工,争取市级财政资金30万元,对1号、2号径流小区进行改造,新装径流泥沙自动测报设备2台,数据分析室显示大屏,指挥台等,完成原有设备数据整合工作,标准径流小区观测场的六个径流小区已经全部实现自动化监测,在全省率先实现标准径流小区水土流失自动化监测全覆盖。(三)渭河流域(陕西段)面源污染遥感立体监测工作全面结束。按照生态环境部地球遥感环境监测中心与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要求,我们历时两年不间断采样,截止三月底全面完成了泉子沟流域土壤面源污染监测工作,同时按照规范要求对资料进行汇编上报。(四)按照水利部水保监测中心国家级监测站点数据上报要求,开展泉子沟流域内社会经济及农田基本现状调查工作,摸清底数,同时将调查摸底数据上报省中心,作为国家基础数据进入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平台体系。(五)配合完成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实施评估,铜川市水土保持监测部分内容,按照要求对考核涉及监测的打分项,逐项对照,整备资料,确保水保监测部分顺利通过评估。(六)完成了泉子沟综合观测试验场的规范化整修工作,对径流小区因雨水冲刷造成的沉陷、土层厚度不够、观测植被种类不全等问题逐一解决,观测小区覆土200余方,新栽植红叶李,连翘180余株,截止4月底,按照水土保持监测规范要求已全部修整到位。(七)完成了径流试验场、流域控制站日常观测工作。(八)持续开展王益区小河沟清洁小流域项目动态监测工作,为全市清洁小流域建设提供数据支撑。(九)其他工作。一是完成农村安全饮水督导组联络协调工作,按照局里的统一部署,在局分管领导的带领下,站上组织骨干力量,对王益区农村安全饮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大排查,同步开展扫黑除恶线索摸排,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并牵头完成王益区核查组问题清单和核查汇报,将核查情况及时向局里报告,对核查的问题现场反馈,落实专人跟踪问题解决情况,进行实地核查,逐项销号;二是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组织职工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做好防疫检查值守及单位疫情防控工作;三是完成扶贫包村、应急值守等相关工作任务。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监测工作的开展,对我市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动态的监测,对在建项目的监测,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的发生。三、存在问题监测技术力量薄弱。目前,全省水保监测工作从上到下已经发展到网络化监测,数据自动化分析阶段,我市监测工作正处于人工监测向自动化监测的转型阶段,站上人员编制少,技术力量薄弱,难以适应自动化监测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水平要求。径流场观测场缺乏必要维护经费,欠账较大。近年来,我市先后修建了关庄镇雷击村水保监测径流场和关庄镇泉子沟水保监测综合观测站,关庄镇雷击村水保监测径流场目前处于报废状态,仍需每年支付场地租赁和管理费用,由于缺乏日常维护经费,监测站点又没有进入报废期,单位压力较大,加之今年汛期降雨较多,泉子沟监测点多处水毁,电力线路老化,造成设备故障率高等问题,直接影响站点正常运行。受体制机制制约,工作开展存在一定困难。由于水保动态监测面上的工作包含:国家重点水保项目,在建生产建设项目等监测内容,按照要求各项目应及时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定期报送监测成果和报告。同时,按照省级水保目标责任考核要求,此项考核指标由我站承担,但因项目前期审批环节中,我站未参与论证审核工作,造成工作开展不畅,不能及时掌握重点项目及在建项目监测工作开展情况,无法对这些项目的监测是否开展进行监管,考核中要求上报数据不掌握。四、改进措施一是围绕重点工作,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对重点工作任务,认真思考研究,明确站上各自业务分工,夯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量化考核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业务工作制度,针对水保监测业务重新设计制定了《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泉子沟综合观测站监测数据记录规范》、充分利用全要素自动气象站、自动土壤墒情站和自动径流泥沙监测设备采集的各种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摸清规律,将监测成果转化为指导生产建设的有效数据。同时,以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监测点水土流失监测、水土流失消长情况分析评价、监测资料整编和监测成果发布及应用为重点,不断探索水保监测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二是提前谋划,确保监测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及时捕捉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最新动态,按照《陕西省水土保持监测总体规划》,抓紧编制我市相关规划,提升信息化监测水平,尽快摆脱我市监测手段落实的窘境。同时与省中心主动对接,定期向省水保监测中心汇报我市水保监测工作信息化工作开展情况,争取上级支持。三是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培养过硬素质过硬的技术骨干。一是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监测人员技术水平,组织业务人员进行监测自动化设备操作培训;二是开展技术大练兵活动,对站上所有人员进行规范操作培训,掌握径流试验场取样、样本实验室提取,数据采集等一系列操作;三是积极配合开展渭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开展水土流失面源地面监测工作,学习土壤面源污染监测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五、2023年工作思路及打算(一)持续做好小河沟清洁小流域建设动态监测工作,完成年度水保生态监测评价报告。(二)完成泉子沟径流试验场、流域控制站日常观测工作,做好径流小区监测记录上报工作,按照水利部水保监测中心国家级监测站点数据上报要求,按时完成数据整编上报工作,为发布水土流失公报提供依据。(三)配合黄委会做好子午岭区域水保动态监测核查工作。(四)积极争取项目,力争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能力提升项目顺利落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