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安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经办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维护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职工合法权益,为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服务。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程;承担业务经办工作和年金待遇及养老金发放管理工作;承担稽核、内控管理、资格认证、风险管控等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新城社区兴隆路6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寇正平 | |
开办资金 | 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46万元 | 12.5万元 | |
网上名称 | 镇安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经办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单位法人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镇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10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1.工作目标如期实现。统筹推进基金征缴和待遇发放工作,一年来,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1.24亿元、职业年金基金征缴0.59亿元;养老保险待遇累计发放3.94万人次2.35亿元,其中基本养老金2.23亿元,财政代发项目1000.96万元(含取暖费3340人788.24万元);职业年金待遇发放1.35万人次441.82万元。协同推进具体事务性工作。一是全年累计审核并办理新增参保业务550笔,暂停缴费业务429人次,审核单位和人员信息修改272笔,确保应纳尽纳,信息准确;二是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按照严审转入资格,严把资料关口,快速高效便捷的原则,累计办结84人次,其中跨制度转入79人次,转入资金2813507.95元,跨制度转出5人次,转出资金256668.73元;三是严把退费业务审核关,全年办理多缴退费和个人账户一次性清退47人次,清退资金68.44万元,既充分保障基金安全,又及时解除了参保人员的后顾之忧;四是规范完成职业年金虚账记实,充分保障参保人员切身利益,累计完成退休记实和转移记实286人1321.17万元,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县财政的大力支持下,自2022年1月起,逐月完成参保人员单位部分职业年金记实工作;五是及时开展缴费基数调整和补收,累计调整缴费基数11239人次,补收基金981440.66元,确保应缴尽缴;六是全力保障退休人员待遇完整性,协助县财政局审核“老人”抚恤金38人,新增核定并代发独生子女补助金和护理费101人206160.3元,审核办理终止人员待遇补发36人2.14万元,核定并代发伤残抚恤金37人1320857.59元;七是及时开展经办系统内警衔津贴添加,重新核定警长待遇28人,补发待遇27.63万元;八是主动作为,指导县中医院完成退休人员待遇发放移交工作,接收并补发县中医院9名退休人员待遇171.22万元;九是按照全省理顺养老保险关系相关工作要求,在局党组的重视和支持下,坚持“先认定、再清算”的原则,全面启动我县事业单位及其在职和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关系理顺工作,为确保事业单位在职和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和养老保险待遇发放顺利衔接奠定了基础;十是按照创建“AAA”级档案室标准规范管理各类档案,按照一事一档,分类归档的原则,收集、整理、归档各类业务档案478份。基金管理安全规范。一年来,我们一以贯之的按照社保基金安全管理有关要求规范基金运行。一是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严把基金支出四级审核关口;二是按照基金管理风险防控要求,坚持财务与业务分离,会计与出纳岗位分设,权责明晰,岗位互斥,既能相互协作,又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三是基金收支分别通过收入户、支出户、财政专户等3个银行账户规范管理,财务股按月开展账户余额清零,确保专款专用;四是积极稳妥开展职业年金归集上解工作,全年累计上解职业年金7410.60万元,其中转移资金及收入户利息250万元;五是按时足额完成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和个人账户记录工作,足额记实退休和转移人员职业年金账户,全力保障参保人员合法利益;六是按要求高标准完成基金月报、预算执行月报、基金季报、预算执行季报、年报以及基金预决算工作,及时完成各类基金账表、账单处理并规范整理财务档案;七是全力做好单位后勤保障工作,按时完成单位资金预决算,政府财务报告、预决算公开等工作,做实单位固定资产的登记、调配、核销等具体工作,按时开展单位职工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缴纳等经费支付工作,按时完成单位经费账务以及工会的账务处理工作。3.风险防控扎实有效。按照省、市、县工作要求,我们紧盯“四位一体、五防协同”总体目标,以“四治四提”作风建设为依托,结合社保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人社系统行风建设,扎实开展社保基金安全管理提升年行动和专项整治工作。全年累计开展内部稽核12次,全额追回多领养老金涉及12个单位13人176373.63元。常态化开展欠费清缴工作,累计印发催缴通知28份,现场督导16次,清缴欠费1561429.35元。累计核查疑点数据326条,核实问题1个,涉及资金4749元。严格落实基金管理提升年双周调度研判和专项整治周工作汇报制度,累计上报基金管理提升年双周调度报告16次,专项整治周汇报26次,新建并修订完善管理制度2个。通过“陕西养老保险手机APP”和主动上门服务全面完成3232名退休人员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扎实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全面剖析社保领域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4次。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一是及时开展缴费基数调整和补收,累计调整缴费基数11239人次,补收基金981440.66元,确保应缴尽缴;二是全力保障退休人员待遇完整性,协助县财政局审核“老人”抚恤金38人,新增核定并代发独生子女补助金和护理费101人206160.3元,审核办理终止人员待遇补发36人2.14万元,核定并代发伤残抚恤金37人1320857.59元;三是及时开展经办系统内警衔津贴添加,重新核定警长待遇28人,补发待遇27.63万元;四是主动作为,指导县中医院完成退休人员待遇发放移交工作,接收并补发县中医院9名退休人员待遇171.22万元;五是按照全省理顺养老保险关系相关工作要求,在局党组的重视和支持下,坚持“先认定、再清算”的原则,全面启动我县事业单位及其在职和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关系理顺工作,为确保事业单位在职和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和养老保险待遇发放顺利衔接奠定了基础;2.经济效益: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1.24亿元、职业年金基金征缴0.59亿元;二是全年累计发放退休人员养老金以及财政代发项目2.35亿元。养老金发放率达100%,确保了每个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全县有部分参保单位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业务经办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表现在:频繁更换经办人员造成业务经办政策不清,衔接不畅,对管辖范围内的要情信息掌握不全面、不及时,特别是人员因死亡、服刑等丧失待遇领取资格的要情信息传递不及时,给基金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2.过渡期内还有部分政策不明晰导致历史遗留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例如:退休“中人”死亡抚恤金至今没有政策依据;退休服刑人员服刑满后待遇发放政策和标准均不明晰等问题使我们的工作陷入被动局面,矛盾日渐凸显。3.工作人员不足依然是制约单位各项工作均衡有序推进的关键因素。我们现有的工作人员只能满足社保基金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岗位设置的基本要求,面对常态化驻村、创卫工作、临时抽调人员配合工作时则显得力量单薄,捉襟见肘,直接影响常规业务正常推进。五、整改措施。一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对参保单位的业务培训模式,结合稽核工作深入开展,强化业务指导,强化交流协作,全方位提升业务经办能力;二是为了尽快落实“中人”抚恤金发放工作。计划采取二项措施积极扭转被动局面。一是积极主动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派专人带着问题向省、市有关部门现场咨询学习。三是为了有效的解决了人员不足的问题,缓解工作压力,我们计划申请扩编增员。六、下一步工作计划。1.抓经办服务水平提质。加强待遇领取资格审核,全年实现养老保险待遇发放100%,杜绝漏发、错发、全年实现“零要情”;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确保职业年金征收和归集上解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加强内控稽核工作监督,强化内部监督的同时,以缴费基数核定、催缴欠费、待遇领取资格审查等为重点对参保单位全面开展业务稽核;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对参保单位的业务培训模式,结合稽核工作深入开展,强化业务指导,强化交流协作,全方位提升业务经办能力;大胆探索,全面启动理顺养老保险关系和职业年金跨省跨制度转移等堵点、难点工作,以“勤快务实精细廉”的作风和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全面推动我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工作迈上新台阶。2.抓党建转作风促发展。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基础,丰富载体举措,进一步加强党的政治理论学习,深化理论武装,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工作;3.抓帮扶成效巩固提升。持续做好监测帮扶,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指标,落实好“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机制,全面加强防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一般农户不出现规模性返贫致贫;重点抓好产业发展,持续做大做强烤烟产业,同步发展魔芋、中药材、养殖、板栗等传统产业;统筹推动稳岗就业,持续优化落实公益岗管理使用;坚持以打造秦岭山水乡村为目标,聚焦清洁道路、河道、街巷、庭院、圈厕、田园“六大板块”,实施益兴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净美益兴村”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