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职工帮扶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困难职工援助提供保障。职工、农民工来信来访,维权热线接听·困难职工调查建档、动态管理,协调帮助特困职工解决生活困难·职工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职工、农民工、工会组织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职工职业培训,下岗职工、农民工提供再就业援助·指导区县困难职工救助及维权工作。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长虹路15号铜川市职工文化中心1楼 | |
法定代表人 | 董翔龙 | |
开办资金 | 196.6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总工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3.97万元 | 76.91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市总工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冬送温暖。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开展了市级领导“交友帮扶”“温暖速递”“爱心关照 慈善帮困”等活动,筹措资金83.5万元,对基层生产一线、重大项目建设一线、节日服务岗位一线的职工进行走访慰问。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式,及时展现工会组织担当,对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并送去慰问金2.55万元,疫情防控物资3.78万元。(二)春送岗位。组织开展2022年“工会春送岗位,助力复工复产”就业服务月活动,通过网络直播“带岗”,依托“铜川工会”微信公众号、蓝盾人力资源公众号、铜川第一人才网等平台发布用工信息。此次招聘月活动共邀请80余家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约1540余个,充分发挥了工会组织在稳就业促发展中的积极作用。5月25日,联合人社、退役军人事务局在阳光广场举办2022年铜川市民营企业招聘月暨中小企业服务月专场招聘会,现场参会企业70余家,提供岗位1200余个,发放各类宣传资料7000余份,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40余人。(三)夏送清凉。下发了《切实保障高温期间职工的合法权益》的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要求全市各级用人单位要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中暑及热射病事件发生,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劳动健康权益。7月至8月份,根据全总、省总《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夏季防暑降温工作开展“送清凉”活动的通知》要求,下发《通知》,制定《方案》,在全市工会组织开展了以“送清凉鼓干劲情系职工,谱新篇立新功助推发展”为主题的“暑期送清凉”活动,累计共筹措资金20余万元,邀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魏四新、市委副书记王建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雅玲、市政府副市长刘正旺等市级领导分别深入项目、企业一线开展送清凉活动,本次送清凉活动共慰问一线职工1200余人次。(四)金秋助学。为进一步推进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解决困难职工(含农民工)家庭子女上学难、就业难问题,市职工帮扶中心多次深入基层,督促指导各基层工会对符合助学条件困难职工子女进行摸底,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金秋助学活动的通知》,组织各级工会组织广泛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何建平前往职工家中进行走访慰问,2022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筹措资金30余万元,资助困难职工、农民工家庭子女发放助学金120余人。(五)精准帮扶。2022年,始终把“精准”二字贯穿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全过程,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采取有力举措、持续精准发力,针对困难职工的不同致困因素,在工会“四送”的基础上,完善了《铜川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提高帮扶力度,扩大帮扶覆盖率,全面实行困难职工动态管理。共发放各类帮扶资金9.4万元,帮扶职工36人。(六)互助保障。始终把互助保障工作列为2022年服务职工的实事项目之一,全市参保金额330.3万元,参保职工5.1万人,同比增加2.33万人,增幅11.68%。坚持大额赔付上门服务,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何建平今年分别为2名意外身故职工送去3万元和4万元理赔互助金,在服务职工中体现工会担当和工会情怀,切实让职工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工会“娘家人”的温暖和关怀。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下,全面完成年初既定工作目标,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市职工帮扶服务中心荣获全省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工作优秀单位称号。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服务方式、方法等方面距离职工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在法律援助、技能培训、创业就业等帮扶项目上措施不多,创新力度不够。互助保障宣传工作仍有待加强,知晓度仍需提高,区县、产业间业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较突出,尤其是产业工会保障覆盖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四、整改措施1.加强学习。全面加强中心从业人员素质教育,加强干部建设,从思想、能力各方面进行综合性提升,更好的服务职工。2.强化服务。全面提升中心服务职工的能力,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体,了解当前职工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好职工服务大厅功能。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开展好工会“四送”,尤其以即将到来的“送温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季为抓手。重点走访慰问一线作业车间、建筑施工工地、露天作业场所等户外劳动者和新业态就业群体,为职工送温暖、送安全、送健康、送法律、送文化。2.开展好互助保障“提质扩面”工作。围绕重要时间节点,配合市总重要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到两项“互助保障”冠名活动,不断提高互助保障知晓率和影响力。4.加强对职工的普惠帮扶,加大对临时性、突发性帮扶救助力度,切实防止职工因病、因事返贫。在职工就业创业、法律援助、政策咨询上想办法、定措施,全面提高服务职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市职工帮扶服务中心荣获全省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