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教育研究所

渭南市教育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3-05-31 10:12
单位名称 渭南市教育研究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教育教学研究。检测各学科各学段教学质量并对其进行分析、教学常规管理、地方教材编写等。
住所 渭南市东风大街中段12号
法定代表人 王军
开办资金 40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7万元 19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所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能够及时按照要求进行变更登记。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深入县校,切实做好全市常规教学检查工作。根据疫情情况,采取县校自查、重点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方式,通过听汇报、进课堂、查资料等形式对合阳县、澄城县高中学校进行了全面检查,以点带面掌握我市中学教学现状,总结先进经验,梳理存在问题,形成督查简报,线上及时发布,搭建互学互鉴平台,推动我市高中教学工作有序高效开展。2.稳妥做好高三质量检测试题命制和考试分析对接新高考理念,教研员自主命制试题,反复研讨打磨,确保试题质量,印刷分发组考,汇总成绩数据,认真分析总结,形成详实成绩统计册,下发各县学校,立体横纵比对,精准发现问题,查找短板不足,及时调整策略,校准备考方向,实现以考导教,发挥好考试评价指挥棒作用。3.用心做好渭南市第二批“名师+”研修共同体。以市教育局、人社局文件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渭南市第二批“名师+”研修共同体组建工作的通知》,组织各县市区遴选推荐63个“名师+”研修共同体。经专家评审,命名第二批“名师+”研修共同体50个,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区域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扎实有效开展“双减”教研工作。落实省教科院《关于开展全市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教研大指导的通知》,成立渭南市义务教育“双减”教研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全市“双减”教研工作指导群,定期交流研讨,组织开展“双减”背景下全市教学设计大赛,临渭区等7个县区“双减”成果经验在市级平台宣传,《渭南市教研所多措并举让“双减”落地有声》经验做法被《陕西省双减工作动态》简报第17期采用。2.服务学生德智体音美劳全面发展一是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德育征文活动,面向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征集渭南市“一校一案”典型案例,进一步提升全市师生的德育素养,厚植爱国情怀,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二是多措并举推进体音美育人活动,开展了渭南市新时代体育美育调研,组织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优秀课本剧绘本剧排演,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生踊跃参加,编排、表演课本剧126个,评选了渭南市第四届中小学体音美优质课79节,实施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研讨活动,组织了全市260余名普通高中美术、音乐骨干教师、教研员参加教材培训;三是开展劳动教育研究,实施了劳动教育校本化清单研究项目市级教研实践试点工作,收到劳动教育课题60余份,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的劳动精神,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3.创新落实新时代教研工作新路径一是创新开展“一县一专题”包县教研工作,印发《渭南市教育强市建设“一县一专题”包县教研实施方案》,深入12个县市区开展督查,安排13类70项专题申报工作,收集汇总子课题65项,形成市级专项总结材料12份;二是推进市级教研基地学校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德智体美劳等类别,命名渭南高级中学等28所市级教研基地学校,组织学科教研员在高中数学基地学校、高中英语基地学校开展了听评课活动,推进市级学科教研员常态化深入包联学科基地学校课堂一线开展教研活动,同时依托基地学校组织开展学科公开课、示范课及学术讲座,打造“渭南教研讲堂”教研品牌;三是扎实做好“渭南云课堂”建设工作,141节各学科各学段“名师+”优课在渭南教育网发布,最新审核报送微课156节,不断丰富“渭南云课堂”课程资源库,让广大教师和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教学名师课程辅导,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同时组建命名第二批“名师+”研修共同体50个,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区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常态化做好课题评审和成果评选,推荐8项课题参加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评审,审核通过180项省级课题,立项1121项市级课题,评选市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66项,不断提升教科研工作水平。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市县联动推动全市教研工作高质量发的合力还不够,教研工作各类示范典型树立还需加强;二是业务开展经费不足,一些业务活动不能正常开展,教师培训力度需要不断加大,教育教研质量有待持续提升。整改措施:一是加强与县(市)教研室、学校的联系,形成教研合力,更好服务基层;二是争取省市资金、业务支持,开源节流,保障业务。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强业务人员学习制度,不断提高业务人员工作水平,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升影响。二是创新培训形式,做好义务段“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送教下乡工作。三是继续完善单位内部制度建设,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全面提高业务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