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经开区创建工作指挥部办公室

渭南经开区创建工作指挥部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5-31 10:03
单位名称 渭南经开区创建工作指挥部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经开区创建卫生、文明城市提供保障。宣传、检查、督促及衔接上级业务。
住所 渭南经开区市民企业服务中心大楼4楼
法定代表人 雷鸣
开办资金 10.26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5万元 -1.9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第七轮第二年,也是创文能否成功关键之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北区创文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扎实有序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及相关工作稳步推进,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一)统一思想明确责任,突出创文工作核心位置。组织召开了全区创文工作部署会,制定并印发《2022年经开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等14个文件,明确了创文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使全区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整体推进。(二)加强宣传拓宽载体,积极营造创文浓厚氛围。在区门户网站开设创建专栏、经开创建微信群,定期播发创建工作动态、刊发创建成果。先后在城区主次干道设立创文公益广告200余处,三桥出入口翻新设置景观小品8处,社区小区制作健康教育宣传10处。累计印发各类倡议书40000余份、宣传手册20000余册(在全市率先印发《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手册》《移风易俗宣传手册》市委文明办、创建办以我区为模板全市推广),制作公益视频30余条、更换破损陈旧广告100余处、制作宣传长廊15处、文化宣传展板10处、更换禁烟标识300多个、增加核心价值观展板14处、关爱未成年人宣传展板4处,大幅提高了广达市民群众的参与率和知晓率。各街道办、路段包联单位根据要求新增设置公益广告50余处。(三)常态长效开展活动,全面推进创文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周五创建日”活动,区级各部门、各街办干部职工都能够按照创建工作安排,深入包联路段、社区义务劳动、入户宣传。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我们的节日、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等主题活动10余次。各街办也结合各自实际,上报落实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使全区每个村组、每条巷道都明确了创建工作责任人。巩固国卫成果工作:(一)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按照市创建工作指挥部具体工作要求,先后多次召开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推动会,对全区巩固国卫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各街办部门也针对省市反馈问题,严格按照七个牵头项目组工作要求,逐条梳理建立台账,举一反三逐项整改,确保各项整改工作全面落实。(二)全力开展综合整治。一是持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共清理各类垃圾6万余方、野广告540余处,整治门前“三堆”2000余处,拆除违章建筑60余处,改造旱厕600余座,规范流动摊点80余处、出点占道经营330余处,修复破损路面38处,增加环卫设施120个;二是开展“六小”行业专项整治。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先后对“六小”行业进行专项整治10余次,引导规范“六小”行业持证经营办证率达95%以上;三是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在主要交通路口落实常态化志愿者文明劝导岗制度,交警小什中队重点对辛市街道机动车乱停乱放、电动车骑行未佩戴头盔等现象进行整治,市政住建城管等部门完善道路标线、隔离护栏21公里,增加车位120个。(三)定期开展消杀活动。完善病媒生物预防工作,区社会事业局、市场监管分局联合各街办多次开展辖区餐饮门店、公共场所病媒生物防治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三防”设施管理及定期消杀,有效消除病媒孳生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一)表彰先进典型,激发榜样力量。区文明办注重先进带动,印发《第七届道德模范和“经开好人”评选表彰办法》,评选出9名“经开好人”和7名第七届道德模范拟推荐人选。向市委文明办推送“渭南标杆”3人,“新时代好少年”7名,1名被市级表彰,向省上推送“陕西好人”2人。(二)强化阵地建设,确保活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作为区文明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我们积极谋划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区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落实工作人员场地,按照要求扎实有序安排部署各项活动。截止目前建成区级实践中心1处,街道级文明实践所4处,社区(村)级文明实践站36处(区文明办在全市率先统一区级标识、统一牌匾模式、统一制作配发,受到市委文明办高度肯定和推广),区文明办和区文明实践中心也将不断加大学习培训及观摩交流活动,力争使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真正发挥宣传理论、凝聚人心、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作用。(三)开展志愿服务,弘扬奉献精神。今年以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引导鼓励更多经开人穿上“红马甲”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目前全区3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和2000多名志愿者投入到创文创建、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和治安巡防等工作,展现了经开志愿良好风貌。(四)强化综合施策,营造诚信氛围。坚持以诚信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保障为基础,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和移风易俗各项活动,加快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四个街道均设立了诚信“红黑榜”目前已张榜公布3次。开展各类诚信教育主题宣传活动5次,参与群众达到5000多人,营造了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此项工作受到市委宣传部表彰推广。二、社会效益情况建立健全公示栏、设立投诉举报箱,结合我区创建工作,落实责任制,大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加大督查督办,严肃追究问责。共发出任务清单65份、发放告知书32份、回复整改32份,督办单9份、整改9份,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共办理领导批示件5件(次)、市创建办督办等问题6件,做到第一时间办理,及时高效解决,办结率为99%,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个别单位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分管干部责任心不强且更换频繁,网上申报资料上报不及时且标准不高,创建活动疲于应付且推诿扯皮等现象。干部群众文明意识待提升,文明行为没有形成自觉,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环境卫生保持不够,反弹严重。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阵地建设及活动开展情况参差不齐。所(站)建设还没有百分百覆盖,没有充分发挥功能,有的所(站)负责人对工作不熟悉,没有很好的抓手和切入点,导致工作成效不显著。全区志愿服务工作亟待加强。目前我区志愿者注册人数偏少,服务队伍存在活动开展不及时、志愿服务者主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项目匮乏、队伍组织管理涣散等现象。整改措施:(一)加大宣传。利用门户网站、微信、简报、倡议书等多种宣传模式,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及改善人居环境工作进行宣传,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动手的浓厚氛围,促进工作的开展。(二)细化任务。市上创建工作任务下达后,我们将结合实际,认真研究,逐项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夯实部门责任。(三)加强指导。积极对接上级业务部门,联系专家定期对各部门相关干部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干部业务素质,解决业务难题。(四)加强督查。对创建任务进行严格的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办,不能及时整改的发放督办单,对多次督办不能整改的,移交监察予以处理,以此倒逼工作落实。(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职能,在各单位各行业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采取印发创建手册、刊发创建简报、举办知识大赛、录播创建“面对面对话”节目,以及开展“六个专项整治”“周五创建日”“斑马线上我文明”等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四、下一步工作打算结合党工委、管委会工作要求,2023年,我们将按照“12345”工作思路,具体为:服务一个中心。即服务管委会项目建设,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这个中心;围绕两条主线。即围绕创文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条主线;强化三支队伍。即创建办干部队伍、从事创建工作的部门干部队伍和街办、村从事创建保洁队伍;发挥四项职能。即充分发挥创建办牵头、协调、指导、督办等四项职能;抓好五方面工作。即抓好巩固国卫复审工作、创文迎检测评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创建省市区级示范村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