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渭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5-31 09:49
单位名称 渭南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编辑出版地方志,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编修、续修渭南市志、渭南年鉴,指导编修县市续志、专业志,审稿,整理旧志,地情研究利用。
住所 渭南市三贤路北段市民综合服务中心西配楼
法定代表人 张智谋
开办资金 3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23万元 11.6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积极开展全市第三轮志书编纂的调研和准备工作,加强对试点单位富平县第三轮修志工作的指导。根据中指组、省志办安排,渭南市志办制定了三轮修志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富平县为首批试点单位。省市志办联动,3月和6月到富平2次对其业务工作进行指导,尤其是对三轮修志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修志人手紧、编纂经验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指导。截至目前,第三轮《富平县志》已完成大事记、政区人口、自然资源等20个编目(共23编)初稿编纂,正在对已完成的初稿逐篇进行修改完善。同时,为科学规划全市第三轮修志工作,对全市各县(市、区)志办都进行一次深入调研,了解存在问题,指导解决实际困难。2.做好《渭南年鉴(2022卷)》的资料征集、编辑、出版工作,加强对各县(市、区)年鉴编纂的指导工作。为了加快年鉴进度,2月中旬市志办下发了全市征集稿件的文件。下发文件前,对编纂大纲进行了优化,增加了各类产业发展介绍,对重点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设简介,充实年鉴信息量。在资料编辑过程中,对编辑催收、修改稿件进行了严格的时间把控,定期进行统计。8月上旬,与三秦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进入出版社审稿阶段,并完成彩页编排,9至11月完成稿件三审,12月下旬完成出版印刷。3.完成《陕西书法志(民国卷)》渭南部分资料征集工作。《陕西书法志(民国卷)》根据《陕西书法志》指定的篇目大纲,参阅各类志书,联系韩城状元博物馆、华山景区管委会等单位,共编纂完成14节26000余字的资料,详细介绍了清末至解放初渭南境内碑版、墓志、题刻、匾额等实物遗迹,描绘了一批渭南书法家的艺术群像,展现了这一时段渭南的书法艺术风貌,填补了《渭南市志》在记述书法艺术上的空白,极具史料价值。4.深入开展“坚定文化自信讲好渭南故事”主题活动.按照省志办要求,在全市组织开展“坚定文化自信讲好渭南故事”主题活动。活动主题围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渭南发生过的革命抗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等故事,共征集《米家窑红色交通站》《从渭南走出的开国上将——张宗逊》等十多篇故事,市志办从征集的稿件中认真筛选,最终推出故事篇目《我从黄河走来》参加第三届全省“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陕西故事”决赛,荣获二等奖。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挖掘地方志资源,扩大志书、年鉴及各类地情书的社会阅读量,发挥地方志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今年以来,为市级新任领导,渭南军分区、市政协、市文化和旅游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渭南市档案馆等单位赠送志书、年鉴、地情资料书600余本。为中华版本库西安分馆和陕西省二轮修志成果展提供市、县地情书籍1000余本。与宁夏银川、福州福建、江苏镇江、四川广元等地开展志书交流活动。接待榆林市佳县群众来我办查询50年代相关人物事迹。为了更好地传承弘扬先贤的奋斗精神,激发全市干部群众的奋进斗志,渭南市地方志办公室在《渭南日报》上开设“讲述渭南故事,赓续渭南精神”专栏,精选62位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讲述他们的奋斗功绩和精神风貌,以教育和引导全市干部群众以历史人物为榜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在建设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中担当作为,贡献才智和力量。目前,专栏已刊登12期、16个人物。同时,收集整理全市读志用志活动情况,择优向省志办进行推荐,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宣传。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各县(市、区)地方志工作发展不平衡。2.地情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更新较为缓慢、内容还不够丰富,地方志宣传还需要再加强。(二)改进措施1.深入基层办进行调研,确实了解基层存在的问题,协助各县(市、区)解决三轮修志中存在的问题。2.加快地方文献、地情资料研究,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志信息资源,不断充实地情网站信息,做好微信公众号的宣传利用,大力弘扬渭南优秀传统文化。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贯彻落实中省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做好全市第三轮志书编修的启动工作。2.完成《渭南年鉴(2023卷)》的资料征集、编辑、出版工作,指导和督促各县(市、区)综合年鉴的编纂出版。3..继续做好历代旧志的搜集、校注、保管、整理和开发利用。4.做好编纂地情资料丛书,加强对部门、乡镇村志、村史馆建设的指导工作。5.加强地情信息化建设,充实数字方志馆数据资料,方便各级查阅地情资料,扩大地方志工作影响力。6.深入开展“读志、用志、送志、讲志”活动,让志书活起来,扩大读志用志范围,拓宽读志用志渠道。7.加强方志队伍和自身建设,完善渭南市方志人才库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