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达仁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镇安县达仁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3-05-31 08:43
单位名称 镇安县达仁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 服务“三农”。 业务范围: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动植物防疫和监管工作;开展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气象公共服务与灾害防御等工作;开展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农业生产、合作经营、土地流转等农村工作;开展农牧、水利、林业综合服务工作。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达仁镇狮子口村一组
法定代表人 郭宁
开办资金 2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达仁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45万元 2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镇安县达仁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7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工作开展情况(一)全面落实产业补助政策。全年新建茶园950亩,实施低产茶园改造10720亩,全年共育小蚕2889张,新建小蚕共育室10间,新建养蚕工厂5519.32平米,新发展食用菌6万袋,新发展魔芋400亩,发放种粮补贴428743元,兑现地力补贴13031亩781866元。(二)全面做好护林防火工作。镇天保护林站与各村、相关单位签订了防火责任书,划分管护责任区域,明确了“五类人”监管责任,确保森林防火工作落到实处。强化林木林地资源管理,全面完成板栗核桃科管。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设计和老一轮退耕还林补助兑现工作,完成新任护林员的招聘工作。(三)全面履行防汛主体责任。落实河长制责任,开展河道整治工作,镇级河长每周巡河1次,村级河长每周巡河2次。按照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要求,及时制定更新防汛应急预案,开展防汛应急演练,全面备齐防汛物资,实行24小时防汛带值班制度。按照县上统一安排,对居民生活用水进行了水费定价,并按时缴纳水费及时予以上缴。(四)全面开展畜牧防疫工作。按照县蓄奴兽医中心统一安排,及时与各村签订防疫目标责任书,扎实开展集中免疫、疫情监测、市场监管、畜牧执法等各项工作,全面做好非洲猪瘟和牛结节病防控工作,阻断了疫情传播蔓延,确保畜牧产业安全。(五)全面实施搬迁后续帮扶。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四个搬迁安置点村民小组,选举产生了小组长,加强搬迁社区日常管理。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落实小菜园子、小种植、小商贸等五小工程,落实扶贫工厂就业30人,引导外出转移就业418人,切实增加搬迁群众家庭收入。(六)全面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四不摘”要求,全面落实镇、村工作责任,压实包户干部主体责任,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全面巩固脱贫成果,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基础。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通过落实产业扶持措施,我镇产业规模逐步增大,农户产业收入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如蚕桑产业,通过扶持栽桑建园,全镇桑园面积扩大到13000亩,建设养蚕室20000余平米,年养蚕3100张,养蚕农户达到1460户,户均增收3000元,已成为我镇农户重点短平快增收项目,社会效益明显。2.经济效益。我镇茶叶、蚕桑、核桃、板栗等四大主导产业经济效益明显,全镇发展茶园7.3万亩、桑园15000亩,全年养蚕3195张,收入420万元,占全县40%份额,核桃3.5万亩、板栗3.2万亩、中药材1000亩、魔芋1600亩。仅茶叶、蚕桑两项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7%,通过产业带动实现2378户稳定增收。四、目前存在的问题1.专业技术服务力量不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仅4名,对农林畜牧等方面产业发展指导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产业发展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发展小而散,农户对新技术、新方式接纳滞后,影响农业新技术推广和产业聚集规模化发展。五、整改措施1.积极开展产业技术培训。充分发挥我镇蚕桑、食用菌及各村产业指导员作用,进一步充实我镇技术服务力量;强化督查检查,监督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工作,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2.提高农户产业发展水平。邀请县农业科技服务指导中心专家对有产业农户进行实地指导,进一步转变群众思想意识,提升群众种养殖水平;同时加强培育发展产业大户、致富带头人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发挥联带作用,改变传统产业发展面貌。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全面落实产业政策。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抓手,认真落实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经济林科管、烤烟、蚕桑、茶叶、魔芋、中药材等产业扶贫政策,充分发挥产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高脱贫质量。(二)切实稳定粮食生产。一是进一步稳定粮食产量,做好春耕春播,确保土豆、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稳定发展,做好小麦条锈病等农业病虫害的监测防治工作;二是加快农业产业项目实施,做好蚕桑、食用菌等产业项目的申报工作,充分发挥带贫益贫作用;三是做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发挥农业产业指导员作用,积极与县农广校联系,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宣传农业各项保险政策组织农户积极投保;四是积极做好各项产业任务的落实。五是配合做好农村清洁行动工作。(三)全力做好林业生产。一是加强林政资源的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格审核自用材办理;二是做好国家级、省级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的发放工作,管好用好生态护林员,做好辖区内林地资源保护和护林防火工作;三是积极做好新一轮退耕还林的监管,严禁出现乱砍滥伐和擅自变更树种行为;四是积极做好“三书三长”经济林木科管项目,让农民享受到林业惠农政策;五是认真做好中药材产业奖补政策兑现。(四)积极推进畜牧工作。一是加强畜牧养殖宣传和培训,培植规模养殖户,有效提高我镇畜禽存栏数和出栏率;二是组织做好春秋两季畜牧防疫工作,加强动物卫生执法监管工作,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做好动物疫情监测,完善防疫网络建设,确保疫情早发现、早处置。(五)认真做好水利工作。一是开展好安全饮水排查工作,协调解决群众饮水困难,确保安全饮水不出问题;二是落实河长制,切实加强河道管理,加强水环境保护力度;三是做好防洪防汛抗旱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