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畜牧兽医中心

镇安县畜牧兽医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31 08:16
单位名称 镇安县畜牧兽医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保障管理。主要开展全县动物疫病防控、畜牧技术推广、产业发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品种改良、项目实施、标准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市场信息监测工作。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事处庙巷66-5号
法定代表人 罗海波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9.16万元 117.1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畜牧兽医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局的领导下,市畜牧兽医中心领导下,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的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认真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12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业务活动。(一)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1.生猪生产稳步增长。到12月底,全县猪存栏达到8.1万头,出栏达到13.1万头,实现产值2亿元,占畜牧也总产值的40%;生猪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500元。2.畜禽全产业链建设逐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县畜牧业全产业链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建设方案。3.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全面落实。全面完成了15个镇办、23个规模养殖场(户)的普查工作。4.持续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效果明显。一是全面落实《镇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二是扎实开展了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三是开展生物讲解等粪污处理新技术推广5.畜牧项目建设如期完成。一是做好、做实、做细五小工程(畜牧养殖补助);二是严格落实县委“五个一”工作机制,做好勤丰4000头生猪养殖场改扩建项目和达任福源春光年出栏3000头生猪养殖场建设工作。三是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西口、茅坪肉牛肉羊特色产业发展,落实少数民族特色产业项目着地,完成项目验收。(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得力。1.从严落实疫情管理。一是扎实开展了“大清洗、大消毒”活动;二是人畜共患病防控行动快、进展好;三是狠抓牛羊布病无疫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2.动物免疫面广、免疫率高。扎实搞好春、秋两季动物防疫。挂标率、建档率分别达到100%。免疫结果合格率达到80%以上。3.常态化开展疫病监测预警工作。定期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和疫病监测预警和流调,全年采样4000余份,流行病调查40余次。4.动物疫病净化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完成牛羊养殖户扎实开展了现场调查摸底工作;二是科学划定牛羊养殖单元78个,为监测抽样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三是超额完成3424余份现场抽血采样任务。四是全面完成牛羊血样实验室检测工作。5.严格疫情监测排查。全县共计流调养猪场户21163个,采样379份,全部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对全县不明原因发病养猪场户82个,占总养猪场户的0.39%;不明原因发病254头,发病率0.24%,为我县精准防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三)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到位。1.饲料监管实。建立了长效监管机制,强化了责任追究机制;2.兽药监管严。一是严格执行兽药GSP相关规定,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夯实了责任;二是对兽药经营者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三是对存在问题的经营企业要求其立即整改,对拒不配合的报相关部门责令关停。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社会效益:通过资金扶持、产业指导、技术培训、疫病防控、养殖环境治理等工作的开展,加快了了全县畜牧产业高效快速发展,有效的保障了全县畜产品质量安全和极大的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二)经济效益:全县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2万头、1.42万头、17万只和98.2万只;猪、牛、羊、禽出栏分别达到12.3万头、0.345万头、7.3万只和32万只;完成肉类总产量1.4万吨,禽蛋产量0.64万吨,完成牧业产值4.5亿元,牧业增加值2.44亿元,各项生产指标全面完成年度计划。四、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我县畜牧产业规模化程度低,产业缺乏知名龙头企业和规模化养殖场的有效引领和承载,社会散养的产业发展主流面还未得到彻底扭转。二是政府用于扶持新型产业主体培育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加上融资困难,导致产业主体的发展信心和积极性不足。三是环保要求高,规模养殖场治污成本加大,禁养区内的规模养殖场已全面关闭,规模养殖比例下降。整改措施。一是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二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效益;三是加强粪污新技术推广和监管。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继续抓好生猪稳产、禽蛋提质、牛羊扩群。(二)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建设畜牧产业重大项目。(三)强化科技技术服务推广,规避市场价格风险。(四)加强饲料、兽药的监管力度,保障养殖户的切身利益。(五)全力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牛羊布病无疫县创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