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勉县> 勉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勉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5-30 20:33
单位名称 勉县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研究全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政策措施,编制全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指导全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检查考核各镇和县直部门工作任务实施进度及效果等工作。
住所 勉县定军山北路与绿缘路交叉口西100米
法定代表人 史国栋
开办资金 5.1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勉县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21.32万元 423.9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快推进避险安居搬迁。今年,市上下达我县避险安居搬迁任务900户,其中地灾洪灾搬迁300户。根据下达的工作任务,制定了《2022年避险安居搬迁方案》,新建2个集中安置点,安置80户250人,其中:九龙新城66户216人(地灾搬迁中高风险27户106人);长沟河镇两河口安置点14户34人(已建成入住);现有空房安置565户1737人;商品房安置 180 户 565 人;分散安置75 户213 人。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年度搬迁工作任务。(二)积极盘活闲置资产。今年以来,多次与省市沟通,加快黄龙新村、团结新村1100套闲置房处置力度。目前,资产评估工作已全面结束,并出具了资产评估报告,制定了《黄龙新村、团结新村1100套闲置房处置方案》,并以县政府文件进行了印发,为进入商品化市场销售铺平了道路。同时,按照市、县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对黄龙新村578套空置房高效利用,进行简单装修,用于全市新冠疫情隔离点,已投入使用。(三)全面解决项目配套。全面摸排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短板弱项和“8·21”洪水受灾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移民搬迁配套项目。目前,已完成8个安置点的污水处理项目的竣工验收和资产移交工作;茶店镇长坝村安置点新建便民桥、元墩镇渭溪沟安置点河堤修复等10个安置点灾后重建项目正在施工中。(四)稳步推进项目收尾。积极对接市县审计和发改部门,落实专人跟进,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协调整改,加快推进项目收尾各项工作。目前全县“十三五”76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工程审计、财务审计(待市审计局审定)、资产移交已全面完成,项目综合验收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五)强化社区管理服务。严格执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党组织+点长+特派员实施细则》,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岗位,落实资金,持续做好全县76个移民搬迁安置点“党组织+点长+特派员”的管理服务、检查考核、工资发放等工作,确保人员履职尽责。在做好安置点卫生保洁、安全保卫等基础工作的同时,逐步向社区服务型和基层治理型工作转型,全面做好社区后续管理工作,着力解决好搬迁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搬迁群众尽快完成心理调适、社会适应、生计转型和生活融入。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社区管理服务优化提升。建立“党组织+点长+特派员”组织体系,划分搬迁社区(组),将76个安置点纳入就近村社区(组)进行管辖,76个安置点选派选举点长及特派员253名,建立“一处阵地、一张网格、一班人马、一个机制、一条热线”的“五个一”工作制度,实现了76个安置点社区管理服务全覆盖,搬迁群众满意度、幸福感不断提升。(二)乡村振兴示范作用逐步显现。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率先在居住、服务、管理、党建、文化、产业、就业、环境等乡村振兴战略涉及领域进行了探索实践,将安置点与国土空间布局、乡村布局调整相衔接。涌现出一批具有乡村振兴示范作用的安置点,形成了以新铺镇集镇、青羊驿、新街子镇立集、同沟寺集镇、阜川镇福川新村、元墩镇集镇、茶店镇集镇安置点为代表的一大批美丽乡村新样板。(三)避险安居搬迁持续推进。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避险安居搬迁与民生改善、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系统思维,统筹谋划,整体推动,分步实施,进一步坚定我县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加快汉中副中心城市建设增添新动力、做出新贡献。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集中安置点综合验收工作未全面完成。项目综合验收是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法定程序之一,是对政府投资决策、设计、建设,直至交付使用和转增固定资产等进行全面评估、全过程监管的重要环节。目前,综合验收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但由于安置点项目数量多,地域分散、验收难度大,镇办主管移民搬迁工作人员频繁更换,导致有部分安置点资料交接不全。2、闲置资产未充分盘活。“十二五”期间,为了完成年度移民搬迁工作任务,实现省、市集中安置率要达到90%以上,城镇化安置率要达到60%以上的工作目标,我县在2011年、2012年分别规划建设了黄龙新村、团结新村两个千户以上安置点。其中黄龙新村、团结新村建设移民安置房2180套,目前已入住1111户,目前,黄龙新村、团结新村1069套安置房无对象。(二)改进措施一是积极与审计局对接,并要求审计公司增派人员,落实专人跟进,分析研判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加快推进,抓紧推进项目综合验收及资产移交,督促指导项目建设单位组织发改、财政、审计等部门进行项目综合验收;二是按照县委县政府专题会议有关精神和县政府处置方案,加沟通衔接力度,盘活闲置的安置房、门面房、车库、柴房等资产。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统筹谋划,全力做好避险安居搬迁工作。一是加大工作保障力度。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将避险安居搬迁工作纳入镇办年度考核评价重要内容,用制度和机制来保障工作落实。二是加快对象确定力度。对接水利等部门进行对象审定,指导镇办做好洪灾搬迁对象确定工作,建立2023年避险安居到点、到户、到人花名册。三是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锁定目标任务,安排专人负责,进驻项目工地,督促施工单位加快建设,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对下达各镇任务数,时时跟踪,督促镇村加强工作力量,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加快搬迁进度。(二)主动作为,加快盘活闲置资产。按照县委县政府专题会议有关精神和县政府处置方案,继续加大与省厅沟通衔接力度,做好土地性质的调整,对安置房、门面房、车库、柴房等资产办理不动产登记证,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出资接盘,做好房屋的销售分配等工作,盘活闲置的安置房、门面房、车库、柴房等资产。(三)强化指导,加快推进灾毁项目实施。针对县移民搬迁安置领导小组会议审定通过的移民搬迁安置点灾毁修复项目,加强行业指导、督导,组织好施工,确保项目尽快完工。(四)全面清盘,扎实推进项目收尾。对安置项目结(决)算审计和项目竣工综合验收进行回头看,确保安置项目结(决)算审计和项目竣工综合验收高质量完成。按照“不漏一点、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逐镇、驻村、逐点、逐户清查核实”的要求,对2011年以来的所有移民搬迁对象进行全面清盘,对所有的安置项目进行全面梳理整理,形成完善的档案资料。(五)资金清算,交出明白帐。全面对陕南移民搬迁、易地扶贫搬迁、避灾生态资金逐镇、逐项目、逐户进行清算,对陕南移民搬迁、易地扶贫搬迁、避灾生态移民搬迁对象分类管理,资金做到三条线分类记账,杜绝重复享受政策和资金交叉使用,做好资金效益评价分析工作,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