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佛坪县> 佛坪县长角坝镇中心小学

佛坪县长角坝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3-05-30 20:11
单位名称 佛坪县长角坝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承担六年义务教育工作,开展勤工俭学。
住所 佛坪县长角坝镇教场坝村
法定代表人 申彦杰
开办资金 320.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佛坪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36.64万元 782.5万元
网上名称 佛坪县长角坝镇中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来,我们坚持抓好常规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改革,视教学质量为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在观念转变、教师成长、课题研究、过程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探索,为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1.抓教学常规提教学质量开学初,教导处开展“双减”背景下教学常规培训,带领全体教师认真领会“双减”政策,告诫全体教师不触碰“双减”划定的“红线”,指导全体教师从备课、课堂、作业、评价、课后服务等方面贯彻落实“双减”。2.学科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各项活动,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语文组开展了诗词大会、“跟着经典去旅行”阅读活动、“书香”系列评比活动,语文组充分利用寒假时间筹备下学期的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让学生在寒假读完推荐书目。数学组以实践作业为载体,培养学生核心素养。3.课后服务稳步提升自“双减”政策颁布以来,学校课后服务参与率稳步提升,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艺术类、体育类、素养提升等12多个社团,专业老师精心备课,用心授课,每学期末社团老师对学生进行考核,学校也对社团进行成果验收,除上交台账和教案后,还要上交优秀作品或汇报演出,且参与考核,确保社团活动的质量。4.学校申报的英语县级课题已结题,数学学科基地设在我校,被佛坪县教育体育局评为“佛坪县优秀学科基地”,校长被评为“优秀学科基地负责人”,教导主任被评为“市级教科研先进个人”,文科教研组被评为“佛坪县优秀教研组”。5.手把手教会家长关注了学生资助微信群,方便学生、家长随时了解新政策、新动态。6.学校与教师、学生家长均签订了控辍保学责任书,对辖区内义务段人口进行了摸排核实,确保无辍学学生。7.大力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学校公众号、佛坪县教育体育局公众号、佛坪发布等途径,对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进行大力宣传,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家长满意度。8.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工会组织教师加强学习师德相关制度并应用于实践,本年度开展二次师德师风培训,强调系好第一粒“扣子”,带领全体教职工仔细研读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条禁令、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与全体教职工共同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9.充分发挥班主任育人的主体作用。开学初要求班主任写好工作计划,对本班的班级管理做好规划,对班主任每月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阶段工作作出部署,学期末写出工作总结。每月根据学校检查对班主任工作进行考核。经历一系列的学习培训,学生常规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得到了显著提升。10.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本学期继续加强了对校园广播站建设、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和各班黑板报对学生进行教育。强化少先队礼仪队伍形象。做好少先队小干部的选拔、培训工作。每月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能真正成为老师的小帮手,在学生日常行为监督、广播站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11.以学生为主体,从行为规范教育入手。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小学生。利用小一新生入学礼、少先队入队仪式、一年级常规训练、开学第一课等活动,坚持不懈地抓好了《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常规训练活动,通过活动开展,使学生将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觉行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1.教育公平有效保证。一是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留守儿童活动场所面积达到70平方米,留守儿童活动正常,身心能够健康发展。制度健全,由专人负责留守儿童工作,所有留守儿童均有教师结对帮扶。二是做好残疾儿童结对帮扶工作。辖区服务内有残疾儿童1人,建有学籍,利用跟班试读方式开展教学工作。2.教学管理严格规范。一是规范课程管理。尽管学校学生人数少,但我校能够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放弃每一学生,促进学生素能全面发展,为乡村振兴放飞希望。二是建立各项制度。学校各项管理严格按照办学章程执行,注重精细化管理,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3.四举措打造山区最美“红色主题”教育学校。一是聚焦学生素养,实施红色校本课程。通过深入挖掘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的红色教育元素,将革命传统教育与校本资源研发和应用结合起来,组织全校教师积极探索和开发以红色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二是建设“红色”楼道文化。每个班级根据年龄段不同,通过剪纸、纽扣画、绕线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建成“红色书吧”,走廊每个书架上,都有一套红色书籍;校园里画像长廊、年级班级板报等无不散发着红色文化芬芳。建设“红色”班级文化。每个班级“图书角”有许多本红色著作,学生随时都可徜徉在红色经典的海洋中。三是根据年龄段特点,实施分层次的红色教育系列活动。当一次红色讲解员,穿上红军服装,在红二十五军基地给游客们宣讲徐海东、程子华故事。每月进行一次“传承红色基因”国旗下讲话、举办一次班级红色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一次班级红色文化评比、看一部红色电影;各班每季度出一期红色革命教育手抄报;每学期举办一次红色故事演讲、红色征文比赛、上一堂红色教育课,形成了红色教育特色,促进了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四是开展研学旅行、祭奠英烈、环境保护等校外实践活动。在校外实践基地,体验红军生活。通过实地挖野菜耕种,模拟爬雪山过草地等实践活动,加强了德育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寻找身边的英雄。组织学生采访本地退伍军人、老红军战士,增加他们对历史的认同感,提升责任使命感。学校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少先队动感中队称号”、省级“红领巾奖章”四星章中队、“省级科普示范校”、市级“文明学校”、“绿色校园”等荣誉。4.学生素能全面发展。一是社团组织多样化。因地制宜,结合现有教师素能,开设实践类、科技类、体育类项目。组建少儿舞、电子琴、美术、科技、手工编织、球类等12个社团。二是学生参与全员化。全校81名学生全部参加学校社团。全面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三是素质成果显著化。学校科技社团连续两届在市航模比赛中分别获得小学女子、男子组团体第一名、第三名成绩。四是“一校一品”铸就校园特色。根据学生特点探索动手实践项目,手工编织已在我校全体师生中全面铺开,手工编织主要材质是绳索、串珠、竹条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层设计各班级编制项目。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和示范下,用不同色彩塑料线,编出一个五颜六色的花篮,编织出适用的笔筒。编织过程中,有效锻炼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耐挫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到艺术创造之美。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在论文、课例撰写发表上较去年有所减少;二是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敬业精神还有待提高;三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文明习惯养成问题,四是缺乏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措施与办法。2、改进措施一是激发教师创作的积极性,多撰写论文、课例,多投稿,争取出更多的教学成果;二是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激发敬业精神;三是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文明习惯养成,四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目标措施,逐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升学校品位、形象。 1.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校新招3名青年教师,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中老年教师在各自岗位上人认真负责、尽心尽力,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学校已经成功创建为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市级“文明学校”、“绿色校园”、“十有十没有平安校园”、“节水型校园”。今后将继续巩固创建成果。    2.以少先队为阵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德育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学校利用电子显示屏、学校微信公众号、QQ群、微信群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以办手抄报、写征文和各种节日、纪念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活动中。(二)强化安全教育工作。 为提高师生安全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努力构建安全文明校园,通过开展系列演练活动、安全主题班队会、发放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