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城固县> 城固县双溪镇中心学校

城固县双溪镇中心学校

发布时间: 2023-05-30 17:02
单位名称 城固县双溪镇中心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城固县双溪镇双溪街
法定代表人 强文平
开办资金 1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城固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64.71万元 177.6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城固县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教学管理,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始终坚持抓教育教学质量不动摇,多措并举抓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每周日的例会后,学校领导对全体教师的备课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学期教导处至少组织开展4次定期常规检查,校长不定期的对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等进行当面抽查和点评。学校将教师的教学常规完成情况和职称晋升、评优树模相挂钩。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严格落实学生作业管理、睡眠管理、手机管理、读物管理、体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体艺课时规定,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确保学生在校的“两操一课、一活动”,严格执行教体局作业管理四个一要求,严控学生在校时间及每日作业总量。学生无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执行教体局课后服务151要求,每周5天,每天2小时。有机整合师资力量,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课后作业辅导和社团活动相结合,项目多样,内容丰富,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切实做到了培优辅差、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龄开展剪纸、绘画、韵律操、武术、象棋、篮球等8个社团。学生热情高涨,参与率高。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丰富多彩,课后服务满意率高。(二)扎实开展疫情期间线上教学。10月14日突发疫情,接到教体局关于做好线上教学活动的通知后,学校根据教体局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立即制定了《双溪九年制学校线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及《双溪九年制学校线上教学课程安排表》并召开了全体教职工视频会议安排部署了线上教学事宜。在3周线上教学中,参与直播课教师20人,累计上直播课400余节,推送学习资料160余次,参与直播课学生32000生次,完成作业3600余次,教师在线批阅作业3600余次。线上教学活动开展扎实、效果好,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好评。(三)大力实施课题研究。学校大力倡导和支持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一年来,全校共申请市级课题1个、县级课题1个、校本课题8个,课题总数占教师数的30%以上,每位教师都有课题研究任务。现已结题县级课题1个,校级课题8个。(四)认真组织全员赛教。学校坚持每学期开展一次全员赛教,50周岁以下的科任教师全员参加。评委根据参赛教师说课、上课、答辩情况进行现场打分,最后评出优胜者予以表彰。一年来,进行全员赛教2次,参与教师50余人次,赛教课50余节,参与听评课400余人次,表彰奖励10余人次。(五)重视青年教师及骨干教师成长。我校教师流动性大,青年教师占比较高。为了提高青年教师成长速度,大力实施“青蓝工程”,聘任骨干教师及经验丰富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颁发聘任书,举行师徒结对仪式,定期进行交流研讨、汇报。一年来聘任指导教师5名,指导青年教师7名。我校青年教师成长速度快、业务素质强。我校注重骨干教师培养,一年来,推荐参加县级赛教2人,经教体局认定的骨干教师5人。(六)积极开展校际教学研讨活动。一年来,学校先后组织多名教师赴城关中学教研活动。同时,邀请城关中学来我校开展教研活动。我校教师上示范课10节,听课40余节,集体评课24节次,参加教研交流人数达120人次。老师们通过参与观摩示范课、同课异构、听课、评课、研讨交流等活动,更新了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水平。同时,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年度继续教育及各类培训研讨活动。一年来,全体教师参加了继续教育专业课及公需课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了“国培计划”城乡教师共同体发展线下培训15人次、体艺教师转岗培训2人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研讨活动20人次。全体教师年度培训达到80学时以上。(七)大力改善办学环境。我校对校园后方滑坡点进行了整治,彻底解决了滑坡隐患;修补大操场200平方米,新铺沥青800平方米,新画篮球场1个、羽毛球场和排球场共2个;重建了校园文化墙;争取项目资金对教师宿办楼和学生宿舍楼屋顶进行了修缮,彻底解决了渗水。改建了教师宿办楼西侧的小花坛,新建了晾衣棚,改建了师生浴室,购置并更换了校园饮水泵,提升了师生生活条件;针对个别功能部室面积不达标,进行了校内调换,现已全部达标;开辟了2个集体办公室,购置了办公桌椅,安装了空调,提升了教师办公条件;对陈旧的办公电脑进行了增配,维修了教室多媒体设备8套、打印机3台,配置了英语听力播放工具8台。极大地改善了学校办学环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一)学生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学校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大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以各种主题教育为抓手开展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处、团委、少队部等部门先后开展了防性侵知识讲座、“张骞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红领巾小导游风采大赛、“百面红旗强信念,青春故事进校园”系列活动、“保护母亲河,关爱大秦岭”主题活动、女生生理心理辅导、“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活动、交通文明安全主题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通过听讲座、观看专题片、实地考察、演讲、征文比赛、主题班会、办手抄报、办黑板报等活动,学习了先进文化,培养了高尚情操,接受了思想洗礼。(二)学校安全工作成效显著。学校坚持做到利用每周星期一升旗仪式和每天早操集中时间不失时机地集中开展师生安全教育。学校与全体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保卫科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学生安全演练,每次都根据时令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主题,以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学校严格落实安全教育“1530”工作机制。倡导科任教师将安全教育进课堂。楼梯道等关键位置加装了摄像头,确保校园内24小时360度无死角、全覆盖。一年来,学校还扎实做好了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疫情防控“三案八制”,认真实施了校门管控、校园消杀毒、晨午晚检、人员摸排、师生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卫生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全年,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创建了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三)教育扶贫深入人心。学校严格按照每天每生5元(食材净成本)的标准给全体中小学生免费提供了安全、优质、可口的营养午餐。每学期开学免除了学生学费和国家教材费。及时向住宿学生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足额发放了“生活补助金”。大力宣传教育资助政策。通过召开师生和学生家长宣讲会、组织教师走村入户、印发宣传单等方式大力宣传教育资助政策,有效提高了家庭、社会对党的惠民政策的知晓率。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全校教师高度关注留守儿童、学困生和厌学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一旦发现学生有辍学的苗头,及时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沟通,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耐心细致的劝学,确保了学校零辍学。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教师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还需再加强。3.学校内涵发展必须加大推进力度。4.由于资金困难,文化建设和美丽校园建设进程缓慢。(二)改进措施1.发挥办学理念的引领作用,丰富学校文化,注重学校内涵发展。2.充分发挥各部室功能,合理配置学校资源,发挥学生个性特长。3.通过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进一步深化高效课堂模式,完善《课堂评价指导意见》,继续开展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听评课活动。5.认真执行减负要求,落实素质教育。6.继续完善“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坚持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新教育理念。不断拓宽德育工作载体,不断丰富德育工作形式,积极开展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道德素质。一方面,学校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大力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以各种主题教育为抓手开展德育工作。(二)狠抓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平安。学校要坚持安全为首要、质量为中心的工作思路,下大力气对安全常抓不懈。坚持做到利用每周星期一升旗仪式和每天早操集中时间不失时机地集中开展师生安全教育。保卫科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学生安全演练,每次要根据时令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主题,以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各个班级要对安全周周讲、天天讲。倡导科任教师将安全教育进课堂。扎实做好情防控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疫情防控“三案八制”,认真实施校门管控、校园消杀毒、晨午晚检、人员摸排、卫生防疫知识宣传等工作。(三)加强体育工作,促进学生体质健康。1.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管理。根据体育课程标准和相关精神,对体育教师的执教行为和体育课堂教学提出明确要求。2.落实两课两操。我校通过加强思想教育、严格考勤制度等措施,以教师带动、教师管理等形式,保障学生两课两操时间,落实两课两操活动。3.落实好体艺2+1项目活动推进工作。成立体艺2+1项目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提高师生和家长对活动的认识、结合社团活动落实项目、落实经费保障等措施,积极开展此项工作。我们满怀信心的展望未来,期待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尽管在未来我们还要面临许多困难,但是我们坚信:自强不息的双溪教师们一定会更加拼搏奋进,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创造出一颗璀璨的山区明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