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统筹科技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研人员创新创业。负责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规划建设,日常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南二环69号院综合办公楼A座1302室 | |
法定代表人 | 林原 | |
开办资金 | 162.2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2.94万元 | 6.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开展国家级创新街区试点建设工作。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试点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支持街区建设专项政策。6月15日,市委书记方红卫调研创新街区,强调要致力科创引领,加大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衔接力度,推动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持续做大做强。6月10日,创新街区建设启动大会召开,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贾敬敦线上讲话,省政协副主席、省科技厅厅长孙科、市政府市长李明远、区委书记刘其智分别致辞发言。二是推进碑林区秦创原平台建设。创新街区纳入省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体系(全省共5家)、市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示范平台。出台《西安市碑林区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3年)》《西安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高校、企业等12个项目立项支持。西工大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经验被省科技厅等6部门发文推广,并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创新街区入选陕西省秦创原工作专报示范案例。三是“双招双引”补链强链作用凸显。碑林区获批西北唯一“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环大学智慧融媒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获评第二批西安市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启动街区概念验证项目征集,以“概念验证先行,种子孵化跟进”,实现“从0到1”的硬科技创新创业。四是“环大学”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举办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秦创原∙智慧健康”论坛、寻找“西安好设计”活动、6场“产学研金”协同创新系列活动、“百项前沿成果转化&千名青年人才创业”创新街区系列活动、“遇见全景碑林国际体验官碑林行”、西工大全球校友“华秦杯”创新创业大赛、“专精特新”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对接暨上市挂牌辅导会、“2022年线上中华文化大乐园-亚洲园第四期”等活动35场,街区系列品牌活动纳入2022年“科创西安”主体活动;创新街区入选科技部火炬中心主办的国家重点刊物《中国科技产业》及市委主办刊物《今日西安》典型案例。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形成街区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确定了“西工大—光机所”等5个先行启动区和特色路段;西工大获批全国首批10个未来科技产业园之一,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6家高校被认定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和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建设全国首个数字资产保险创新中心,设立创新街区资本市场综合服务基地。二是完成企业融资合计8790万元,其中:华拓科技引进内资450万元,陕西迪元引进内资340万元,中航创世机器人完成4700万元A+轮融资,环大学科创基金向凌北电子、博瑞集信等五个项目投资3300万元。金藏膜公司王磊被评为西安国家级领军人才、建大装配式钢结构研究院薛强被评为地方级领军人才,六爻飞梦公司王权涛等5人获评“西安英才计划”青年人才项目。三是与西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共建无人系统概念验证平台,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智能建造概念验证平台,联合交大技术转移中心等单位搭建智能制造服务概念验证平台;引进中科院近物所惠州离子膜材料研究院陕西分院、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体外诊断创新校企联合研究中心、西工大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团队落地碑林。四是创新街区入选科技部火炬中心主办的国家重点刊物《中国科技产业》及市委主办刊物《今日西安》典型案例。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是科创企业规模化发展存在难度。我区产业形态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大多布局在外区,科创企业融入产业链路径不畅,规模化发展难度大。二是产业发展缺少大项目支撑。硬科技企业孵化缺少生产场地配合,高校载体项目储备不足,重点项目孵化后一部分选择在其他区县开发区发展,导致优质产业资源流失。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深化街区规划编制,构建立体联动孵化网络。持续推进创新街区规划编制工作,围绕“一轴三区七大创新圈”的规划目标,进一步开展项目详规设计,加快建设5个先行启动区和特色路段。梳理出台创新街区政策包,推出助企惠企“组合拳”,将创新创业空间从大学校园、楼宇载体向街区重点路段及片区拓展,构建高水平、专业化的创新街区空间载体网络。环绕雁塔路策划建设千亿级工程科技产业带,促进工程科技产业链的固本、强链、升级。二是推进重大项目实施,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推进“西工大—光机所”街区核心示范段建设,争取全国首批十家之一的西工大未来产业园和西安光机所产业创新中心在街区形成示范效应;切实加强与西安交大的合作,争取更多高质量项目在我区转化;依托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做好“金花慧谷”项目策划实施。突出硬科技特色,培育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健康等产业研发方向,提升创业孵化、技术转移、投融资、展示交易、公共服务五大平台能级,完善街区“基金群”,以“投资+孵化”的方式加速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三是搭建多维度服务平台,构筑“双招双引”新高地。搭建无人系统、智能建造、先进制造领域概念验证中心,重点推进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数字孪生、建筑信息模型BIM、城市地下空间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应用;深化省域数字资产创新孵化与发布平台建设,采用区块链确权技术推动文创IP孵化;开展“一老一小”民生领域科技创新,在智慧健康领域推进康复机器人、互联网医院、脑卒中减残项目,助力碑林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建设;在智慧教育领域培育发展实景课堂示范应用。四是集聚高能级要素资源,推动科技企业稳步发展。通过欧亚经济论坛、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等平台推介街区项目,包装策划一批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开展融资,进一步对接推动中航创世机器人、五和土木高延性混凝土等项目产业化。做强西安创新设计研究院,建好碑林区创新设计孵化基地,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联合体。举办“欧亚经济论坛—2023丝绸之路国际创新设计周”、寻找“西安好设计”、秦创原投融资对接会暨“百转&千创”创新街区系列活动等品牌活动,发挥街区品牌效应。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绩效情况:无;2.获奖情况:获评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示范县、创新街区纳入省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体系、市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示范平台、入选科技部火炬中心主办的国家重点刊物《中国科技产业》、市委主办刊物《今日西安》、陕西省秦创原工作专报经典案例。西工大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经验被省科技厅等6部门发文推广,并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3.涉及诉讼情况:无;4.社会投诉情况: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