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佛坪县> 佛坪县档案馆

佛坪县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3-05-30 15:38
单位名称 佛坪县档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接收、管理全县范围内的档案资料;提供档案查阅利用工作。
住所 佛坪县新街27号
法定代表人 张红文
开办资金 111.4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佛坪县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56.64万元 811.08万元
网上名称 佛坪县档案馆.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推进档案法治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机关档案管理规定》、《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档案法律法规。(二)强化档案业务指导工作。1.根据《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管理办法》(国家档案局第16号令),印发了《佛坪县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工作清单(2022年)的通知》;2.印发了《进一步加强档案归档工作的通知》,加强对各单位档案业务的指导,提高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3.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证办法》,按照自愿申请,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强化业务指导服务,开展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证工作;4.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乡镇档案工作办法》《村级档案管理办法》贯彻执行工作的通知,指导镇村切实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做好镇村档案管理工作,服务乡村振兴;5.认真贯彻《汉中市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验收办法》,落实《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要求,强化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组织开展了对佛坪县西华水电站、沙梁水电站建设档案管理工作专项验收。(三)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全年共接收文书档案7839件(卷),馆藏档案总量达到123254卷(件)。(四)切实加强档案服务。1.为了方便档案查找利用,筹措资金、组织人员对档案馆年代较久的、字迹不清楚的、残缺档案盒进行更换,共计更换档案盒约8千盒。2.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服务质量,签订了《民生档案跨馆利用协议》,认真做好档案查阅接待工作,2022年共计接待查档服务156人/次,查档复制200余件。(五)加强宣传工作。1.印发了《关于做好〈陕西档案〉征订发行工作的通知》,加强征订发行工作,全面完成了《陕西档案》年度征订工作任务。2.积极向省市县有关网站媒体投稿,宣传我县档案工作。2022年,共计向省市县各媒体投稿20余篇,上稿14篇。3.积极开展档案馆展厅建设筹备工作,组织力量编写了《佛坪县党员教育基地文稿》脚本,并以会议的形式组织开展了调研讨论,为档案馆展厅建设积累了经验。(六)积极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1.进一步做好档案馆域网和档案存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确保档案馆数字化设备的正常使用。2.加快档案馆数字化工作步伐。按照上级档案部门“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要求,我馆认真执行档案接收有关要求,对新接收的档案的数据全部挂接至档案管理软件,并与服务器连接,形成局域网,实现信息化管理,有力地提升了利用效率。3.积极开展数字档案室的示范创建工作,在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并上报了西岔河镇政府、县总工会、应急管理局示范创建申请,强化指导、加快实施,较好完成了年度阶段性创建工作任务。(七)高度重视档案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落实安全预防措施,认真做好档案馆库存档案的保管工作。认真落实档案安全“十防”要求,及时协调资金安装防光窗帘、投放消杀药品、定期除湿等。9月15日,组织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和消防安全演练,以实践练兵的形式检验档案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达到了预期效果。强化档案馆内部管理,完善档案出入库制度,定期进行档案安全检查,消除隐患,确保档案安全。(八)开展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工作。根据市档案局关于开展县级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工作的通知,县档案馆高度重视,认真谋划,制定《业务建设评价工作实施方案》,针对业务建设评价六个方面43项工作134项具体指标,研究细化具体措施,扎实推进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工作,并于9月8日,接受了市档案局业务建设评价工作专家组对我县综合档案馆的业务建设评价工作,针对业务建设评价工作发现的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落实措施,全面整改。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推进档案法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法治意识。(二)强化档案业务指导工作,通过档案工作的创建认证和执法年检工作,促进、提升了全县档案工作管理水平。(三)加强档案资源建设,认真履行档案接收职能,丰富了馆藏,有效扩展了档案的利用范围。(四)加强档案服务,认真做好档案查阅接待工作,为我县经济建设、编史修志、落实政策、机关查考、调解纠纷、学术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档案资料,使档案工作真正做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五)档案宣传工作,增强了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做到档案源于民、用于民、利于民。(六)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有力提升了档案的利用效率。(七)重视档案安全工作,消除隐患,确保档案安全,为档案的安全保管提供了可靠的生存环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档案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需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2、档案资源建设力度不够。按照市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标准,按“10件”折合为“1卷”的要求计算,我馆馆藏量需达到12万卷,目前还未达标。3、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历史欠账较大。近几年,档案业务工作要求越来越精细化,新标准新问题不断出现,但原档案业务人员相继退休,业务工作历史欠账较大,与上级要求有一定差距。(二)改进措施:一是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加强硬件建设和档案信息化工作;二是加大档案接收力度,拓展档案接收门类,改善馆藏结构,填充馆藏量。三是积极做好档案业务建设评价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的整改工作,以“追赶超越”的精神缩小差距,逐步消化历史欠账,使档案事业稳步推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3年,县档案馆将以贯彻实施《档案法》为主线,以档案治理能力建设、资源建设、利用建设、安全建设为重点,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坚持依法治档、科学管理,围绕中心、强化服务,推动档案事业快速发展,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依法治档,规范档案管理。继续抓好新修订《档案法》的宣传贯彻,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一是把《档案法》列入理论学习计划、纳入普法规划,通过学习宣传、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强化档案意识,提高档案法律知识水平;二是强化制度建设,落实档案行政执法相关制度,适时组织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工作,逐步规范档案管理。(二)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丰富馆藏资料。一是依法做好档案接收工作,认真履行档案收集、接收职责,加大到期档案接收力度,督促多年未移交档案的部门及时按要求移交档案。二是做好重要活动、重大事件、重要成果及其它门类档案的征集工作,指导各单位做好音视频、实物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不断完善档案结构,丰富馆藏资源。(三)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分析群众对档案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不断扩大档案资源的供给种类和数量,有针对性地加强涉及民生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让人民群众在档案事业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满意感。同时,积极适应发展趋势,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认真做好档案查阅接待工作,最大程度满足社会各届查档需求,为我县经济建设、编史修志、落实政策、机关查考、调解纠纷、学术研究等方面提供大量详实的第一手档案资料,使档案工作真正做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四)高度重视档案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措施,认真做好档案馆库存档案的保管安全工作。做好馆藏资源的异地备份工作,认真落实档案安全“十防”要求,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强化档案馆内部管理,完善档案出入库制度,定期进行档案安全检查,消除隐患,确保档案安全。(五)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是做好档案馆局域网和档案存储设备的维护工作,为建立数字档案馆奠定基础。二是加快档案数字化加工扫描工作步伐,争取落实财政专项资金,完成馆藏部分档案扫描工作,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