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蓝田县水产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水产技术推广管理提供服务。水产技术推广管理与服务;新技术引进与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病害防治;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 |
住所 | 蓝田县蓝关镇工农路40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汶龙 | |
开办资金 | 49.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蓝田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8.86万元 | 74.6万元 | |
网上名称 | 蓝田县水产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以来,我站全体干部职工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上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各项工作。全年共完成水产品总产量1866多吨,产值4051万元,面积216公顷。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的业务工作(一)、开展渔业资源养护和日常巡查工作1、禁渔期宣传和增殖放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及省、市渔业部门对禁渔期的安排,确定4月1日至7月30日为禁渔期,我站于4月1日邀请县农业农村局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在葛牌保护站禁渔期启动仪式,并在张贴禁渔公告30份,悬挂横幅6条。2、渔业资源资源养护。2022年6月投资10万元专项资金,在岱峪水库进行增值放流活动,放流鲫、鳙、鲶等品种10万余尾。通过实施人工增殖放流,水域水质明显改善,涵养水源,加快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修复进程。3、坚持日常巡查工作。以“中国渔政亮剑2022”专项行动为纲领,按照禁渔期要求,确保各项禁渔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开展禁渔期巡查工作,先后出动巡查人员60人次,车辆15台次。(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在全县开展涉稳风险“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百日攻坚行动。1、各养殖户要引起重视,加强管理,在疫情防控的同时,严格要求,从自身做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开展自查自纠,保障源头水产品质量安全。2、为保障质量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了2022年检测工作计划和药残监测计划,采取重点检查与日常抽查相结合原则。3、为保障质量安全,配合市站进行了随机抽检,在抽检过程中,严格依照抽检程序,做好养殖“三项记录”,宣传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4、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活动,促进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落实,为养殖户发放了《五一节前水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通知》,与养殖户签订了水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57份。5、加强质量安全不松弦,同第三方检测机构继续开展药残抽检工作,共完成检测79批次,全部合格,保障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消除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6、在“五一”及“国庆”重要节日期间,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及投入品专项整治工作,消除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7、苗种产地检疫情况我站拥有检疫实验分析室一间,检测工作室一间,拥有检疫设备17台套,电子显微镜3台,水产品检测设备10台套,水产品苗种检疫的官方兽医6名,承担着全县水产苗种检疫工作。8、在“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专项行动中,加强对水产品渔用药物残留的排查,非法添加、农药隐形添加和不执行休药期制度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1)水产品养殖售卖环节隐患排查。规范水产品售卖行为,做好产品来源流向登记,严防未经检疫(验)或检疫(验)不合格的水产品流入市场。(2)水产品养殖基地开展质量安全大排查大整治。经营者进行自查自纠,严格按照养殖制度、渔药使用制度的规定,规范科学使用渔药、饲料等投入品,不使用三无产品,违禁药物。(三)开展水产绿色养殖“五大行动”工作1、生态健康养殖:(1)开展大水面养殖我县开展水产的大水面(水库)共计12座,养殖面积1100亩,总产量337吨。2、养殖尾水治理全县共落实养殖尾水治理2户,已全部投入使用。开展池塘改造1户已投入使用。3、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开展“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出动车辆28台/次,检查养殖户96户/次,重点休闲渔业75户/次,填写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情况统计表50份,发放《兽药管理条例》《水产规范用药明白纸》85份,委托第三方检测饲料中违禁药物成分4个批次。(四)开展冷水鱼健康养殖工作全县共有冷水鱼养殖6家,养殖面积5600平方米。(五)、渔业安全生产与技术咨询服务1、搞好渔业安全生产工作,指导督促渔民强化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规范生产造作规程。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开通鱼病防治电话,安排专人负责鱼病诊治、疫情信息收集工作,建立鱼病防治档案。3、组织技术人员,定期下乡,积极为渔民服务,解决养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共检查养殖户193场次,出动人员321人次,触动车辆202台次。4、做好鱼病防治咨询服务工作,安排专人负责鱼病诊治、疫情信息收集工作,购置鱼用药品,组织技术人员,不定期进行下乡巡诊活动,加强鱼病的防治工作。5、组织渔业技术人员参加官方兽医培训及“全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及药残检测培训班”,加快渔技术人员技术更新力度,促进渔业技术推广。6、按时完成全县渔业统计工作,疫情期间,完成日报和周报工作,密切关注我县疫情期间渔业动态。7、深入开展入户调查研究,按照上级部门安排:组织技术人员对全县鱼塘进行了入户调研。(六)、开展疫情防控工作1、严格落实防护措施。按照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认真做好防控预案、专人负责、消杀物资,严格落实防疫措施。2、开展疫情下沉和督导工作。按照县疫情指挥部及农业农村局的安排,积极参与并完成疫情下沉和疫情防控督导工作,参与人员共310余人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是搞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我县源头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全县人民安全放心的食用水产品。二是加大渔业技术推广力度,引导渔民科学养殖、健康养殖,进一步促进了我县渔业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日常巡查工作,有力的保障了渔业水域资源安全,维护生态环境健康发展。三、存在问题一是渔业项目少,对渔业促进工作乏力,全县渔业发展缓慢;二是我站职工表现为思想保守、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方法不新、亮点不多。整改措施一是根据上级有关对渔业新政策的扶持力度,及时把政策与技术送到养殖户手中,为渔民养殖收入稳步提高做出有力后盾;二是鼓励站内干部职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不断开阔视野,增强干部职工的创新意识。五、下一年工作打算2023年我站将积极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局党委安排的各项工作和本职工作,下一年工作打算如下:一是继续做好渔业技术服务工作,指导渔民做好鱼病防治及渔业新技术引进工作,并将大力发展大水面净水渔业和生态渔业,形成节水型生态净水渔业产业。二是继续做好《责任书》签定和“五项制度”养殖日志填写工作,充分利用我站检测设备,积极开展药残检测工作,从源头上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加大鱼病防治和咨询服务工作,安排专人负责鱼病诊治、水质检测、安全生产、网络建设、疫情信息收集、上报工作。四是加强巡查力度,设立警示牌,在灞河沿途播放禁止钓鱼通告等工作,继续加强禁渔期巡查。五是做好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将加大抽检力度、抽检频次,全力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六是做好上级部门安排的渔业补助、保护区提升改造等项目,依据项目计划及安排,加强管理、责任到人、督促进度、严控质量,按期完成项目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