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蓝田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脱贫攻坚中有关农业产业发展服务。脱贫攻坚工作中有关农业产业发展服务。 | |
住所 | 蓝田县蓝关镇长坪路94号 | |
法定代表人 | 侯宇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蓝田县农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2.29万元 | 82.2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的主要业务1、扎实开展产业技术服务工作。根据群众生产技术需求,精心编写樱桃、大杏、葡萄等5种技术手册,深入相关镇村开展樱桃、大杏、食用菌、设施果菜等技术服务8场次457人,发放各类技术资料2000余份,取得了良好效果。2、开展小麦春季弱苗转壮促春管指导服务。根据局“干部包镇进村促春管”活动工作方案安排,分包洩湖镇、三里镇小麦春季弱苗转壮促春管指导服务,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领导亲自抓,抽调2名业务能力强干部,深入镇村、田间地头宣传指导,共开展服务12场次,服务群众200余人,有力地保障了当地小麦丰产丰收。3、组织开展西安市产业扶持(农业)投资基金项目调研。按照局产业计划科安排,组织调研大东方文旅、大统、众天蜂业等企业在2019-2020年度承担实施的西安市产业扶持(农业)投资基金项目,共调研5家企业5个项目,为市乡村振兴局后期督导调研提供了较为详实的资料。4、参与财政衔接资金产业项目督导检查。围绕培育和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指导镇街做好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财政资金产业项目申报、实施、督导检查,确保项目规范、高效实施。5、配合监理站开展“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接待服务工作。抽调基层农机管理服务站12人在全县设立“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5个,自5月26日至6月10日,坚持全天候接待服务,有力地保障了全县2022年“三夏”农机服务工作安全、有序开展。6、开展“三夏”工作督导检查。按照局统一安排,带领第三督导组,对汤峪、焦岱、小寨、华胥、洩湖等5镇在夏收夏播进度、农机安全、撂荒地种植、农村疫情防控等7方面重点工作开展全面督导检查,确保各项任务高效率开展。7、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局党委安排,年初,在我县疫情防控关键时刻,抽调10名职工下沉三官庙镇5个村,协助镇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4月份以来,负责小寨镇疫情防控常态化督导工作,安排3名职工,坚持每周不少于2次督导检查,及时将检查中发现问题书面反馈到镇村及县农业农村防疫组。5月下旬,在汤峪镇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根据局党委统一安排,紧急抽调4名职工参与驻村及防控卡点值守,开展封闭式管控。同时,严格按照县上疫情防控统一部署要求,在做好本单位疫情防控的同时,按局党委安排,协同农机监理站做好农机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值守、消杀、宣传、人员排查等工作,严防疫情发生。8、参与其它工作情况。按照局党委安排,抽调2名同志参加县自然规划局组织的的农村宅基地违建清查专班工作;抽调1名同志参加县住建局组织的全县经营性自建房危房调查工作。二、取得工作效益1、主导产业发展情况。以“四大产业板块”(岭区现代特色农业板块、鹿原观光产业板块、川道果蔬产业板块、山区绿色生态产业板块)为引领,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推行产业园区化、项目化。在灞源镇、蓝桥镇、辋川镇建成食用菌大棚2000余栋,现有菌棒约680万袋;在灞源镇、葛牌镇等镇发展中蜂产业,养殖中蜂14000余箱;在普化镇、三官庙镇等地区,栽植花椒面积超过2万亩;在洩湖镇、华胥镇、孟村镇等镇,连片发展樱桃种植,面积2.7万余亩;以安村镇、孟村镇为重点,在水安路沿线发展大棚草莓产业,面积1600余亩。2、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全县154个村有集体经济项目259个,通过财政扶贫资金发展137个村211个项目,其中93个贫困村投资14346.27万元发展163个项目,带动建档立卡户7486户。目前,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均实现有收入。3、经营主体带贫情况。全县各类带贫经营主体136个,带贫户数5073户(其中带贫企业60个,带贫户数4064户;带贫合作社76个含11个村集体光伏,带贫户数1009户);2020年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土地流转、用工等方式带动建档立卡户5228户,贫困户参与度达72.5%,有效解决了“一股了之、一分了之”的问题。三、存在的问题1、扶贫产业发展人才支撑不足,培育产业发展“本土”人才和引进专业人才的政策、机制不完善,贫困地区致富能人与贫困户致富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2、报送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工作数据资料、信息、总结等情况不及时。四、整改措施1、加强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引导群众发展中长期产业,实现产业增产增收。2、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高效快捷扎实做好此项工作。五、2023年工作计划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紧盯建档立卡户稳定增收目标,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打造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配合局产业发展与计划科以强化带贫益贫功能为导向,继续推动设施农业、食用菌、樱桃、花椒、奶山羊等产业提质增效,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效益。开展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构建蓝田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构建蓝田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设立蓝田县农业农村产业体系首席岗位专家及指导团队,服务我县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特色与休闲农业发展、农民创新创业等相关工作。组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申报摸底、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调研、县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申报等工作。4、建设特色农产品展示大厅,开展特色农产品直播展示。开展直播推介、展示我县特色农产品,树立蓝田特色农产品品牌,宣传我县特色农产品知名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