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蓝田县>
蓝田县农村经营管理站
蓝田县农村经营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3-05-26 11:03
单位名称
蓝田县农村经营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财务与资产管理;农经统计。
住所
蓝田县蓝关镇蓝新路中段农业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李瑾
开办资金
14.2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蓝田县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5万元
12.5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的主要业务(一)分类施策,聚力清零消薄行动。坚持把“清零消薄”工作作为推进农村发展的“基础工程”和乡村振兴的“头号工程”,完成全县33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工作,明晰集体资产权属。(二)多措并举,全力打造乡村振兴产业模式。坚持“示范先行、分步实施、打造样板,树立标杆”的原则,着力打造乡村振兴产业示范样板。(三)精耕细作,抓实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科学规划、紧密施工,围绕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五)高质量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下发培育家庭农场工作的通知,培育范围以粮食生产为主,结合我县产业板块分布情况,不限于发展草莓、樱桃、菜心等绿色有机产业,将任务分解至各镇街,做好家庭农场培育的宣传工作。(六)毫不放松抓好集体资产管理工作。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及农经统计年报工作。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全县337个村均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空壳村”清零。通过公司+集体经济合作模式,在汤峪镇尖角村等11个村发展大棚蔬菜1023亩,利用合作社投资350万元,在安村镇建设30栋高标准大棚,专门种植羊肚菌;利用区域品牌在三官镇北苍湾村、曹湾村等村种植晚夏西红柿300多亩;通过驻村工作队在三里镇建设75栋大棚发展大棚樱桃及花卉项目,5栋大棚樱桃年销售可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45万余元,向日葵、非洲菊等70座花卉大棚年产值可达160多万元;通过合作社成功引进西安彩虹星球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在厚镇张岭村种植有机黄豆160亩。截止目前,各类产业收入见效,预计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60余万元。累计认定家庭农场119家,其中种植业72家,养殖业47家,17家获得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称号,8家获得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称号;高质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26个,其中种植业115个;养殖业36个;种养结合64个;加工服务7个,农机服务4个。三、存在问题:目前还存在村集体经济收益偏低,操作有难度,薄弱村较多等问题:一是受秦岭境内土地使用有关政策制约,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受限;二是农村缺乏能盘活集体资源、会经营的“领头雁”,村集体组织存在等靠要思想;三是村集体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各级财政项目资金投入,长远发展的支持力度不足;四是我县村集体产业大多数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存在低水平发展,低效率运营,投资大、收益少。四、整改措施一是积极推进村企结对。组织优势规模企业与集体经济薄弱村展开结对共建,引导企业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信息、项目、人才等优势,推动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公益事业建设;鼓励企业带资金、带技术、带设备、带原料支持家庭工业集聚点、标准厂房等建设,确保物业项目发挥实效,实现村企共赢。二是鼓励强村带弱村结对。积极引导资金实力强的村,与存量资产丰富、土地空间多的薄弱村结对发展,帮助薄弱村发展异地物业,或通过签订联合投资协议,明细产权和收益分配,共同开发薄弱村资源,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建立帮扶制度。实行领导分片包干和部门结对帮扶制度,镇班子领导要分村联系包干,部门单位至少要结对帮扶一个薄弱村,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薄弱村查找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商讨有效破解办法,认真制订“一村一策”帮扶计划,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致富。五、下一步计划一是结对帮扶发展产业。针对村集体经济无资源(集体土地、林地等)、无资产(学校等)、无资金的“三无”村,主要整合财政扶持政策资金,探索结对帮扶发展路径,即引导发展实力强、经营能力强的村与扶持的“三无”村进行捆绑资源(资金),结对发展,形成异地置业,增加集体收入(比如“三无”村可利用财政扶持资金与城中村合作,建设公共停车场,逐年收取停车费,按比例分红)。发挥“乡贤”有资源、有资本等优势,积极邀请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支持或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二是整合要素,示范带动。整合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古村落保护、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林水渔各业等涉农项目资金,发挥聚集效应,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合作经营、联村共建等模式,推进“一镇一业”,加强“一村一品”,抓点带面,稳步推进。三是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我们坚持把建立健全制度作为规范集体资产监管的基础,出台了《蓝田县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实施意见》《蓝田县违反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规定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文件,健全村财镇管、组财村管工作机制。利用清理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成果,充分发挥信息平台作用,全面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务,健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严格落实“组财村管、村财镇管”,做好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等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