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蓝田县> 蓝田县政务服务中心

蓝田县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26 11:02
单位名称 蓝田县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群众、企业提供服务与保障。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的法律、法规;县级部门行政审批项目集中办理组织实施;审批事项督查、督办;对进驻单位窗口及人员考核、管理、协调。
住所 蓝田县县门街6号
法定代表人 焦渊涛
开办资金 58.1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蓝田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7.18万元 65.6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局领导班子带领下,我中心以“办事最简、效率最高、服务最优”为目标,着力构建规范、高效、便民、公开的政务服务审批环境,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按照时间节点完成了相关任务。现将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及下一年工作计划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聚焦党建引领,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自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中心紧扣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主题主线,抓实关键环节,迅速制定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项行动推进会,坚持问题导向,以贯彻落实省市县决策部署、服务群众、履职尽责中的“不作为、慢作为”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线上线下听意见”、“走基层、到企业、解难题”、“营商环境体验官走进大厅看服务”等活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审批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促进作风建设落实落细见效。全体党员填写了“依岗承诺转作风”承诺书,10月份以来服务群众人数901人,解决问题数245个。(二)深入推进县镇村“三级代办”服务体系跟踪了解企业代办需求,及时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帮办代办服务工作机制,全力解决企业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截止目前,为9个重点建设项目提供帮代办服务,16个委托代办事项已办结9个,协调解决问题5个。印发《县、镇、村三级代办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编制统一的代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组建1862人的县、镇、村三级帮办代办队伍,截止目前,为11个社区、337个行政村企业群众代办政务服务便民事项11647件。(三)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按照省市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制定印发《西安市蓝田县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施方案》,同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一体化建设。聚焦软硬件水平提升,一方面,着力提升软件水平,完善办事指南,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标准化,完成政务服务事项的标准化梳理。一方面,着力提升硬件水平,对现有19个镇(街)、11个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进行提升改造,进一步优化企业群众办事环境。(四)全面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印发《蓝田县全面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攻坚方案》(蓝政办函〔2022〕33号),成立工作专班,积极参加市级部门培训,组织县、镇相关工作人员共完善34个县级部门1700个政务服务事项。深入推进“四电”改革,收集上报县级28个部门共申请43枚电子印章资料,将电子证照与电子批文、证照应用到政务服务办理,审批生成的证照自动存储。目前常用批文证照包括西安市牌匾标识设置审查登记表。通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2022年县级政务服务事项马上办占比74.71%,即办件占比53.26%,承诺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压缩77.29%,全程网办比率85.1%。(五)推行“周末不打烊”服务自2022年10月15日起推行“周末不打烊”服务,梳理我县推行第一批“周末不打烊”40项政务服务清单,在政务大厅开展“周末不打烊”服务。“周末不打烊”服务开展以来,共接待群众50余人,周六周日办件量累计36件。(六)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在县级政务大厅、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全面部署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帮助企业群众通过二维码、陕西政务服务网、“i西安”APP、短信等多种方式,实现线上评价+线下评价。截至目前,政务服务“好差评”累计主动评价数4.48万条,主动评价率98.64%好评率100%。(七)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提升”活动为推进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支业务技能精湛、服务质量优良、形象气质绝佳、人民群众满意的政务服务队伍,县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岗位“大练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持续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八)加强监督管理,抓出工作成效政务服务中心每天指派专人到大厅窗口开展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方面的现场督查,发现问题当场整改。制定“蓝田县政务中心进驻部门工作人员绩效考评办法”,并严格按照制度规范化管理,每月评选“月度红旗窗口”“月度服务明星”,为打造优质政务服务提供有力机制保障,确保各项工作真督实改,抓出实效。二、取得社会效益大厅人员热情接待,耐心服务,及时为办事群众和企业做好政策解答和业务指导,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限,为企业办理业务提供便利。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深入窗口、企业、基层调研走访,着力解决办事群众痛点堵点问题,以“争一流、树形象、创品牌”为目标,在政务大厅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创建工作,在各窗口间开展比党性、比责任、比奉献、比形象活动,激励党员率先垂范,带动全体干部职工抓业务改作风提服务,努力构建环境优、形象优、服务优、评价优的“四个优”政务服务体系。三、存在问题政务服务中心虽已完成全年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局领导班子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新建政务大厅办公大楼进展缓慢、审批部门进驻事项不完全、进驻工作人员业务不够熟练、政务中心人员力量不足等问题。四、整改措施一是紧紧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目标,不断探索依法、公开、便民、高效的为民服务新方式,使窗口服务行业真正成为便民服务工作的表率。二是稳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一窗受理”运行机制,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全面推进“阳光审批”。三是按照“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要求,加快建设政务中心办公大楼新址,不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一窗受理”改革,提高线上审批效率,加强线下配套服务和宣传引导,促进线上线下相融合,着力提高服务水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继续加快新办公大楼建设进度加快推进新建办公大楼装修进度,力争尽早投入使用。并以此为契机,扩容提升,完善大厅硬件条件和服务能力,推行标准化、智慧化、数字化管理,实现新大厅、新服务、新体验,为企业群众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办事环境。(二)全面提升“15分钟政务服务圈”品质在做好19个镇街、11个社区政务服务提升管理的基础上,持续推进337个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依托工业园、“三河一山”驿站,探索建设特色鲜明、功能聚焦的政务服务驿站,以优质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三)全面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以“陕西政务服务网”为平台,完善手机端、PC端网上办事功能,加强业务系统操作培训,普及企业、群众网上办事知晓率,推广企业开办全程网办,不断提高“放管服”改革获得感和体验度。加快推动政务数据归集和共享,全面开展“四电”改革,实现企业和群众在线提交电子材料、审批部门在线审查、审批结果发放电子证照、全过程材料电子化归档。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镇街、社区(村)100%延伸覆盖,让“互联网+”惠及更多企业群众。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