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蓝田县生活垃圾分类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服务。执行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有关政策、法规、规范标准;组织、指导城乡生活垃圾减量与分类的宣传、教育、培训、执法检查、监督、考评及推广实施,分类收运体系建设工作;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及产业化研究。 | |
住所 | 蓝田县孝泉路6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景银夺 | |
开办资金 | 10.4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蓝田县城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46万元 | 8.2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市城管执法局的支持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生活垃圾分类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分类工作成效显著,城市环境卫生状况持续改善,市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现将我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工作推进情况(一)组织动员和宣传教育方面按照“高密度、高要求、高标准”原则,累计开展大型专题宣传活动7场次,开展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198场次,入户宣传4.4万余户(次),督导检查780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4万余份;培养生活垃圾分类市级精英讲师3名,市级讲师6名,市级预备讲师2名,不断壮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讲师队伍,累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专业知识讲座47余场次。持续推进蓝关街道城区片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逐步将垃圾分类工作向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选取县城区主要出入口及广场、公园安装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铁艺景观小品17个;组织县税务局、县经贸局、进校附小、县第一幼儿园、县第三幼儿园、水岸星城小区等单位的市级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创建申报工作(二)分类投放方面为了提升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标准,选取了10个分类工作热情高,工作开展扎实的小区和单位,作为垃圾投放厢房建设的试点单位配套了生活垃圾投放房,并全部投入使用;为了做到“桶边有引导、宣传有安排、督导有主管”,结合我县实际,由县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对各党政机关、企业单位及社区(小区)设置了桶边引导员,指导居民按类别投放生活垃圾。物业小区生活垃圾投放点桶边引导员配备由物业企业负责,由物业企业所聘任保洁员兼任;“三无小区”生活垃圾投放点桶边引导员配备由社区负责,由就近道路保洁员兼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学校、医疗机构等生活垃圾桶边引导员由本单位干部、职工或志愿者兼任。(三)分类收集和运输方面目前,蓝田餐厨垃圾处理厂、光大焚烧发电厂、大件生活垃圾拆分中心、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及有害垃圾暂存点已建成投运,可满足全县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的无害化处理和有害垃圾的暂时存放,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收运、分类处理的闭环运行。为切实加强厨余垃圾的集中收运,实现厨余垃圾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对县城区及101省道、环山公路沿线各镇(街)餐饮企业、单位(员工灶)签定厨余垃圾及废弃油脂收运协议,共签定厨余垃圾收运协议868份,签定废弃油脂收运协议352份。同时,根据地域特点,对101省道、环山公路及县城区等优化收运路线8条,配置8辆厨余垃圾车(其中新能源收运车3辆,燃油收运车5辆),由专人负责,收运车辆在指定时间到达收运点进行集中收运。同时,出动执法人员对县城418家餐饮门店及酒店、24家机关单位、13家大型果蔬超市进行集中检查,确保餐厨垃圾应收尽收。(四)强化执法检查方面按照《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要求,进一步加大垃圾分类执法检查力度,加密日常垃圾分类执法检查频次,实现执法检查常态化、全覆盖。截至目前,对城区机关单位和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进行执法检查1000余次。在检查中对垃圾分类落实不力的单位和小区进行教育引导,同时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200余份;对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后多次督导检查仍未整改的单位和小区依据《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进行处罚,累计处罚65220元。(五)典型经验做法1.以《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为基础,每月组织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员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应知应会知识测试,以考促学,提升了一线宣传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2.选用了《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中关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主体、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法律义务及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法律义务等相关规定、生活垃圾四分类投放指南、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流程及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广告等相关内容在县城区及各镇(街)累计绘制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墙画71处共计2451.7平方米。3.以生活琐事为素材,创作了陕西对口快板《垃圾分类》、秦腔清唱《垃圾分类利千秋》、陕西方言小品《垃圾分类之声》及陕西方言三句半《垃圾分类要知晓》等生活垃圾分类主题文艺节目,通过演员诙谐生动、幽默风趣的表演,在带给观众欢声笑语的同时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掌握也更加深刻,为在生活中准确分类投放提供了帮助和指导。二、取得的成效一是县市场监管局、北关小学、进校附小、县第三幼儿园、水岸星城小区、蓝田新城小区等6家单位(小区)已通过市级验收。二是实通过宣传及桶边引导,现了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使生活垃圾分类参与度达到100%,投放准确率在85%以上。三是截至2022年12月底,蓝田县集中收运餐厨垃圾累计1037车次4788.97吨,废弃油脂64车次,55.3吨,全部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三、存在问题一是工作开展迟缓。个别单位思想重视不够、行动迟缓,垃圾分类工作进展缓慢,收集点环境卫生差,工作机制不完善,垃圾分类相关措施落实不到位。二是工作标准低。按照市级要求各单位需要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亭,但是个别单位缺少相关设施。大部分单位宣传员、引导员和督导员为兼职人员,导致宣传、引导和监督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三是分类效果差。个别单位重安排、轻落实,未建立系统的检查考核制度及惩处办法,导致设施配套不全,现场分类情况效果差。“管行业就要管分类”机制还未完全落实,齐抓共管的局面还未形成。四、整改措施(一)健全长效机制。一是各单位要及时成立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按照《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要求,严格执行“管行业就要管分类”和“不分类、不收运”工作机制;二是各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是规范垃圾分类清运方式,完善垃圾分类监督激励机制,着力促进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二)加强工作措施。一是建立执法联动机制,加强垃圾分类日常监管,加大垃圾分类违规处罚力度;二是做好示范单位、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开展。三是进一步加强各镇(街)餐饮企业和农家乐经营户餐厨(厨余)垃圾及餐厨废弃油脂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坚决杜绝餐厨(厨余)垃圾及餐厨废弃油脂饲养畜禽以及流入社会和非法行业,确保消费者饮食安全。(三)强化督导检查。一是严格按照日常管理考评机制,做好督导检查和排名工作,通过检查发现问题,通过排名促进工作,进一步挖掘不足,补齐短板,迎头赶上;二是每轮检查通报排名靠后的单位,将作为下轮检查重点,盯住问题,督促整改到位;三是积极与县考核办对接,将垃圾分类工作列入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五、下一步计划蓝田县生活垃圾分类中心将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强保障制度建设,积极配设基础设施,引导广大人民实现“要我分”到“我要分”的理念转变,强力推进我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再上新台阶,建设环境优美、生态文明的大美蓝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