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佛坪县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佛坪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制定全县的农业技术推广计划,指导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布局调整,组织开展农作物经济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引进,负责农作物种子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指导猕猴桃和食用菌产业的实施和管理,负责职务产地检疫调运和市场检疫。依法对农机事故处理、责任认定,农业机械产品鉴定、推广、农机具购置补贴。利用多媒体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市场信息等政策法规各类信息的收集发布,负责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和教育,开展实用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 | |
住所 | 佛坪县袁家庄镇南环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何新航 | |
开办资金 | 31.3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佛坪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9.41万元 | 50.2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抓好示范试验工作。2022年我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植保示范试验点5处(金星、郭家坝、沙坪、草林、耖家庄);佛坪县岳坝镇草林村国家高海拔水稻品比试验7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县级示范点3个,镇级示范点7个。所有示范试验、示范点建设做到有实施方案、有技术措施、有专人负责,并从品种选用、测土配方施肥到病虫和草害综合绿色防控等方面培训到户、指导到田间地头,提供全程、面对面的技术服务。(二)强化技术指导服务。中心结合产业发展,实现技术培训向技术服务转变,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服务,提高农户产业发展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全年共开展绿色防控、小麦“一喷三防”、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暨药剂拌种、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小麦药剂拌种等现场培训29场2200人次,发放大豆玉米套种技术手册、草地贪夜蛾防治技术、配方施肥、化肥减量增效,小麦土豆药剂拌种等农村实用技术资料2500余份。(三)全面开展病虫防控工作。为了提高我县病虫测报准确率,围绕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生产安全这一主题,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完善农作物病虫害预警。加强农药安全使用宣传,规范购销台账,调查、摸底、统计农药使用情况,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控制了农药用量和高毒农药的使用。开展草地贪夜蛾普查、宣传、防控工作。在陈家坝金星村安装植保杀虫灯8台,在陈家坝镇、大河坝镇、袁家庄街道办、长角坝镇安装诱捕器40个,设置4个监测点,印发《病虫情报》8期,做好了资料整理和原始数据存档工作,进一步提高预测预报水平和准确率,提高病虫情报和防治技术进村入户率,保证了我县夏季作物和水稻生产安全、高效。(四)强化镇办农机服务队管理,不断提高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2022年,县乡村振兴局、财政局下达镇办农机服务队项目7个,共计140万元。为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抢农时、抗灾害、夺丰收的作用,提高农业机械效率和农业综合效益,中心结合县情印发了《佛坪县镇办农机服务队实施细则》,明确了管理职责和内容。召开镇办农机服务队项目建设座谈会和农机作业现场会5次130人次,对机具选择、机具操作、安全生产进行了培训,为镇办农机服务队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购置机具厘清了思路,确保镇办农机服务队安全规范运行。在春耕、三夏、三秋农业农忙季节检修各类农业机械128台,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检查活动4次,检查微耕机、烘干机、保鲜储藏冷库等农业机械210台次,2022年我县农机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均为0。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一)推进全县粮油生产稳定增长。中心积极落实中省市扶持粮食生产的补贴政策,2022年度一次性种粮补贴兑付资金1156121.15元,耕地地力补贴兑付资金1319733.6元,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县粮食产量保持总体平稳。(二)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及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大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培训力度,技术覆盖全县7镇﹙办﹚,44个行政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因地制宜,通过秸秆机械还田、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等多途径、多层次地利用,推动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促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杜绝秸秆焚烧现象,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水平。2022年全县四大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面积2.43万亩,利用量0.81万吨,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其中以微耕机、粉碎机为主的秸秆利用机具310余台,实施机耕灭茬粉碎还田面积0.68万亩。完成玉米、小麦、油菜等秸秆堆沤肥利用1.3万亩。本着防控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因地制宜选择用药产品,严格把控防治时期、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按照安全间隔期用药,严防长残留农药造成农残超标。农药使用比去年降低了1.85%;化肥使用比去年降低了0.94%。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粮食作物投入产出率低,农民对粮食生产管理粗放,积极性不高。二是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家里多半是老弱妇孺,且文化水平低,增产增效技术落实难。三是从事农技推广的技术人员专业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高素质技术专业人员更是缺乏。四是省农机补贴目录中可用于我县的补贴机具种类少,机具补贴金额低,大中型、先进的农业机械使用受地理环境限制导致农户购机意愿不强,我县耕种收综合农机化水平提升难度大。2、改进措施一是继续落实好种粮、地力等国家强农惠农补贴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根据农时季节和农民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业种植技术和农机操作、修理等技能培训。三是加强农技人员专业知识学习,强化综合业务素质能力。四是积极争取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投入,保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顺利、有序进行。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抓好粮食生产技术指导培训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区域优势产业的培训指导工作,为农业增添新活力。(二)做好水稻、油菜和特色农业种植品种试验示范点建设工作。(三)继续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保护、检疫工作。(四)继续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指导、培训和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五)进一步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做好跟踪指导和服务及时了解和掌握信息,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培训效果。(六)积极示范推广山区适用农业机械,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帮助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断提高农机化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