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勉县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关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负责全县领域内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负责全县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负责全县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参与调查和处理相关安全事故和应急救援。 | |
住所 |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和平路县政府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李兴彦 | |
开办资金 | 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 | |
举办单位 | 勉县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68万元 | 7.6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应急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如下:一、2022年度业务开展情况1.重视执法队伍建设。建立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为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具体业务的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强化对全局行政监察执法工作的领导。2.认真推行行政监察执法相关制度。在监察执法中,认真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审核等工作制度。在具体工作中,加强执法工作机制、行为规范等制度的完善,固化监察执法的工作流程,强化程序管理,强化日常管理,形成了良好的监察执法工作局面。3.进一步实施“双随机”监察执法工作。进一步完善了行政执法处罚制度及程序,所有行政执法按执法人员和企业名录库随机抽取,监察执法实行了双随机进行操作;行政处罚案件都经过调查、立案、案审会讨论、领导签批关等四道关口,保证行政处罚的公开、公平和公正,避免暗箱操作和“一言堂”。4.继续扎实开展好打非治违工作。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扎实开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工贸冶金和烟花爆竹领域专项整治和集中执法活动。2022年度,共执法检查313次,执法检查企业126次,发现安全隐患983项,已督促指导企业全部按期整改到位。行政处罚7起,其中立案5起,简易程序行政强制没收2起;行政罚款5起,停业整顿6家。无事故处罚案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案件。以执法处罚倒逼企业提高安全认识,切实落实自身主体责任,达到了执法普法、执法宣传、执法震慑的效果,起到了查处一个,警示一片的效果。全年办理7起典型案例,成功通过国家应急管理部网站上报,被评为合格典型案例,案例上报工作,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5.扎实开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组织攻坚。坚持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作为加强全县安全管理的总抓手,按照“1+2+16”的框架体系,制定了《2022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任务清单》、《三年行动任务台账》,举办了安全生产管理及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专题培训班,对全县18个镇(办)、15个专业委员会及专题领域牵头单位进行了全覆盖专项督导检查,召开了安全生产三年行动暨隐患排查治理提醒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形成了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工作局面。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在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冶金工贸等重点领域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执法活动,今年以来共成立督导检查组285个,检查单位822家,督导问题285条,全部按期整改到位,6项市级挂牌督办隐患已全部验收销号,整改率100%。6.组织专家会诊把脉消除安全隐患。邀请专家对全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工贸领域重点企业开展“专家会诊”,大力推广“专家+现场”培训模式。邀请专家开展现场执法培训,从工作原理、安装要求、日常检查及检维修等多方面对企业重点设备设施进行解剖式讲解,向执法人员展示平时接触不到、了解不深的关键检查要素,推动执法人员聚焦重点事项开展执法检查,提升安全执法效能。累计聘请专家110余人次,对全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冶金工贸和烟花爆竹领域90余家重点企业进行隐患排查和会诊把脉,与技术人员剖析隐患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措施,与企业负责人查找管理漏洞,完善管理机制,共帮助企业排查整治隐患320余处,前置筑牢安全屏障。7.抓好重点时段安全防范,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坚决遏制事故发生。针对元旦、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点时段安全防范新要求,及时分析研判形势,通过召开会议、下发文件进行安排部署,定期深入企业一线督导检查,突出重点,强化对重大风险源、重要风险点和存在重大生产安全隐患的企业监督检查和执法,严格依法依规处罚,倒逼企业认真落实主体责任,消除隐患、化解风险,实现安全平稳运行。结合季节性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特点,督促各镇(办)、各部门单位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8.扎实开展事故统计上报及事故核查、执法卷宗评查工作。一是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调查制度》等制度文件的规定,扎实做好我县2022年生产安全事故综合统计直报和陕西省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其他人身意外情况统计上报工作,确保了事故精准研判到位、及时上报到位,未发生错报、谎报、瞒报等现象。二是扎实开展了2022年度我县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处罚案卷自查自评工作,进一步规范了行政处罚案卷的管理工作,有效的促进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的有序开展。2022年我局行政处罚立案5起,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5份,从自查的总体情况看,每件案件违法事实认定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裁量基本适当,没有错案,也没有不合格案卷,也未因此引发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行政争议。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制定执法计划,明确了目标责任。为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规范安全生产执法监管工作,严格依法行政,增强安全生产执法监管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时效性,不断提高执法效能,年初结合全县安全监管工作科学编制了《县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大队2022年安全生产监察执法计划》,确定不同行业、不同阶段,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打非治违、隐患整治为重点监察执法工作重点,明确全年监察执法目标。2.强化日常监管,消除了安全隐患。一是扎实推进专项整治,认真开展集中执法。根据省、市安排,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扎实开展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工贸冶金和烟花爆竹领域专项整治和集中执法活动。二是积极开展日常执法监管,消除各种隐患。积极参与矿山、危化、冶金、建材、工贸等行业企业的日常的执法监管工作,及时发现各类隐患,把各类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市安委会今年共向我县交办挂牌督办隐患整改任务6项,均整改到位并销号,整改销号率达100%。3.坚持抓早抓小,从源头杜绝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时刻绷紧安全生产之弦,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生产百日行动为执法抓手,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把安全生产执法和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提升相结合,通过执法检查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问题隐患清单、制度措施清单、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清单,以安全执法推动隐患排查整改,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始终把严监管、重执法作为安全监管工作的生命线,综合运用停产停业停工、关闭取缔、吊销或暂扣证照等多种行政处罚手段,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违规行为。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按照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执法人员未按编制控制数达到满编运行,到岗率未达到100%,加之局机关人员不足,现有执法人员被局机关借调,导致执法力量严重不足;2.按改革要求执法队伍办公场所不够,“三库一室”标准化建设不达标;3.执法装备保障不到位,执法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配备严重不足,制约执法工作及时化、数字化、智能化开展;4.受相关条件限制,实执法车辆无法落实到位;5.执法人员培训还有待加强,执法能力与工作实际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二)改进措施:1.以应急局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标准化创建为契机,积极与编制、人事部门沟通,充实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达到人员到岗率100%,执法证持证率100%;2.按照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要求,建好取证询问室、案件管理室、装备器材库等基本办公场所;3.争取执法装备配备项目,配备必要的执法装备,以满足执法装备现代化的需要;4.加强与公车管理部门的沟通衔接,积极争取执法车辆的落实,保障基本执法通勤需求;5.开展执法人员的培训、复训、轮训,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教育培训管理,提升执法人员工作能力,同时做好执法普法宣传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好镇(办)属地监管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提高本质安全水平。2.进一步细化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认真落实县、镇两级“职责清单”和党政领导干部年度“工作清单”。按照“三个必须”原则,推进建立党政领导、部门监管、企业主体、员工参与、社会监督的全覆盖、立体式、网格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3.继续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突出重点,加强对重大风险源、重要风险点较多和存在生产安全隐患的企业监督检查,切实消除隐患、化解风险。坚持问题导向,对前期排查隐患治理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隐患彻底整改到位,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4.坚持不懈地抓好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积极推广凤凰建材的经验,进一步巩固提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成果,在直管的行业领域全覆盖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继续落实好企业安全生产承诺制度,督促企业实实在在落实主体责任,落实各类安全防范措施,提高本质安全水平。5.强化应急演练。开展应急演练是提高应急预案实用性、普及应急知识、提升公众应急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风险意识、提高事故防范和应急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要完善应急演练工作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推动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活动,切实提高一线员工的自救、互救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