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勉县妇幼保健院(勉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妇女儿童身体健康提供保健服务,妇女儿童保健,妇女病普查,遗传病筛查,治疗与监护儿童疾病防治。 | |
住所 | 勉县劳动街东关70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红 | |
开办资金 | 20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勉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901.02万元 | 1753.3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业务开展情况1.医院各项指标完成情况。2022年收治住院病人2461人,较上年同期下降16.3%。妇产科住院病人下降233人次,下降率15.7%,儿科住院病人下降331人次,下降率21.5%。门急诊诊疗人次45225人,同期下降17.5%。妇产科住院门诊病人下降155人次,下降率4.3%,儿科门诊病人上涨1396人次,上涨率15.1%。业务总收入2215.77万元,其中医疗业务收入1531.1万元,同期上升0.36%,主要增长在门诊收入(药品、检查、诊查);两癌筛查收入57万元,免费两筛(新筛、产筛)收入33.48万元;药品总收入306万元,药占比19.98%,同期增长11.82%,原因是妇产科药品购进价普遍上涨;耗材占比4.20%,同期下降19.33%,门诊次均费用同比增加26.67%,住院次均费用同比增加2.44%,主要是疫情放开后门诊用药量加大和8月份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部分提高,从而次均费用同步上升。2.加强医院疫情防控,保障医疗安全。2022年,我院严格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办文件通知要求,结合省、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等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强化责任担当、专业技能和院内感染防控。加强对疫情防控相关知识的培训,全年召开疫情防控推进会、防控方案知识培训会和应急演练共计10余次,穿脱防护服和核酸采样技术培训20余次;结合医院实际及时修订、完善感染防控相关制度及流程和预案,进一步完善了预检分诊、发热哨点门诊工作流程,严格执行住院患者门禁及陪护制度和领导24小时带班制度等;成立疫情防控巡查组,加强对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高危因素的监管,加大对各科室的感染防控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医院感染风险,落实落细新冠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和医院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有效防控,精准防控,在硬件条件受限的情况下,避免了新冠病毒引发的医院感染事件。切实地保护了患者与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疫情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3.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不断改善群众就医感受。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塑造医院,对于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促进医院的差异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院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改善医院就医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把“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变成每个职工共同的理想和期盼,明确医院的目标,增强实现目标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主人翁意识,将每位职工的自我价值融于医院的整体价值中,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激发团队精神。全年医院共组织大型文化建设活动6次,创建文明城市公益活动3次,保持母乳喂养室、产后康复家属等候区、特殊儿童康复区设置合理,方便患者就诊。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一)项目指标完成情况。1.2022年全县早孕建册率99.7%,产前健康管理率98.8%,产后访视率98.9%,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孕产妇死亡率为零(0/10万)。新生儿家庭访视率99.6%,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7.4%,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97.4%,高危体弱儿管理率100%;婴儿死亡率1.42‰。2.免费婚孕检率持续提升,婚检率90.4%,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90.7%。叶酸服用率99.6%,服用依从率97.5%,出生缺陷发生率33.29/万。全县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孕期检测率100%,阳性孕产妇和所生婴儿管理率和随访率均100%。孕产妇产前筛查率96.3%,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初筛率100%,新生儿听力初筛率99.7%,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初筛率96.2%。3.6-24月龄婴幼儿营养包发放率93.8%,有效服用率99.1%。1-12月免费发放避孕套57350只,节育器1030个,避孕药330盒,外用避孕药2980盒,均进行了随访和不良反应的咨询,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妇女健康促进项目全年完成35-64岁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各7167例,确诊宫颈癌4例,乳腺癌4例,均得到进一步治疗。(二)《母子健康手册》及e手册办理及使用。针对孕妇建立《母子健康手册》2083人,针对儿童2086人,注册e手册2513人。(三)《出生医学证明》管理。2022年全县共计使用出生医学证明1471张, 其中首次签发1443张,换发 9张,补发17张,机构外出生办证1张,废证1张,废证率 0.07 %;当年出生办证率 99.0%。(四)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全县完成新生入园体检2743人,在园儿童体检11550人,体检率97.3%。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体检1154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员年度培训184人,均考核合格。组织进行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督导2次,新开园卫生评价1所。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受疫情影响,导致业务下滑严重,门诊、住院人次、业务收入同比明显下降,加之频繁抽调医务人员承担全员核酸、隔离酒店、外出抗疫支援等任务,部分科室被迫关停,年底疫情放开后专科医院受限病人数并未增加,收入降低支出增加,医院面临入不敷出的危机。2.现有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各业务区域拥挤、布局不合理,门诊住院环境设施陈旧,信息化建设落后。迁建工作需要多方协调落实的流程较多,加之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需要调整部分功能布局等因素,致使迁建项目比预想中推进的要慢。导致新的科室设置、二甲创建架构搭建一再推迟。3.医疗业务发展缺乏动力,缺乏必要的硬件设备。妇女保健部、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学科发展、业务拓展方面缺乏后劲,妇科、儿保科诊疗业务开展不足。孕产保健部因社会分娩量下降,业务下降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相关的产后康复业务发展的不理想,除疫情因素外,和我们业务拓展内生动力不足、宣传不到位有一定的关系。儿科在面临常规诊疗业务总量下降的情况下,因受人员和设备不足的影响,拓展业务受限。4.人才队伍建设缓慢。现有专业技术人员断层严重,存在着职称学历低、业务知识面较窄等问题,受学科建设、薪酬待遇影响,高端人才难以引进。(二)改进措施:1.进一步加强医院宣传工作。通过加强医院微信群、医院公众号、视频号等自媒体的维护管理,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医院狠抓质量,充实内涵,持续提高在群众中的整体形象,院外强化宣传,树立医院的品牌形象,院内努力拓宽业务范围,从而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不断打造品牌的影响力。2.2023年我院即将搬迁新址,医院业务用房压力将大大减轻,将二甲专科医院的创建任务进一步推进落实。3.继续扩大业务范围。利用搬迁后基础设施条件和医疗设备改善的有利契机,拓展产科、妇科、儿保、超声影像、检验等科室业务,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增设内科、中医科;由保健科根据业务范围对外联系,妇产科配合下乡开展工作;由中层作为业务联系人包抓乡镇业务;增设疼痛科,持续加大分娩镇痛宣传力度;妇女保健部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治疗妇科疾病;开展宫腔镜治疗技术;进一步拓展腹腔镜技术;儿科开设生长发育门诊和小儿皮肤疾病诊治业务,购置过敏源检测设备;开展中药煎药服务;儿保科拓展残疾儿童康复评估业务;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如艾灸推拿等在妇儿保健领域的应用;加大盆底康复的宣传,进一步拓展盆底康复项目;加大与陕西省生殖医学与妇科内分泌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业务联系;让全县妇女儿童的全生命周期健康得到更有力的保障。4.继续选送业务骨干前往上级医院学习引进新业务新技术,争取提升业务量后,科学调研综合考量再添置新设备。加大医学本科人才招聘力度,选派医务人员学习进修,挖掘内生动力加强自身学习。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做好新医院搬迁的安排部署工作。加快医院整体迁建步伐。继续加强与施工方、监理方和审计方的沟通,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督促进度,力争在2023年8月竣工并搬迁至新医院,落实申报创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工作,以期实现全年工作目标,尽早发挥社会效益。2.争跑项目,状大医院发展。2023年争取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资金到位,主要用途是采购必备的医疗设备和信息化建设,总投资3000万元,资金来源为地方专项债和自筹资金,目前已通过市级评估验收,正在等待省级复核。项目建成后我院的硬件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将有一个历史性跨越式的发展。3.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招聘15名急需的临床医学专业、康复专业、麻醉专业、影像专业的大学生或获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以缓解部分科室医务人员紧缺的现状。同时继续加大在职职工培养力度,选送脱产进修学习、邀请省市专家来院授课查房、坚持每周四科内业务学习等多种方式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努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完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管理制度,为新进人才提供多渠道的学习提升机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604683561072511G1001发证机关:汉中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有效期:2022年12月19日至2027年12月18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