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勉县> 勉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勉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勉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勉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勉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勉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3-05-25 17:06
单位名称 勉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勉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勉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应急值守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指导、协调。
住所 勉县三国尊城3楼
法定代表人 汤飞飞
开办资金 68.4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勉县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8.48万元 72.8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一)防汛工作:1.及早安排部署,夯实责任。2022年4月28日召开全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对全县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组织动员和安排部署。入汛前,县、镇(街)、村社区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人员已调整落实到位。全县36座水库、2座尾矿库、12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重要河段和山洪灾害危险区均落实行政责任人、主管单位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巡查责任人。落实县级领导和部门包抓镇(街)、镇(街)领导和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和党员包户的防汛抗旱工作包抓责任制。2.科学编制预案,广泛宣传演练。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防汛抗旱预案修编工作的通知》,共修订完善县、镇、村各类预案193本,配发《勉县防汛手册》,山洪灾害宣传册1万册,市级在我县开展防汛应急演练1次,县镇开展防汛各类应急演练19次。3.提前储备物料,组建抢险队伍。通过集中储存、险工险段现场储备,物料20万元,储备编织袋1万条、发电机10台、水泵22台、彩条布4000平米等防汛抢险物资;落实人员5630人,成立28个各类防汛指挥机构和150个巡堤查险队伍,实现汛情监测、传递、处置全覆盖。4.积极拉网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包抓镇(街)的县级领导多次开展防汛安全督查检查,有效推进防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汛前,县防指印发《关于对照问题教训短板弱项扎实做好今年防汛准备工作的通知》《关于认真汲取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深入排查整治地下场所等易涝部位安全隐患的通知》,各镇(街)和防指成员部门按要求洪涝地质灾害风险隐患问题排查及地下场所、下沉式立交等风险部位摸底工作,发现整治各类问题142个,摸排地下场所47处,对发现的问题建立了台账,制订了整改措施,落实了整改责任人,目前均已整改到位。5.紧盯重点区域,落实防范措施。全县共有在册地质灾害点128处,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明确了各自职责,落实了监测人员和责任,严格执行全年监测、汛前排查、汛期巡查制度。全县共有水库36座,按库落实了“三个责任人”和“三项措施”。全县共有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92条,每条河流编制了度汛预案,建立了县、镇、村、组、户五级“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防御体系,落实了巡堤查险人员和责任,储备了应急物料。汛前摸排调查登记全县“四边三撤”涉险群众1648户3935人,其中高风险198户520人,中风险498户1263人,低风险952户2152人,落实了镇干部监护责任人228人,村干部监护责任人260人,网格化管理员409人,邻里帮扶责任人547人,安置点145个。其他重点部位防汛措施都按要求落实到位。6.完善监测设施,及时灵通信息。我县实现了市县镇三级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县级防汛、气象、水文汛情监测信息共享,全县共有自动雨量监测站22处、自动水位监测站5处,视频监控点16处,县域支流河道上下游联防监测点9处。汛期坚持24小时值守,及时上传下达各类防汛指令和预警信息,提前落实各项防范措施。7.认真开展防汛业务培训。组织召开了水库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会,全县36座水库行政、技术、巡查“三大责任人”共计60余人参加了培训。对水库基本知识、预案编制、巡查管理、抢险措施等进行了系统培训。(二)防火工作:1.进入防火期以来,县、镇两级组装20台宣传车进行流动宣传。共张贴《森林防火戒严令》10000张,刷写、刷新森林防火标语4532条,制作过路横幅220条,标语宣传牌67面,印发《勉县全民森林防火公约》20000份,印制森林防火主题宣传年画2.5万张、玻璃杯7000个,无纺布宣传袋20000个。多层面、多形式、多范围展开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森林防灭火意识大幅度提高。2.各镇抓好半专业扑火队伍建设。由镇政府负责组建半专业扑火队伍,各镇30人;各村负责组建群众防火组织,人数视村庄大小和防火任务轻重确定;2个国有林场进一步充实半专业扑火队员,进一步修订完善森林防火应急办法,增强办法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预案实战演练,熟悉工作程序,熟记自身职责,确保出现火情能迅速实施扑救。健全县、镇、村、组四级联动机制。3.加强火情监测。火情发现时要求护林员、巡逻队全部上岗到位,履职尽责,对重点林场、旅游景区、国有林场和人员活动密集地方,加强巡查,不留死角和盲区。始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遇有紧急情况,主要领导在岗在位,指挥调度。严格火情报告,各镇认真执行归口管理和零报告制度,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按程序逐级上报,对瞒报、漏报、迟报火情的,坚决查明责任,严肃处理。科学组织扑救。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1.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每次接到强降雨天气预报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都要做出重要批示,亲自进行安排部署,全力做好应对准备工作。县防汛指挥部根据气象预报及时组织会商,先后发出11期防汛工作提示、16期预警信息,4次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协调三大运营商发布预警短信190万条,转发水雨情信息及预警共200余期,开展防汛调度18次,就应对强降雨天气过程提出具体防范措施,夯实防汛责任。降雨期间,各级领导亲赴一线检查部署防汛工作,防汛带班领导坚持坐镇防汛办,抽查防汛值班,全程指挥抢险救灾工作。按照县级领导包抓镇和部门联系镇责任制的要求,包抓县级领导第一时间带领联系镇的部门领导分赴抗洪抢险一线,靠前指挥,有力、有序组织抗洪抢险救灾工作。2.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科学调度水库。汛期多次组织力量对全县水库、河堤、滑坡险段、低洼内涝区进行拉网式排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落实防范措施。提前预泄水库库容,确保水库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3.加强河道巡查。每次接到水情信息时,根据河道流量及水势及时向河道沿岸镇村发出预警,相关部门和镇村巡查队伍加强河道巡查,清理河道内闲散、作业人员。沿江武侯等8镇办、涉及石门水库泄洪的褒城镇、老道寺镇均按要求组织千余名干部群众开展巡堤查险,清理河道内闲散、作业人员100余人次。4.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禁止野外用火清山行动。对入山进林人员严格依法检查,严禁携带火种上山,杜绝私自用火。对入山路口、墓地集中地段加大巡查力度,尤其对勉阳、定军山、褒城等几个地理位置较为特殊的镇,在节假日派专人把守进山路口,有效消除火灾隐患。做到林区农户100%与村组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防火检查站对进入林区的人员100%进行实名登记,林区生产用火100%执行计划用火许可制度,智障等特殊人群、留守老人和儿童要100%落实责任监护人,对野外违法用火要100%进行查处和责任追究。在具体工作上,做到重点地段、敏感时段和高危人群三个严格管控,开展好野外违法用火严打、隐患排查整治和林边、地边、矿边、坟边、隔离带内的各类可燃物“五清”三个专项行动。5.开展安全大检查及森林防火隐患督导专项检查。检查次数3次,整改281处;护林员森林防火知识培训次数19次。森林防火专项大检查任务完成率、专项督查任务完成及时率、森林防火培训任务完成及时率都为100%。森林火灾发生率明显降低,保障了林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公众满意度99%。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农村群众的防汛意识还有待提高。虽然,经过多年的宣传教育,群众的防汛意识有了一定提高。但仍存侥幸心理,没有主动避险意识,在出现重大险情须立即转移时,一些老百姓还守着自己的财产不撤,增加了防汛的阻力和工作量。2.工程性缺水严重。全年伏旱,下游干渠1/3引不到水。抵御干旱能力弱,造成旱灾损失加重。3.农村生产生活习俗难改。烧荒、烧地边等农事用火屡禁不止,加上“清明节”、“春节”等节日拜坟祭祖、烧香点烛、燃放鞭炮等习俗很难从根本上转变,人为火源防不胜防。4.部分干部对森林防火缺乏足够认识。有些干部对森林防火形势认识不足,危机意识不强,存在着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5.资金投入不够。森林防灭火基础建设受资金限制相对滞后,视频监控设备缺乏、林区防火通道建设滞后,这些都影响我县森林火灾的有效防控。(二)改进措施:增加宣传力度。各镇办、村、组要在辖区内明显地段至少悬挂一条防汛标语,要利用广播、防汛手册、宣传画和各种场合宣传防汛工作的重要性,以消除干部群众的麻痹、松懈思想,提高干部群众的防汛减灾意识。做好防汛抗旱物资储备。针对汛情旱情严重的镇办、村增加物资储备量,集中管理、保证备得足,运得出、用得上。针对重点林区节日拜坟祭祖实行重点防范。集中力量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要在高火险林区开挖防火隔离带,清理林地卫生,分隔断储备水源,减少火灾隐患。加强预警巡查,增强防火意识。要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做到排查不留死角,尽早尽快消除火险隐患,要积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张贴宣传标语,公益广告等多形式,广泛宣传森林防火工作,提高群众对森林防火的认识,使“护林防火,人人有责”成为自觉行动。多渠道争取资金。通过省市防火项目工作要求增加防火经费,重点林区实现火情实时监控,物资储备充足,高效防控森林火灾。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大宣传力度,继续提高干部群众对防汛抗旱工作重要性认识;2.认真开展防汛大检查;3.及时修订、完善各类防汛预案;4.督促各项防汛责任制的落实;5.加强县防汛办自身能力建设;6.加强应急值守值班;7.加强应急信息系统建设,确保信息灵通;8.增加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森林保护法律法规、防火安全知识培训,使相关人员明确自身职责、提升处置能力,提高实战成效。9.落实好林区住户老人、小孩、低智人群等监护责任;落实好值守巡查人员巡护责任。10.进一步修订完善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加强行业预案与森林防灭火总体系应急预案的有效衔接,健全分级预警响应机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