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局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局

发布时间: 2023-05-25 17:03
单位名称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区工作提供资金保障。管理全区财政收支、贯彻财税法规以及实施财政调控和监督检查,全区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会计事务和金融工作。
住所 渭南市高新区青松街1号
法定代表人 李雪锋
开办资金 614.1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5.76万元 282.9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办理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财政收入。通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财政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较好。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8564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7914万元,其中,南区完成31429万元,占年初预算26500万元的118.6%,增长21.48%,北区完成6485万元,占年初预算10000万元的64.85,下降60.81%。2.争取资金。一是大力争取上级支持,全年共争取上级专项资金84760万元,有力支持了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等社会事业发展。二是主动督促协调有关部门谋划、储备项目,全年共发行一般债券项目16个,资金20000万元,主要用于高新区周家片区安置区、高新区积水点管网改造(海绵城市)基础设施等项目;发行专项债券项目4个,资金33800万元,有力支持了区内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园A区、渭南变16条110KV出线落地改造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债券资金稳投资、补短板、促发展的重要作用。3.落实扶持政策。一是积极搭建银企交流平台,召开银企座谈会,促进银企开展全面深度合作,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共协助区内64家中小微企业与银行达成贷款协议,获得信贷资金14776.76万元。二是加强企业上市政策宣传辅导,鼓励“隐形冠军”企业挂牌上市,加快木王科技IPO实施计划,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木王科技2021年经营情况开展审计,协助企业出具股改商调函、无违法违规证明等,为企业对接相关金融机构授信3900万元,目前实际发放1400万元。三是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中小企业发展专项技术改造、重点产业链发展、省级工业转型升级等专项资金,共争取上级专项资金6349万元,对于上级下达的各类专项资金,及时拨付企业,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二、社会效益情况一是把“三保”支出作为保障重点,坚持国家标准的“三保”在“三保”支出中的优先地位,足额编制预算、不留缺口,每日监控库款情况,工资津贴做到每月15日前发放到位。二是全力保障改善民生,支出着重向民生、教育等方面倾斜,其中: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和就业创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支出占全部支出的80%以上,有力保障了各项民生支出需要。三是保障疫情防控支出需要,把疫苗接种、核算检测、物资采购、隔离酒店等疫情防控经费纳入“三保”范围,成立工作专班,做好疫情防控物资采购和发放工作,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身体健康。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财政收入大幅下滑。受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新冠肺炎疫情、土地市场下行等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大幅下降,如:增值税留抵退税直接退库达6911万元。二是财政运行非常困难。今年以来,财政除重点保障“三保”支出外,按上级要求,把疫情防控支出也纳入“三保”范围,加之,学校建设、征地拆迁、招商引资配套政策、城市提升改造、涉企资金拨付、污水处理费等需要财政承担的刚性支出较多,现有财力既要保障民生又要促进发展,财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财政运行非常困难。2.整改措施:一是大力争取上级支持。紧盯国家政策,做好中央预算内和省市项目资金争取,确保中省关于稳经济、稳增长各项项目资金落地落实。二是加大债券争取力度。与上级部门积极对接,做好2023年专项债券项目评审发行工作,争取更大资金支持。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增强财政保障能力。在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中,以两区合并为契机,加强与省市财政部门工作对接,加大对我区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支持力度,提高我区税收分享比例,建立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管理体制。2.积极组织财政收入,确保预算平稳运行。一是做好“三稳”工作,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狠抓组织收入,强化征管措施,促进财政收入增长,完成预算任务。同时,千方百计保障好党工委管委会中心工作及重大部署,坚决兜牢兜实基本民生底线。二是兜牢兜实“三保”底线,扎实做好2023年预算编制工作,足额编制“三保”预算,资金不留缺口,压减非必要支出,确保预算正常执行。3.持续加强风险防控,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一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全面完成隐性债务化解任务,按期偿还政府债券本息,不断降低债务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二是加大非法集资排查处置。动态掌握舆情,着力将案件化解前移,以打早打小的处置原则把潜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