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蓝田县信息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创建网上蓝田。办好蓝田县网站;政府信息网上公开;网络投诉的监督、回复。 | |
住所 | 蓝田县县门街6号(县政府办公楼四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杨普 | |
开办资金 | 3.9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蓝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99万元 | 3.99万元 | |
网上名称 | 蓝田县信息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一)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制订《蓝田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社会评议制度》、《蓝田县人民政府关于违反政府信息公开规定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蓝田县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等制度,规范管理全县政务公开工作,督促各镇街各部门在规定期限内发布主动公开信息,依法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二)建立信息公开目录规范信息内容发布建立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发布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年报、政府网站工作年报等信息。建立主动公开目录,围绕“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以及“三大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全面公开政府信息。截至目前,发布“五公开”及三大重点领域政府信息2469条。每月向市政府上报三大领域政府信息发布情况。发布政务公告、本地新闻、政务资讯等信息785条,更新走进蓝田、蓝田旅游、专题专栏等栏目信息139条。为促进我县政务公开工作,规范我县政府网站信息管理,我办于8月10日下发了《蓝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政务公开通知》,通知要求各单位要按照2022年政务公开任务分解表,在规定时限内向县政府网站后台添加信息。(三)规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推进依申请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登记、办理、答复、归档等工作制度。按照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答复模板,规范全县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全年收到申请公开信息16件,按期办结16件。(四)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在县政府网站建立基层政务公开目录专栏,各镇街、各部门按照职责范围编制了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指导各镇街各部门按照基层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公开信息。(五)加强政民互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完善政府网站在线互动功能,实现政府网站与政务服务网一键登录。专人负责每天查看网站投诉、咨询信件情况,对未按期回复的单位采用群提醒、电话督促、提醒函方式,督促其按时、规范答复。今年以来,县政府网站共接收各类咨询、投诉、建议360件,办结360件,办结率100%。(六)强化政务新媒体日常监管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关于印发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的通知》及省市政府对政务新媒体要求,对全县政务新媒体进行规范管理。对无力运维的政务新媒体进行注销,目前我县保留的政务新媒体15个,全部纳入开普云监管系统、陕西省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系统及全国政务新媒体报送系统。充分发挥开普云及省监管系统的作用,督促各单位做好新媒体更新工作。引导各政务新媒体积极转发相关信息,今年以来,引导我县政务新媒体转发中国政府网及新华社客户端信息95条。注重信息发布质量,组织政务新媒体单位对以前发布信息进行排查,及时纠正错误表述及错敏词,不断推进各政务新媒体的互动交流、转发、点赞等规范化。(七)推进“互联网+监管”工作动态化管理。对涉及我县新增监管事项注重加强动态跟踪维护,及时通知各职能部门予以认领、填报清单,引领各部门将业务监管实际与“互联网+监管”融合,切实将实际监管数据客观、真实、全面的录入“互联网+监管”系统,为实现各类监管数据互联互通奠定基础。(八)加强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管理,保障电子政务网络正常运行。对机房进行安全管理,实行外来人员登记,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机房,保障电子政务机房设备安全。同时引导各职能部门应用电子政务外网开展业务工作,及时联系外包公司、电信、市大数据局保障电子政务网络畅通运行。二、取得的效益1、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根据26个领域业务主管部门编制的指引目录,以用权公开为导向,重点聚焦权力运行关键环节、关键岗位,结合本级政府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进行全面梳理,在蓝田县人民政府网站建立基层政务公开目录,指导各镇街制定基层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推进镇街政务公开,指导各镇街制定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公开指南。2、以县政府网站为依托,推进我县政务公开工作。通过政务新闻、政务服务、蓝田旅游、互动交流等版块,向外界大力推介我县的人文历史、旅游资源、投资环境等,为宣传蓝田,提升我县的综合竞争能力而全力服务。同时,积极发布各类政策法规及解读细则,为群众提供正向引导,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并积极倾听群众心声,为群众答疑解惑,着力打造“亲民政府”的良好形象。三、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领域的信息公开不主动、不全面,“互联网+监管”系统填报率不高;二是个别政务新媒体更新不及时,信息发布。四、解决的措施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关于印发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的通知》、《蓝田县人民政府网站日常运维管理办法》、《蓝田县政务新媒体管理办法》,定期检查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促进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健康发展,提升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服务水平。五、2023年工作打算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抓好县政府网站管理与政务公开工作,加大全县政府系统政务新媒体的监管工作,不断提升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管理水平。(一)加快信息公开推进。一是按照《蓝田县人民政府网站日常运维管理办法》,逐步推进公文办理规范化,在拟制公文时,明确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等属性。二是将“五公开”要求落实到会议决策过程中,邀请利益相关方、公众代表、专家、媒体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促进政府重大决策公开透明。三是利用政府网站、新媒体等平台广泛征集公众意见,对涉及公众利益和公众权益的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结果、政协委员提案办理结果及时在网站公开。四是在县政府网站主动公开目录动态调整,督促各单位按期更新政务公开信息。每月向市政府政务公开办上报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信息、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等三大领域信息公开情况。(二)加强保密审查制度。把保密审查制度做为信息安全的保障,严格按照“先审查、后公开”,“涉密信息不上网、上网信息不涉密”的原则,防范网站出现安全问题。(三)加大政务新媒体监管。按照“谁开办、谁主管、谁应用、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履行管理责任,明确功能定位,认真做好内容保障、审核把关、日常监管和安全防护工作,加强政务新媒体保障力量,将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打造成更加及时的政务公开平台、更加权威的政策解读平台、更加便捷的公众服务平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