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咸新区> 陕西省西咸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

陕西省西咸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

发布时间: 2023-05-25 14:33
单位名称 陕西省西咸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活动。协调查处跨区域重大疑难执法案件、组织培训教育、执法专项整治及重大活动。
住所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泾大道西一路1号创新大厦15层
法定代表人 郭向阳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21万元 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1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我单位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思想,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持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研究确定2021年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城管执法各项业务工作计划,从深化落实三项制度、规范行使裁量权、动态调整执法事项、树立队伍新形象等16项任务入手、细化考核、夯实责任,为全年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定好基调。(二)不断规范综合行政执法权力运行全面推进“三项”制度的落实。目前,各新城(园办)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基本实现人手一台执法记录仪,并在执法过程中规范使用,修订法律文书,采用文字+音像记录的方式,确保“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的落实;坚定落实持证上岗制度。积极开展执法证件申领和换发工作。(三)强化监督考核,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考核督导。制定考核办法,将业务考核和干部个人考核相结合,督促工作落实。每月开展城市管理重点工作考核,按季度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不断完善优化考核办法,根据各阶段工作重点及实际,适时优化调整考核指标,使考评切合实际、公平公正。(四)加强执法队伍的管理建设培训教育常态化。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和年度培训计划,先后组织开展了4场次综合行政执法系统业务培训会,先后举办了文明执法培训、柔性执法培训、行政处罚法培训。(五)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持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和普法责任制,坚持执法和普法相结合,将法治宣传教育渗透到执法的全过程,广泛开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等活动,加强案例整理编辑工作,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发布制度。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持续开展占道经营、共享单车整治。各新城(园办)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共计规范出店经营15573处,清理整治违法占道经营27382起、清理规范共享单车停放30305辆次。2.户外广告工作。组织规范开展户外广告审批和牌匾标识备案工作,扎实推进户外广告牌匾整治提升,累计拆除整治各类违规、破旧户外广告牌匾1811处7933平方米。目前,6条门头牌匾示范街创建工作有序推进,进度总体达到80%以上。清查建成区存量户外广告共512处,其中合规审批设置149处;违规设置389处,已整治389处,整治率100%;存量户外广告规范设置率达100%。3.持续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印发《关于常态化开展城市管理、交通运输行业扫黑除恶斗争巩固专项斗争成果的实施方案》,确立了6项机制17项具体任务,持续开展行业领域扫黑除恶斗争。今年以来,累计出台政策文件5个,核查整治行业乱象线索3个,整治回复“三书一函”1份。持续开展“违法渣土清运”专项整治,规范清运市场秩序,加强日常监管,建立长效部门联动和执法保障机制。累计查处非资质车辆329辆,查办“违规排放、违规拉运、违法倾倒”案件329件,责令停产停业企业6家。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一)学法普法自觉性不高,效果不够理想。学法局限于读法律、讲条例,用典型案例讲解法律等方面做的还不够深入。执法人员学法不主动,局限于需要式学法,执法相关联法律法规掌握运用不够。还存在重执法、轻宣传,重执行、轻普法的问题。(二)智慧化化手段使用率不高。虽然“智慧城管”建设已按计划逐步推进中,但一线执法人员尚未适应智慧化执法模式,硬件配备还不足以支撑平台平稳顺畅运行。措施:加大培训力度,邀请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律师、法官等专业人员开展执法业务培训会,传授学习方法、探讨执法问题,适时采取测试等方式倒逼执法人员主动学、自觉学。同时,创新模式,改变思维,制定普法规划,着力扩大普法宣传范围。通过设置宣传站、印发法律宣传手册等措施,做好普法宣传工作。督促指导各新城(园办)加快“智慧城管”硬件设备建设,加大推广应用力度,逐步实现标准化、智慧化、高效化执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提高综合执法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2.全面规范建筑垃圾综合治理,持续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3.继续深入推进专项执法工作开展。4.全面规范建筑垃圾综合治理,持续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5.强化队伍管理和规范化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6.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落实。7.持续开展市容秩序整治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