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临渭区>
渭南市临渭区文艺创作室
渭南市临渭区文艺创作室
发布时间:
2023-05-25 10:29
单位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文艺创作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艺术创作,促进艺术繁荣。进行全区文学作品等艺术门类的创作,文艺理论研究和交流工作;对群众文艺创作进行辅导;收集编辑出版全区文艺创作成果。
住所
渭南市临渭区东风街91号
法定代表人
闵荣波
开办资金
6.7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临渭区文化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万元
1.3万元
网上名称
渭南市临渭区文艺创作室.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申请变更登记,规范使用印章、证书。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1年,区文艺创作室在区文化和旅游局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结合疫情防控、创建文明城市等中心工作,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文艺创作,积极参与各类文艺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加强学习,完善制度,夯实责任,为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创造条件,根据区文化和旅游局下达给创作室的工作任务,继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活动延伸到创作室全体人员,组织开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讲话等内容,全面强化了政治理论学习,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将创作室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人,并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夯实了工作责任。完善了创作室学习、纪律等内部管理制度,开展了春训、纪律作风整顿等活动,强化了内部管理工作。同时,通过每周例会等形式,加强检查督促方式,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2、继续打造季刊杂志《三贤文苑》及其电子平台,为我区文艺工作者提供展示自己服务群众的平台。全年共编辑出版杂志《三贤文苑》四期,印数6000册,发表文章600余篇,电子平台发行编辑目前已到第1479期,投稿作者五百余名,共发表各类作品2000余篇(首)。二、社会效益情况1、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经常化。坚持文艺创作为中心工作,结合时事举办各类活动。贯彻“三下乡”服务下基层活动精神,组织区内部分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于春节期间开展“战疫情、迎新春”义写春联活动,先后在文艺创作室办公室、三贤书院等地方为群众义写春联3000余幅。与三贤书院、区作协联合组织举办两期“临渭文学讲堂”(三期、四期)活动,进行文学创作专业培训,提高临渭区文艺创作风气和水平。3、2021年4月1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为开拓我区文艺工作者文化视野,提升创作能力,积累创作素材,打造文艺精品,促进我区对外文化交流,区文艺创作室组织辖区内部分文艺工作者赴河南函谷关、娘娘山开展一次文艺采风活动。4、于3月11日至5月31日,以“党在我心中”、“黄河渭南故事”分别为主题,负责承办了“党在我心中”、“黄河渭南故事”两次主题征文活动,并于7月21日,召开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在我心中”暨“黄河渭南故事”主题征文活动表彰大会。5、出版专辑《脚印》(张自胜文集)。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文艺创作队伍专业人才严重不足。整改措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坚强队伍建设。建立了临渭区文艺创作平台,培养一批优秀的创作人才,充实临渭区创作人才队伍。2、文艺作品形式较单一。整改措施:作品形式上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开展了文艺创作培训,使创作的文艺作品品种实现了多样化,有剧本、快板、小说、散文、诗歌和书法等形式的优秀作品。3、文艺类《三贤文苑》微信电子平台,在可读性及形式内容上有待进一步改进。整改措施:增扩内容,提升质量,增加多样化的文化艺术作品,充实《三贤文苑》微信电子平台的内容,在每篇作品内容上及编辑上严格把关,提升了微信平台的内容质量。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围绕宣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脱贫攻坚、防控疫情等中心工作,完成文艺创作作品2-3个。2、结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开展重点建设项目推介宣传专题征文、重大社会活动专题征文一到两次!3、组织举办临渭区少儿书画大赛一次,进一步提升我区少儿书画水平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4、以区作协为基础,年内拟组织开展文学采风一次。5、继续打造《三贤文苑》及《三贤文苑》电子平台,为我区文艺工作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我区精神文明建设。6、争取资金5万元。7、完成局里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