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白水县残疾人教育培训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残疾人提供培训服务。残疾人培训;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白水县一马路东巷口00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孙长民 | |
开办资金 | 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白水县残疾人联合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34万元 | 34.34万元 | |
网上名称 | 白水县残疾人教育培训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残疾人康复工作。一是利用“爱耳日”、“爱眼日”在县城中心广场设点,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并联合县康宁精神病医院、县中医医院等多家医院开展义诊咨询活动3次。二是开展残疾儿童康复筛查工作。确定了3家定点康复机构,对我县31名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三是为重度困难残疾人适配各类辅具600余件。四是与县卫健局沟通协调,制定2022年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残疾人状况需求调查,镇、村专职委员核实,确定签约人数5024人,确保有服务需求的签约率达100%,残疾人签约数占残疾人总数的35%以上。五是低收入精神残疾患者服药补贴工作有序开展,通过乡镇核查、公示上报,确定人员名单,依托县康宁精神病医院为612名低收入精神残疾患者开展免费服药救助。2、残疾人就业工作。一是利用政务服务平台对县域内所有单位开展年审工作,为我县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二是为55名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发放自主创业补贴,80名符合条件残疾人发放阳光增收资助。三是通过一卡通对100余名因病因灾导致困难残疾人家庭及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入学开展救助,救助资金14余万元。四是采取政府购买的形式,依托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县宏会医院为我县195名残疾人开展居家和寄宿制托养服务、120名残疾人开展照护服务。五是利用美华公司农村助残基地辐射带动残疾人140余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六是联合县教育局开展入学儿童筛查,登记上报工作,为35名残疾儿童开展救助,每人救助1000元,共3.5万元。七是督促各镇办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的申请审核工作。八是依托圆梦和盛世技能培训机构,共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12期360人,为他们就业创业提供了技术保障。3、组宣文体工作。认真做好专职委员的确认工作,组织开展镇办残疾人专职委员业务培训3次,不断提升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组织残疾人专委参加3.15“普法维权在行动”残疾人知识讲座。对全县困难重度残疾人无障碍改造需求进行初筛,按照评估—施工—验收程序,完成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评估198户,实际实施157户。组织五名书画爱好者参加市助残日书画展览,收集残疾人书画作品十余幅,其中6幅作品被市残联收藏。组织、参与第32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完成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12000余人;残疾预防和残疾人服务保障抽样调查3000余人。2022年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发放485人,2023年网上申请350人。指导镇办完成镇级残联换届工作。完成第三代智能化残疾人证换发11000余证,其中上门为重度残疾人换证300余人证。2022年12月7日,白水县第七次残疾人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全面完成换届工作任务。二、社会效益情况。1.康复服务成效显著。协同县卫健局继续实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有需求的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率达到85%以上。免费进行了假肢安装。县残联根据各镇摸底上报的残疾人辅具需求名单,通过政府招标购买,向各镇残联配备了轮椅、助听器、座便器、洗浴椅等。多次活动的开展得到了残疾人和群众的好评。2.劳动就业稳步推进。通过政府采购招标的形式确定“盛世国际培训学校”和“圆梦技能培训学校”承接全县残疾人培训工作,帮助残疾人增强独立生存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完善托养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为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全方位服务。3.组宣文体工作。一是召开理事长会议就残疾人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专门部署;二是完成全县在册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动态更新工作;三是按时完成业务台账录入工作。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就业扶贫与残疾人要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为残疾人服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2.康复救助力度不够,康复器具不能满足要求。(二)整改措施:1.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残联同志工作能力。2.加大力度,克服困难,多方位争取资金,为残疾人康复、就业提供良好条件。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对残疾人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2、协助民政部门做好困难残疾人生活救助和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加强残疾人医疗救助与其他医疗保障和社会救助政策的衔接,完善医疗救助对象动态认定机制,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及时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等保障范围。在重大疫情、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中做好困难残疾人的救助保护。3、加大残疾人就业项目的落实,组织开展贫困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继续做好重度残疾人托养及照护服务工作。4、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并做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监督检查工作,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达到90%以上。做好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重度残疾人辅具适配率达100%。提升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和儿童康复中心的服务能力和水平,继续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推进成年残疾人康复服务。5、组织开展残疾人动态更新工作,对全县残疾人开展服务状况和需求调查。宣传残疾人保障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严格残疾人证发放程序,全面完成第三代智能化残疾人证的换发工作。认真做好残疾人信访维权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