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勉县> 勉县信访接待服务中心

勉县信访接待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24 17:42
单位名称 勉县信访接待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创建群众满意的信访接待窗口,负责受理、交、转办、转送群众来访、来信、来电(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提出的信访事项;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信访工作原则,做好群众反映的信访事项的解释、说明及转办、交办工作。
住所 勉县县政府院内
法定代表人 熊清兵
开办资金 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勉县信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01万元 0.5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来县走访接待和集体访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严格按照《信访工作条例》和《陕西省群众来访接待工作规则(实行)》有关规定,积极做好来县走访群众接谈、登记、办理、督查督办工作,认真落实首办责任,确保群众反映诉求件件有回音;主动发挥信联办牵头抓总作用,做好群体性上访的应急处置,开展联合接访。2022年,群众来县走访一共630余批4500余人次。(二)源头预防和控制越级访越级上访工作到位。学习借鉴新时期“枫桥经验”,结合“进知解”活动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牢牢将人员吸附在当地,赴省进京越级走访数量下降。(三)重要节点信访稳定保障工作有力。在重要节点前期,提前召开会议、下发文件进行专门安排部署,制定工作预案,建立统一领导、统一调度、统一指挥、反应迅速的工作机制;对突发事件快速予以反应,做到信息灵通、措施到位。(四)县级领导公开接访服务工作到位。每月及时制定《县级领导公开接访时间安排表》,印发到相关单位;为公开接访的县级领导做好服务工作,确保接访效果;主动与省市对接,按要求把县级领导接访情况进行汇报。30余名县级领导公开接访群众190余批410余人次,累计包抓信访积案和突出信访问题60余件,有力推动了工作责任的落实。(五)做好重要访情报送工作。对在接访过程中发现的涉及面广、疑难复杂等情况的信访事项,及时印发《信访要情快报》、《信访送阅》,以《信访动态信息》及时将当天信访情况报送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为及时掌握情况、作出应对之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1.信访工作责任进一步夯实。严格按照信访工作“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化解责任,加强跟踪督办,确保件件有人抓、有人管。对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按照“诉访分离”的原则,引导信访人依照规定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合理诉求。2.信访积案专项工作成效明显。扎实开展信访矛盾化解攻坚战,集中力量化解信访积存案件通过明责建档、分类办理、审核报结、巩固提高四个阶段稳步开展治理工作。3.信访基础业务质效持续提升。进一步巩固提升“人民满意接待窗口”创建工作质量,进一步查弱项、补短板,健全完善硬件设施,不断提升和规范信访接待服务质效水平。4.信访接待服务中心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工作安排部署,坚持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信访主业,不断强化底线思维,深化信访制度改革,化解信访突出矛盾,不断压实工作责任,扎实开展信访秩序整治、信访积案化解、重复信访治理等活动,确保了全县重点工作不受干扰,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全面推进,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信访积案存量大,化解息诉率低,且办理质量不高。部分镇办、责任单位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对中省市交办督办的积案化解有待进一步提高。2.信访稳定工作“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责任落实没有完全到位,赴省进京越级上访时有发生。(二)改进措施1.强化督查考核,狠抓积案化解,并有针对性的提高考核分值,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及时加强与责任单位沟通交流,强化业务指导,对责任单位办理信访事项的标准、程序、措施、进度、效果进行跟踪检查。2.聚焦“事要解决”,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动摇、依法办事的底线不突破、群众路线的方法不放弃,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道德等手段综合施策,采取教育、协调、劝阻、疏导等方式多元化解,不断提高信访工作能力水平,确保案结事了、事心双解。四、下一步工作打算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意识,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巩固好“人民满意接待窗口”成果,深入开展法治信访宣传,加大涉访违法行为依法处置、信访秩序整治工作,严格按照“三到位一处理”的原则开展信访工作。扎实开展赴省进京越级访和重复信访治理,努力化解信访积案,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问题。积极引导群众通过网上信访信息平台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变走访为网访,降低群众信访成本,落实“最多访一次和首办责任制”有关要求,加强源头预防,重视初信初访,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持续提升信访基础业务办理水平,提升信访工作效能,提高群众对信访工作的满意率,推动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2年度事业单位履职评估优秀等次。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