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白水县> 白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白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24 10:21
单位名称 白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试验示范;种植业技术推广与服务;种植业技术培训;农业植物病虫害检测及防治;农业植物检疫;农用药械管理。
住所 白水县雷公路2号
法定代表人 任福俊
开办资金 513.9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白水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95.1万元 595.5万元
网上名称 白水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情况,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确保粮油作物连年安全生产。开展小麦示范试验,建立西农226、铜麦6号、渭麦9号等10个新品种小麦试验田,西农226三个不同密度的展示试验,渭麦10号、旱麦728等10个品种的展示示范田,以及条播机和宽幅播种机两个不同机型的播种试验;开展旱地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抽调技术骨干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通过发放技术资料、开办技术讲座、跟踪指导等形式,保障了我县玉米“增密度,提单产”技术模式的大面积推广;小麦抗灾强管“百日行动”,由镇县两级农业部门240名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指导小组,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小麦春季管理;2.蔬菜生产不断稳中提升。一是在鲜果产业园和振华菌业生产基地进行了食用菌“大球盖菇”不同基质的种植对比实验。在旭峥蔬菜示范基地进行了设施越冬水果番茄品种比较种植,集成示范了以新品种选择、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设施增温补光应用为主的设施农业栽培技术;3.重大病虫防控及时有效。科学监测病虫发生动态,开展小麦条锈病、粘虫、草地贪夜蛾监测调查,做到早监测、早预警、早防控;在北马村建立300亩全生育期绿色防控技术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5000亩果园;做好苹果蠹蛾防控监测工作,在果汁厂内外设置9个监测点,悬挂诱捕器1061个,并对周边1公里范围内的果园进行了全面消杀,覆盖防虫网8处,熏蒸管道7处;有序推进农作物外来入侵病虫害普查工作,共完成踏查124处,外来入侵植物14种,发现入侵虫害苹果棉蚜3处,黑腥病1处;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毫不放松。开展地膜残留危害生物、生物质可降解地膜替代农膜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的宣传,使群众真正认识到废旧农膜残留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建立农膜回收处理体系,完成全县农膜残留调查任务4个,调查13次,我县农膜残留回收率达80%以上;开展安全生产沼气大排查,对排查中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苗头和异常情况,列出整改清单,建立问题销号台账,限期整改。坚持重点开展了重大节假日的整治活动,完成专项排查5次,沼气池3280口。5.耕地质量提升在迈新台阶。积极开展土肥田间试验,其中春玉米肥料利用率试验1个,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2个,矮砧密植果园苹果化肥减量增效肥效试验1个,并对农户施肥状况进行调查,采集100户施肥数据,建立施肥台帐,构建施肥数据库,指导群众科学施肥;创建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示范,遴选确定七家新型经营主体,建设项目示范区0.3万亩,主要实施“有机肥+配方肥+果园生草+水肥一体化+机械深施”技术模式,该项目工作正在筹划实施之中;完成省级墒情监测点土壤墒情测定和上报工作,全年向省市业务站室上报土壤墒情及农业生产信息50余次,为科学指导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二、社会效益情况。1.全年来开展“三情”调查6次,小麦培训3期,田间技术讲座10期,撰写各类技术指导意见5期并进行大面积推广我县玉米“增密度,提单产”技术模式;小麦抗灾强管“百日行动”,通过此次活动全县内苗情转化升级效果明显,一、二类麦田面积较前期增加,今年小麦总产量预计5.9万吨;2.在示范带动下,2022年种植推广以航粉高糖、绿翡翠、博洋甜瓜等优质蔬果品种1000余亩,应用推广以微生物菌肥、病虫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膜下灌溉技术应用为主的设施农业栽培技术2000亩。全年应对大风、汛期及季节性期安全生产开展技术指导20余次,农业灾害气象预警10次,相关技术防御管理措施8次,指导人数1000余人,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对我县蔬菜生产的影响;3.高素质农民培育成绩喜人。开展学训结合的培育模式,由30名帮扶教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对160名高素质农民进行“一对一”“一对五”的技术指导帮扶,圆满完成了2021年度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后续考核认定工作,最终认定了182名高素质农民,认定率为91%;有序开展2022年度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开设果蔬种植,电子商务6个培训班,共计学员300人,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各项工作按计划正在进行中。2022年度农广校各项工作在省市等网站媒体宣传报道11次,白水农民的培育培训工作引起了极好的社会反响。4.全县测土配方技术推广面积75.05万亩,覆盖率达95%,推广配方肥3.02万吨,施肥技术指导50余人次,化肥亩施用量较上年减少12公斤,减幅达到10.1%以上,地力水平在上新台阶。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农技人员专业知识性有待提高;2.深入基层调研少,和群众沟通不够。(二)整改措施:1.提高团队人员思想认识,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及时解决群众需求;2.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意识,深入实际,联系群众和群众沟通,切实做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持续做好小麦新品种在渭北旱塬的品比试验、展示试验、渭麦10号示范;2.加大基层农技体系星级创建工作力度,争创四星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不断把创建工作推向深入;3.强化农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农业废弃物回收率。4.继续开展外来入侵植物普查;5.开展灾害性天气的防范应对工作,提高农作物产量;6.开展2023年度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项目实施工作,总结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中的典型事迹进行宣传报道;7、指导专业育苗点、蔬菜合作社引进设施蔬果优质新品种,通过蔬菜基地、农业园区展示范应用,带动全县应用设施农业栽培集成技术;8.抓好苹果及农作物病虫的预测预报,指导好全县开展防治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