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巴县> 镇巴县茶叶技术指导站

镇巴县茶叶技术指导站

发布时间: 2023-05-24 09:44
单位名称 镇巴县茶叶技术指导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主要负责全县茶业发展规划和技术指导,茶叶新技术、新品种、新机械的引进示范与推广以及新产品开发。
住所 镇巴县泾洋街道办事处河西路293号
法定代表人 刘鑫
开办资金 36.9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巴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1.33万元 114.9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工作开展情况。1.大力推进茶叶标准化生产。一是充分发挥镇巴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宜茶环境,指导引进名山131、陕茶1号、中茶108、中黄3号等优良茶树品种,新建生态良种生态茶园8420余亩、改造低效茶园11000亩、培育丰产茶园13200亩,成功创建全程机械化示范点1个、水肥一体化示范点2个、茶旅融合示范点3个,7家茶企的茶园基地通过市级生态茶园认证,12家企业164750亩茶园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家1900亩茶园达有机认证转换期。二是高标准设计建设5座标准茶厂和1座精加工厂,改造提升7座茶厂,引进清洁化茶叶生产线17条,实现年增产能250吨以上。三是围绕镇巴毛尖、镇巴炒青绿茶和镇巴高山红茶,从产地环境、茶园建设管理、质量标准、生产加工和冲泡与品鉴等方面,起草制定了《镇巴县茶叶生产技术规范》。2.持续提高茶叶科技水平。一是加大与科技院校合作。相继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达成合作协议,聘请鲁成银研究员为首席科学家,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有关大专院校专家教授,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鲁成银专家工作站和镇巴县茶产业发展研究院。二是加强技术指导培训。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战略,满足县域茶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累计举办茶叶技术培训班50余场次,培训茶农2000余人次。三是不断创新生产技艺,持续开展课题研究。持续开展了古生大茶树资源保护利用和本地优良品种单株选育工作,成功试制了汉中蜜黄,镇巴白茶,研制了具有特色豆花香的“镇巴豆花黄”。3.扎实开展品牌宣传推介活动。一是成功举办镇巴毛尖手工制作技能大赛和第三届陕西网上茶博会镇巴专场;二是认真组织参加茶叶展示展销、质量评比和技能比赛活动;三是有序推进镇巴毛尖公共品牌培育,在西安、汉中等地建设镇巴毛尖茶叶品牌店5个。4.积极谋划茶叶产业发展。为了有序有效高质量发展茶产业,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我县制定发布了《镇巴县“十四五”茶产业高质量率先突破发展行动方案》和《镇巴县茶产业高质量率先突破发展激励扶持办法》,已印发全县贯彻执行。二、取得的主要成效。截止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达15.8万亩,茶叶总产量5820吨,产值9.117亿元;从事茶产业超1.9万户近7万人,人均茶叶收入达3840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02万个,单项增收1.82亿元。以汉中仙毫、镇巴毛尖为主的绿茶产品通过网络信息、快递物流销往广阔的大西北市场以及西安、北京、深圳等国内多个大中城市,茶产业逐渐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项目,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产业兴旺”的首位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我县茶产业目前主要存在基地茶园管理粗放、品牌培育力度不足、人才严重匮乏、茶旅融合发展滞后、产业发展资金缺乏等问题。今后,我们将按照“统筹规划、规模发展、龙头带动、集约打造”的思路,以资源优势为先导,以品质兴茶、绿色兴茶、品牌兴茶和科技强茶为抓手,实现由传统农业向产业结构合理、组织模式先进、科技水平领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转变,实现培育镇巴县乡村振兴第一支柱产业的目标,实现将镇巴县打造成为陕西有机茶第一县。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优化茶叶生产基地;二是支持茶园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推进加工业提档升级;四是推动茶叶品质提升;五是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六是加强营销网络建设;七是提升产业技术服务水平;八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