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巴县> 镇巴县教育发展服务中心

镇巴县教育发展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24 09:28
单位名称 镇巴县教育发展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从事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推进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为基层提供服务。推广教学经验,指导教研教改,开展专题研究;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赛教和教学基本功培训;对全县中、小学进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
住所 镇巴县泾洋街道办事处文化路56号
法定代表人 范帮旦
开办资金 13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巴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2.91万元 117.6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上年度按规定申请了年度报告,本年度按编办发[2022]11号文件精神,将镇巴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镇巴县进修学校及电教中心合并为镇巴县教育发展服务中心,属正科级事业单位。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组织开展薄弱学校督查、县级课题结题评审、教学常规检查指导、“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教学研究工作考核各1轮次,及时进行问题研判与整改跟踪,进一步规范学校教学常规管理。2.组织开展“送教下乡”、学区教学研讨、名师引领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教研活动8次,引导教师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增强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方法,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3.组织开展教师岗位练兵、全员赛教、教学能手评选、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天汉好课堂、精品课、中老年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及水平。本年度46名教师获县以上“教学能手”荣誉,在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活动中20名教师获县级奖励,4名教师获市级奖励并推荐参加省级决赛,38名教师荣获基础教育精品课县级奖。4.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的选题立项、开题论证、中期督查、结题评审、成果推广运用等环节,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本年度省市县共81项课题顺利结题,新立项省级课题9项、市级课题35项、县级课题61项。5.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督查与指导,引导教师从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努力提升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6.进一步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思政课堂革命,评选表彰县级精品思政课30节,5节课被推荐参加汉中市中小学思政课“大练兵”市级比赛,组织全县336名中小学德育(思政课)分管领导、思政课教师、教研员参加了“坚定理想信念潜心立德树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专题网络研训。7.围绕“减负增效提质”三大主题,开展“双减”教研大指导活动,对全县中小学“双减”工作进行调研指导,组织相关培训研讨活动12次,评选表彰县级优秀作业管理与作业设计案例35份,2份作业设计案例获省级奖励。8.有序推进学科基地建设和教师发展指导中心工作,着力营造开放、合作、共享教研教改氛围,市级学科基地开展活动10次,41个县级学科基地开展活动三百余次,学科引领活动扎实高效。镇巴中学思政学科基地调研报告被推选到省委宣传部参加成果评审。9.扎实组织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推荐3件成果参加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100余项教学论文等成果在陕西省基础教育成果评选活动获奖。在镇巴县第六届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暨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57个案例获得县级表彰。10.继续开展教研工作评优树模、典型示范活动,组织评选并表彰优秀年级组22个、优秀教研组40个。11.深入挖掘示范性资源,出刊《镇巴教育》报10期,刊出新闻简讯150余条,登载学生作品、教师论文200余篇,发挥了报纸在总结推广教育教学前沿理论、教学改革创新举措、学校管理典型示范方面的阵地作用。12.完成教研室、进校、电教中心整合工作,成立镇巴县教育发展服务中心。持续加强内部管理和队伍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学习力度,促进专业能力提升。本年度6名教研员获县以上“教研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1、进一步加强抓实学校教学教研管理的基础工作,坚持按学年度评选表彰先进教研室、教研组、年级组,激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2、开展了中小学“提质”调研,提出复习备考建议;召开了中、高考复习备考研讨会,受到了学校的高度赞扬。3、《镇巴教育》分享交流师生各种作品二百余篇;推荐我县教师的教学成果在省市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40余篇。4、组织教研员对各校课堂教学改革“新常态.大视导”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完成了“国培计划”“名师引领计划”等培训任务,受到了基层学校、教师的一致好评。5、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单位评价和基层学校评价相结合的年度考核办法,提升了基层学校对本单位工作的满意度。6、采取年度考核结果与职称晋升、评优争先挂钩,有力地激发了单位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教研员队伍整体力量薄弱。现有在职人员,只能保证义务教育阶段部分学科教研员岗位,且老龄化严重。2.教研员派驻包联村,致使岗位空缺,一些业务工作推进缓慢。3.公用经费严重不足。本单位执行定额性公用经费预算,很多业务工作的开展受到制约。加之,承担了驻村帮扶任务,经费负担重。(二)改进措施1、积极争取主管部门的支持,解决教研员学科不齐的问题;逐步优化教研员结构,建立一支自身过硬、甘为人梯的教研员队伍。2、加强在岗教研员的管理、培训和指导,实现中心业务工作和联村帮扶工作齐抓共赢。3、积极争取各级经费扶持,确保教科研、教师培训及联村帮扶工作得以正常运转。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持续抓好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指导基地。把建成的13个小学、13个初中、13个高中、4个学前教育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指导基地管好用好,集中优质资源带动全县教师专业发展。2.持续抓好教育评价改革要求下的提质指导服务。围绕教育评价改革整体方案,扎实开展课堂教学、作业优化设计、考试评价等改革研究,引领教师从关注学生分数到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校从关注升学指标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转变。3.持续抓好教育集团化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在总结大学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区域教研管理机制,整合优质资源,凝聚区域内学校合力,推动以强带弱抱团发展,促进全县中小学整体发展,质量同步提升。4.持续抓好两支队伍的建设。一是抓好单位整合后的队伍建设工作,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和培训,提升教研员队伍专业素质,充分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指导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二是抓好三级三类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以赛教、课题研究为抓手,努力打造一批学习型、研究型的骨干教师队伍,辐射和带动学校全体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