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中共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3-05-24 08:26
单位名称 中共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党史研究,促进社科发展。党史资料的征集、整理、保存、利用和党史人物的立传;指导县区党史研究。
住所 延安市新区为民服务中心综合楼
法定代表人 屈永峰
开办资金 6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延安市委直属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27.8万元 337.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其他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在市委直接领导和省委党史研究室业务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契机,促进党史工作多点开花、支部建设全面加强,顺利完成了年初各项既定目标任务。现将我室2022年工作总结如下:一是加强理论学习。2022年,全室多次召开专题学习会议,开办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研讨班”。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好圣地延安形象代言人”为主题的效能提升年活动,制定了《“效能提升年”活动方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清廉机关建设实施方案》《“创建模范机关”活动实施方案》,细化制定《2022年党史重点工作任务分工》《作风建设专项行动问题台账》《作风重点问题清单》,并围绕年度工作计划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创新开展“走党史”活动,走进延安各处革命旧址、廉政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深入开展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举办集体政治生日活动一次。集体参加“全省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在线党规党纪知识测试”。并组织了一次线下知识测试,以考促学、以学促廉。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每周二集体学习后,组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二是开展专项督查。我室代表市委专项督查组于2月份对各县(市、区)委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党史工作的实施意见》情况进行了实地督查。调研各县(市、区)委贯彻落实《实施意见》情况、党史机构和经费保障落实情况、党史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经分析研判党史工作现状,现场开展业务指导,推动各县(市、区)党史工作做到明确县级分管领导,明确党史工作部门,明确党史部门分管领导,明确专职党史干部。三是强化任务落实,扎实有序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一)起草了《延安市2022-2025年党史和文献工作规划》,并由市委办印发。细化落实《规划》要求,配套建立了“延安市2022—2025年党史和文献工作重点项目库”,涉及纪念活动类、图书出版类、数字资源类等3个类别,共67项,分四年安排实施。制定《延安市党史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讨论稿)。(二)面向市级各部门、各县(市、区)等单位定向征集重要活动、重要事件、重要会议等图文资料400余份,全面完成《中国共产党延安历史》(第三卷)、《三秦建设地标》(延安卷)的资料征集工作。征集“三战三捷”“整风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洛川会议”“陕甘宁边区政府”等专题党史资料,丰富我室现有党史资料。(三)重点加强中共延安市(地)委历史文献编辑工作。完成了延安党的地方代表大会资料收集整理。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延安市第一至五届代表大会及其历次全会重要文献选编。(四)全年党史编研成果达到118.6万字。重点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延安历史》(第二卷)、《陕甘宁边区延属分区史》两部书稿和《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活动示意图》地图的编研工作,已形成送审稿报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审阅。完成了《中共七大前后》《延安红色地标》《杨作材》等书的正式出版工作。(五)围绕《中国共产党延安历史》(第一卷)等内容积极开展党史宣讲。同时持续办好《中共延安党史》杂志,组织刊发《中共延安党史》杂志8期,发放总量达到3500余册,管好用好“延安党史网”和“延安党史”微信公众平台,全年总计刊发党史讯息600余条,省级党史部门转载60余条,浏览量累计突破5万余次。成功申报我市四处纪念地被命名为“陕西省党史教育基地”。承办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陕西元素理论研讨会”延安分会场,推荐我市三名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参加了“西湖会议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初心论坛,代表延安市作了专题发言;参加了四川巴中“纪念川陕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学术研讨会;组织开展党史“七进”活动;举办“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当好圣地形象代言人”主题演讲比赛,并推荐参加全市比赛活动,取得优秀奖;配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赴我市相关旧址拍摄《“党史六对”启示录》活动;参加了“小小讲解员”视频审读审看会,并提出意见建议。(六)多次组织审读审看专家组,对“延安时期红十字运动”陈列布展方案及讲解词、“红军东征纪念馆”陈列布展方案、“抗大纪念馆”陈列布展方案以及《红色记忆》系列丛书(三册)、《中国共产党富县历史(第二卷)》《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子长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延长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洛川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延安时期的市场监督管理》《吴起红色记忆》等多部党史类书稿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全年审读布展方案、党史书籍、音像作品18部,出具审读意见超过3千条,审读字数达299万余字,并向送审单位及时反馈审读意见,督促修改完善。(七)积极筹建延安党史馆,将本室收藏资料面向社会开放。与市委组织部共同编撰《延安红色村庄》一书,目前已形成初稿。制定《市级党史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对市级党史教育基地实施动态管理。开办“延安—人民气象事业发祥地”主题展和VR展。(八)参加了“陕西干部网络学院”培训、李大钊研究会集体学习、“圣地延安数字博物馆群”展览、“陕西党史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百年党史与党的建设”理论研讨会、“毛泽东与中国革命——兼论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讲座等线上活动。在线下参与了赴渭华干部学院参加全省党史干部业务培训班;选派优秀干部参加“2022年第一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购置党史书籍,认真学习、反复研读,以学习积累党史业务知识,以学习促进业务素质的提高,以学习推动研究能力的提高。今年以来,全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和进步,但仍存在全市党史工作发展不平衡、党史研究与文献编辑未有新突破、党史资源开发利用有待进一步推进等问题。这些问题将在下一步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有效工作措施,逐步部署开展,实现工作突破。一是密切联系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陕西延安干部学院、延安大学、市委党校和延安革命纪念地管理局等部门单位,共同组织开展党史学术研讨和科研活动,加强对革命文物和革命史料的征集研究阐释挖掘工作。二是积极构建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三是继续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宣传教育。着力抓好“毛泽东诞辰130周年”“周恩来诞辰125周年”“刘少奇诞辰125周年”“刘志丹诞辰120周年”“习仲勋诞辰110周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召开85周年”“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等重要党史节点的纪念、宣传活动。四是继续探索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党史宣传教育方法.2023年,我室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在推动党史工作出新出彩上下功夫,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注重练好内功、搞好团结协作、坚持勤勉笃行,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为推动延安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