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

西安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23 17:00
单位名称 西安市固体废弃物处置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废弃物处置提供监管依据、事务性工作和技术指导,调配统筹协调等,承担封场的生态修复、日常维护和资源利用开发等工作。引进推广新技术,提高处置水平。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南二环西段154号
法定代表人 王军民
开办资金 9558.62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523.61万元 26896.46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敬业奉献,勇于担当,较好地完成了固废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一、业务开展情况1、细化垃圾场日常维护管理。一是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增设工作专班,保持库区最佳维护效果,为场区运维安全、环保安全提供坚实保障。二是以每项工作环节为基点,整合、调整工作岗位设置,既节约了人力、物力,又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强调高温、雨雪、大风等极端天气的应急处置。四是将场区环境综合治理与治污减霾工作紧密结合,继续关注除臭效果保持,严格落实各项减霾、防尘措施,加大库区花草等绿植养护,为垃圾场环境美化、优化不懈努力。2、按期保质完成垃圾场加固工程建设。2020年初着手开展的垃圾场加固工程建设,于2022年9月28日通过竣工验收。该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又遇高温、降雨等恶劣天气,还受到周边环境以及疫情防控等各种不利因素干扰。中心狠抓施工安全管理,严把工程质量,高标准顺利完成了工程建设。该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填埋堆体的安全性,最大程度的实现了雨污分流,提高了填埋气的收集利用率。使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的管理和规范迈向一个新阶段。3、垃圾场场地调查项目。自江村沟垃圾填埋场闭场以来,适时启动了江村沟填埋场场地调查项目。该项目投资1110万元,今年,根据调查结果形成水土环境质量评价、水土气环境污染风险评估、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场地灾害评估等报告。经过一系列的修改和论证,8月11日召开了专家验收评审会,最终该项目以其合理的工作方案、扎实的调查工作、详实的数据分析、科学的结果论证得到了专家组老师的一致好评并顺利通过了验收。场地调查项目的顺利推进为当前环境治理提供了依据,为封场工作做好了准备。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固废处置场一期项目建设按期、保质、顺利完成。由于受区域恶劣天气、地质条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心督促施工单位合理调配建设资源,不断优化调整施工组织,按期完成了市“绿办”、“十四运”2020、2021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率为100%,2022年底,总体工程已全部完成。为解决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后固体残余物和焚烧能力之外原生垃圾的安全处置提供保障。2、监督全市垃圾焚烧飞灰安全、规范处置。继续严格落实局领导关于提升飞灰日处置量的要求,要求试运行单位及时增加人员、设备投入,进一步优化填埋工艺,细化作业方案,圆满完成年度飞灰处置任务。截止12月底,已安全运行705天,累计接收飞灰21.99万吨。三、存在问题我中心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项工作任务,但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是各项工作的精细化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还要及时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内容,加大应急预案演练力度,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广泛学习借鉴领先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中心职能,创新固废管理模式,为我中心综合职能的充分履行做好准备。二是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转变工作方式,回顾梳理以往工作疏漏,加强人员知识结构调整,引进和研究固废处置新技术、新经验,为更好的承担固废管理综合职能做好准备。三是强化场区的维护管理,结合场调工作的开展,为终场后的生态修复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诉讼情况:大连广泰源以租赁合同纠纷为由将我中心起诉至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支付2020年停运后的设备租金和维护维修费等约7667万元。2022年11月7日,市中院一审判决驳回广泰源全部诉求。11月18日广泰源已对一审判决上诉至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