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乡县> 西乡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西乡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3-05-23 14:48
单位名称 西乡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发展提供服务。业务范围:园区综合管理;园区招商引资;园区企业投诉受理;园区相关数据统计。
住所 西乡县城南工业园(军粮供应站院内)
法定代表人 韩燕玲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乡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9.2万元 91.6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22年,完成园区主导产业产值68亿元,占园区工业产值70亿元的9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56亿元,新签项目13个,谋划包装项目5个,新入园企业10户,新增就业岗位约340个。2.重点工作完成情况。(1).重点项目:2022年园区实施的四个重点项目(园区基础设施综合配套服务中心建设项目、茶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服饰生产线项目),累计发行专项债券3.8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3亿元。(2).招商引资工作:高标准的编制园区2022年招商引资手册及宣传PPT,在疫情期间实行“云推介”“云招商”等招商机制,加大园区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的招商推进工作,大力挖掘招商引资项目线索,积极对接意向企业。截止10月底,建立招商项目线索库23个,共接待来访考察180人次,达成意向投资项目19个,签约项目13个,协议总投资11.36亿元,其中:已开工项目11个,计划投资10.09亿元。(3).园区体制改革:一是园区提档升级。由原县经贸局代管的正科级事业单位,经机制体制改革后,县园区办更名为园区管委会,同时设立党工委,为县委、县政府的派出机构,全面履行党的建设、规划管控、园区经济发展、管理服务等职能。积极探索市场化服务机制,成立西乡县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实行“管委会+公司”模式运行。二是强化人员保障。在原有10名编制基础上增加至15名,从全县选聘6名优秀干部充实到园区,为园区发展注入新活力。三是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制定《园区岗位设置及聘任管理办法》、《园区绩效考核办法》、《园区薪酬管理办法》三项制度,已经会议讨论通过,正在试行。(4).亩均论英雄,下力气盘活园区存量资源,补齐园区产业短板,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一是截止11月底全年亩均税收3.15万元,亩均投资额278.01万元。二是将园区长期供而未建206亩的土地,谋划包装茶产业融合示范园建设项目,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建设正在有序推进,2号楼三层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同步实施一层主体砌体工程,地下室顶板已全部浇筑完成,正在实施顶板防水、保护层及覆土工程,预计明年12月全部完工。建成后将为全县茶产业提供平台支撑,促进茶产业特色专业园区的创建。三是针对机械制造产业短板,谋划实施了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周边配套产业发展,预计可招引10-15户装备制造类企业入驻,可提供就业岗位600人次,推动园区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高质量发展。(5)、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投资1.27亿建成投用的园区基础设施综合配套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系统解决服务员工、服务企业、服务产业的需求,突显出园区的服务理念。一是建设晚托幼托中心,员工食宿楼,为员工解决最为关心的子女教育和生活问题。二是设立园区一站式政务服务接待大厅,探索入园企业事项“一站式”办理,通过诚信贷业务发挥撬动效益,帮助企业解决贷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止目前贷款金额31420万元,存量贷款9300万元。三是通过秦创原搭建的科技平台,围绕园区主导产业,促使高校科研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为科技创新成果孵化提供了具体支撑,真正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两链融合,促使创新更给力,让产业更具生命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1.以改革创新强动力。以园区机制体制改革为抓手,通过园区规划修编,园区产业逐渐明晰,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县域工业集中区,2022年成功创建为省级茶产业特色专业园区,进一步明确了园区发展目标。2.“项目为王”强推进。一是加强领导、细化责任强保障。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包抓领导、一个包抓科室”负责推进,分解任务,夯实责任,统筹系统高效推进。二是挂图作战,节点推进促进度。实行倒计时调度制度,倒排工期,制定作战图,采取工作报告、会议协调、集中研讨、现场蹲点等方式,加快推进项目进度,在三季度全县项目大竞赛获得“红旗项目”荣誉。三是借力发力,破解资金难题。园区紧抓中央预算内投资导向和政府专项债券等政策机遇,吃透精神,找准突破点和结合点,为项目建设资金争取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今年园区包抓的3个重点项目积极争取苏陕专项资金4364.2万元,陕南突破发展专项资金2580万元,省级特色园区专项资金1000万元。发挥资金杠杆撬动金融支持,以“财政资金+专项资金”结合,破解项目资本金难题;同时发挥国有平台公司市场主体作用,运用“债贷组合”方式,包装政府专项债券1.5亿元,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尽快形成了项目建设实物工作量。3.以“招商为王”注活力。围绕园区的主导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龙头项目为园区发展注入活力。制定园区招商引资作战图,对现有干部力量进行优化,安排一半力量抓项目,一半力量抓招商,在园区形成人人都是招商员的浓厚氛围。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方式,组建招商小分队,由园区副主任带队赴长三角开展长效化驻点招商,江苏丰源服饰、南通佳可服饰、陕西华创等企业的入驻,成为拉动园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1)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园区经开公司已成立,已制定了《经开公司目标任务考核暨薪酬管理办法》、《经开公司绩效考核管理细则》,但人员还未聘用到位,未建立完整的薪酬考核体系,实行“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行模式还存在差距。(2)招商方面。一是服饰产业受疫情影响和出口订单减少原因,员工不断流失,服装企业产值整体下滑严重,企业入驻国动产业园的意愿不高。二是三个重点项目建成后,园区招商运营压力较大,寻求招商政策落实和融资运营之间平衡的困难较多。(3)要素保障方面。一是园区缺乏应有的规划、建设及相关审批权限,由于不具备依法行政主体资格,在入驻企业、管理部门之间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二是园区规划范围内土地收储较少,招商引资企业引入后,因用地手续办理程序繁琐、冗长,企业前期投入耗时过长,不利于企业抢抓市场机遇,挫伤企业投资积极性;三是园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来源于财政投入,经开公司没有任何资产,融资渠道窄,融资方式单一,自我发展机制尚未形成。2.改进措施(1)加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凝聚引领功能,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其有效贯穿园区工作全过程。结合“五星创建、双强争优”工作,以创建“五星”党支部为目标,全面加强园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结合青年理论学习组、年轻干部“双导师”等活动,着力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能力水平“双过硬”的年轻干部队伍,充分发挥园区干部练兵场作用。(2)持续转变作风。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结合常态化“进知解”活动,深入企业走访,认真倾听企业心声,持续为企业纾困解难,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店小二”意识,推进干部作风持续向好。(3)强化要素保障。持续完善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实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撬动作用,解决在园区基础建设中遇到的资金困难和问题,推动园区建设加快发展。(4)加强督查考核。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夯实责任,完善鼓励激励机制,根据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加强督查考核,落实奖惩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3年,我们将继续牢固树立“做强园区承载、补齐工业短板、挺起工业脊梁”的责任意识,紧盯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各项硬指标,抢抓机遇、振奋精神、苦干实干,推动园区发展再上新台阶。工作总体思路是:围绕“十四五”产业规划目标和园区三年行动计划,抢抓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统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抓招商。围绕园区“三纵三横(三纵指茶叶、服饰电子、智能制造;三横指产业园区承载平台、企业孵化器、产业加速器)”的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着力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龙头项目。不断创新优化招商引资方式,全力推进国动产业园、茶产业融合示范园、智能制造园的招商入驻和运营管理。二是抓项目。持续推动西乡县园区智慧物流仓储中心建设项目、西乡县精利高精度五轴数控磨床扩能生产线建设项目、秦创原汉中(创新)促进中心西乡分中心等5个重点项目早动工、快建设。三是抓服务。持续完善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园区服务水平。四是抓改革。完成“管委会+平台公司”改革任务,整合园区资源,撬动社会资本助力园区基础设施发展。为做强园区承载、做大园区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汉中副中心城市和中国最美茶乡贡献园区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