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勉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关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全县电子商务行业的管理、指导、协调、推进工作。普及传播“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应用,培育引进电子商务企业,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 |
住所 | 勉县和平路46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海锋 | |
开办资金 | 1.1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划拨 | |
举办单位 | 勉县经济贸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13万元 | 1.1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一年来业务开展情况(一)稳步推进电商示范项目建设工作。严格按照《勉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管理制度》规范推进项目实施,建成电商公共服务中心1个、网货供应中心1个、培训中心1个、孵化中心1个、直播中心1个、大数据中心1个、三级物流配送中心1个,制定县域农产品网上流通标准11种,为12家农产品企业建立质量溯源系统。充分发挥电商公共服务职能,孵化电商企业12家,帮助县域6家农产品企业进行抖音蓝V店铺孵化,优化升级企业网店11个,网货供应中心实现市场化运营,年销售达600万;县镇村三级电商快递物流分拣配送中心良好运营,整合6家快递公司集中分拣配送,覆盖全县18个镇198个村;县域电商“两中心四体系”建成,电商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二)扎实提升镇村电商服务站运营能力。进一步优化提升服务站运营能力,拓展服务站功能,提升门店形象,增添硬件设备,对全县198个电商服务站开展督导检查工作,更新服务站台账。截止12月底,优化提升电商服务站168个,通过上门培训、业务嫁接等方式,为镇村电商服务站叠加快递收发、美团优选、多多买菜、金融保险、代购代销等业务,确保电商服务站正常运营,切实发挥电商服务站作用。(三)切实加大电商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多层次电商人才培育机制,制定符合电商产业特点的培训计划,在前期普及培训的基础上,重点选拔有一定电商基础、热爱电商事业的青年人才进行中高级实操技能培训。全年开展中高级电商培训9期,内容涉及传统企业电商转型、品牌打造、营销推广、美工设计、短视频拍摄剪辑、直播带货、店铺运营等,全年累计培训285人次,累计孵化电商创业就业10人,培训转化率达3.5%,为勉县电商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四)创新直播带货模式助推农产品上行。以勉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制定“勉县电商主题直播作战图”,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县域农产品加工企业借助直播电商新模式拓宽销售渠道。组织开展“2022勉县网上年货节”、“2022勉县春茶采摘节”、“寻味勉县•电商直播系列活动”、“双十一狂欢•‘值’等你来”等主题直播活动9期,累计直播68场次;成功对接勉县农产品参加央视网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恰逢好时光”直播专场活动及新华网直播专场活动,组织柒谷源食品公司参加“疯狂小杨哥”延安专场直播带货活动,有效宣传推介勉县优势农特产品。我县电商直播助力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在“陕西省网络公益工程”中被省委网信办评为“网络公益典型案例”。(五)搭建农产品供应链对接平台拓宽销售市场。积极对接供应链资源,邀请西安、杭州、广元、海门等地供应链企业来勉考察优势农特产品,组织开展“抖音产业带服务商与勉县电商企业对接活动”、“詹姆斯芬利与勉县茶叶产业产销对接活动”等供应链对接活动10场,签订农产品采购意向协议7200万余元;在西安、成都、华阴、赣州、西宁开设异地农特产品展销专柜5个,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帮助县域农产品企业开拓内外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六)巧借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品牌打造。为进一步规范县域农产品网络销售流通标准,提升农产品网络销售附加值,推动农产品流通标准化建设,制定县域农产品网上流通标准11种,为12家农产品企业建立质量溯源系统,免费提供溯源码45万,开展质量溯源培训6期,帮助企业创建现代农业管理新模式,实现“生产过程可监督、农业投入可管控、质量安全可监管、产品责任可追溯、优质产品可查询”,保证县域农产品线上销售流通质量安全,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体系,提升企业品牌认可度。二、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以来,勉县电商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原则,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积极发挥电商行业优势,推动全县电商工作再上新台阶,积极完成了以下年度目标任务:全县实现网络交易额34亿元、网络零售额8.01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35亿元,开展电商技能培训9期,累计培训285人次;培育本地带货网红1个;打造网销爆款产品1个;实物型电商企业纳规入统2户;开展汉中农特产品展销活动9场,高质量完成年度考核目标任务。我办始终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实体经济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大电子商务规划、政策扶持和环境保障力度,全县电子商务产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良好态势。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农村电商运营和基础薄弱。在农村服务站建设和运营环节中,因各地实际情况不同,特别是在偏远农村缺少普及电商的基础条件,普遍对电子商务认知和参与度有限,面临选人难、推广难的现实问题,加之运营人员能力水平不一,部分服务站在实际运营中存在思路窄、业务少、难维持的状况。2.电商市场主体和技术匮乏。我县大多数电商市场主体缺乏电子商务开展前端操作应用和网络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在企业转型中出现后劲不足,没有形成一批有实力、叫得响、销量大的电子商务产品和品牌。(二)改进措施1.发挥公共服务中心职能,加大电商企业培育和传统企业转型力度。以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为抓手,制定科学系统的运营方案,充分发挥公共服务中心职能和作用,培育整合电商服务,分层孵化县域企业,进一步加大电商企业培育孵化力度,新培育电商企业4家,促进4家传统企业转型升级。2.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以品牌建设促农产品上行。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制定符合县域实际的农产品流通标准,加强农产品追溯体系推广应用,发布推广区域公共品牌,形成1+N的区域品牌矩阵,完善网销品牌打造,策划组织品牌线上线下推广活动,并在各类社交平台、新媒体、电视等平台宣传推广,不断增强电子商务产业社会效应,破解农产品上行难的瓶颈。3.提升电商服务站运营能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对县域电商人才的培养,开展针对电商服务站负责人的专场培训,提升电商服务运营能力,确保不少于100家电商服务站规范运营。同时针对不同对象,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对返乡青年、返乡大学生、电商企业从业人员等,在普及培训的基础上开展中高级培训及实操培训等。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发挥公共服务中心职能,加大电商企业培育力度。发挥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中枢功能,完善管理制度,为县域农业企业和电商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人员培训、创业孵化支撑等公益性服务。积极开展中高级电商技能培训,全年力争培训300人次;加大电子商务企业培育孵化力度,分层孵化县域企业,促进传统企业转型触网,力争培育实物型电商企业2户;运营好网货供应中心、农产品展示大厅和“陕西勉县特产馆”等线上专馆,积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空间。(二)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拓展电商产品网销渠道。加强网销品牌和爆品打造,持续策划组织线上线下营销活动,并在各类社交平台、新媒体、电视等平台宣传推广,不断增强电子商务产业社会效应,破解农产品上行难的瓶颈。计划开展省外品牌推介会不少于2场次,组织供应链对接活动5场次,打造网红产品2款,线上专馆销售突破700万,有效拓展勉县农产品网销渠道。(三)加大快递物流整合力度,提升快递进村覆盖率。继续加大电商三级快递物流分拣中心建设力度,支持设备、设施改造完善,提高快递物流整合力度,切实将县域内“四通一达”快递物流公司整合到位,实现集中办公、仓储、分拣、共配,达到仓储分拨智能化、运力匹配智能化、数据展示智能化,有效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有效提升电商快递覆盖率,为县域电商产业高速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