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周至管理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区内环境保护·林政管理·野生动植物和黑河水资源保护·护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区内珍稀野生动物饲养、驯化与繁殖·自然保护科学研究 | |
住所 | 西安市周至县二曲镇农商街2号 | |
法定代表人 | 田文勇 | |
开办资金 | 2470.2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28.48万元 | 3042.91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政务 | 从业人数 9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情况:为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我局日常实行周例会制度,重大事项采取集体研究,民主决策;资产购置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有关程序进行;财务工作,严格制度管理,遵循网上集中支付管理办法,定期研究财务收支计划,统筹安排经费支出,加强了财务审核,并实行财务账务季公开制度,保证了资金的合理使用。二、主要业务:1、严格依法保护,抓好资源管护主业,确保林区秩序稳定和森林资源安全。2、绷紧“防火弦”,防患于未“燃”,预防为主,常抓不懈,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全年取得了无任何火情火警的好成绩。3、抓好科研监测与交流工作,不断创新,科研监测、宣传、项目实施等成效显著,有力地促进了自然保护工作。4、积极做好社区共管工作,宣传引领,保护区美誉度、知名度进一步提高,为国家公园建设赢得了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三、主要业绩: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秦岭“五乱”问题,无森林火灾,无安全生产事故,生态环境良好,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1、科技和项目助力信息化保护。运用“智慧+保护”手段,发挥无人机、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和森林防火语音宣传系统智能化优势,推广森林防火“二维码”、完善“互联网+森林草原防火督查”信息系统等,实时掌握林区动态。2、资源管护协同保护机制形成。积极联系周至县公安、检察机关联合开展执法专项行动,与地方政府、驻地单位联合开展打击整治破坏秦岭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森林防火、资源保护宣传等,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营造自然保护浓厚氛围。3、野生动物保护成效显著。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在多区域监测到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金猫活动的图片和视频,区内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由5种增加至6种,同时今年还还监测到了野生棕色大熊猫活动影像,野生动物栖息地范围进一步扩大,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4、树立大保护观念。发挥调动各方面力量和积极性,加强与辖区政府部门、涉林单位、森林公安、村组(社区)、周边保护单位等开展联合保护。5、完善了信息化和数据库建设。持续推进智慧保护区建设,更新现有设施设备并实现信息监测设备联网,稳步推进“天空地”一体化巡护监测体系,实现资源信息实时化、动态化、可视化。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自然保护工作理念需要改变,保护工作方法需要创新和优化。保护思维停留在过去单一的资源保护上,没有很好的从“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角度以系统思维考量,以整体观念推进生态空间治理。2、资源管护压力大。2020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后与陕西周至老县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并,保护区横跨秦岭主脊南北坡,山大沟深,资源面积大,管护人员少。由于森林公安干警转隶,在编人员结构老龄化,人均管护面积达1.5万亩(国家人均管护面积3000亩),资源管护压力大。3、资源保护信息化程度较慢。资源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一体化、规范化、标准化相对滞后,在疫源疫病监测、资源动态变化、数据实时监测等与信息化发展不适应,由于地处秦岭深山,交通、通讯、气候等因素严重制约了信息化发展。4、运用保护法律法规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矛盾能力的不足。面对新时期的资源保护要求,出现的新问题和矛盾,干部职工资源保护方面的业务知识较单一,在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方面思想认识和工作措施不能及时跟进。(二)具体措施:1、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不懈纠正“四风”问题,整治“慵懒散慢虚粗”不良作风,以典型案例为鉴,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醒党员干部引以为戒。加大青年干部培养力度,建立激励机制,锻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形象好的生态绿军队伍。2、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对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保护目标任务,既立足当前资源保护工作实际,又着眼国家公园长远发展,谋划保护区高质量发展的举措,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保护区落地生根,结出硕果。3、充分发挥考核,职务(职级)晋升的政策导向作用,运用好三项机制,在工作中重表现,重实绩,充分调动了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4、树立大保护观念。发挥调动各方面力量和积极性,加强与辖区政府部门、涉林单位、森林公安、村组(社区)、周边保护单位等开展联合保护。5、完善信息化和数据库建设。持续推进智慧保护区建设,更新现有设施设备并实现信息监测设备联网,稳步推进“天空地”一体化巡护监测体系,实现资源信息实时化、动态化、可视化。五、下一步打算:1、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带动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干部作风建设,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充分挖掘内在潜力,从作风建设中要作为、要担当、要效率,以弥补工作中不足和短板,锤炼担当有为的干部队伍,促进保护业务发展。2、加快自然资源保护信息化建设。紧密围绕资源保护中心工作,完善“天空地”一体化巡护监测体系,实现资源保护工作信息化、规范化、科学化,坚决杜绝林区“五乱”行为发生。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实施中央生态修复项目,全面提升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力以赴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实施森林防火远程预警监测体系建设,全面推广“防火码”应用,切实做好森林防火技防和人防工作,确保无森林火险隐患,森林资源安全。3、强化自然保护宣传教育。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和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开展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编印发行科普宣传图册,提高公众的自然保护理念和自觉性。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加快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不断提高保护科技含量,助力保护区高质量发展。4、进一步优化基层站点布局。改善办公条件,提升服务功能,满足工作需要,对处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影响的虎豹河护林检查站实施整体搬迁,确保干部职工生命财产安全,优化站点布局,强化保护检查职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绩效情况:保护区无秦岭“五乱”问题,无森林火灾,生态环境良好。受奖惩情况:①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②2021-2022年度全市林业系统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③事业单位法人履职评估优秀单位;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团委“资源规划好青年集体”。3、诉讼投诉: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