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

延安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23 08:29
单位名称 延安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障性住房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建设项目技术审查和进度核查;信息交流、统计分析。
住所 延安市新区为民服务中心7号楼525号
法定代表人 何永平
开办资金 25.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86万元 19.7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局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紧紧围绕住房保障目标任务及重点工作,统筹保障中心支部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极力争取、探索创新,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全力抓好公租房后期管理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市住建工作会议要求,高质量完成局党组交办的各项任务。一是开展中心城区公租房核查整改工作。为切实做好延安中心城区公租房分配管理使用情况摸底工作,确保此次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成立由市住建局副局长郝文涛总负责,市保障中心主任何永平负责协调市、区有关部门和单位,抽调局系统及有关县(市、区)工作人员,组建工作专班开展核查工作。分为四个小组进行摸底调查,并对裴庄宜和臻园小区进行专项排查。二是落实“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小区建设工作。2015年至今,我市已创建成功29个“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小区,现已达到每个县、区都有已达标“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小区。上半年我市围绕共同缔造“和谐社区·幸福家园”要求,成功创建市本级裴庄宜和臻园小区、并指导安塞区惠园保障房小区、黄龙县香格里拉小区。二、信息化管理工作一是推进信息平台服务器升级。按照省中心安排,延安市公租房掌上系统基本上线运营,进一步拓宽公租房申请渠道,简化办事流程采取“一审一公示”的方式。以公租房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全力推进公租房、租赁补贴申请业务“掌上办”“网上办”,实现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的双提升。延安市市域范围全覆盖开通网上办理申请公租房、租赁补贴业务,申请渠道有移动端和网页端两种方式。二是开通“掌上办、网上办”APP。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我中心开通了公租房、租赁补贴申请业务“掌上办、网上办”APP,进一步提高了审核效率,方便了人民群众,落实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要求。三、抓好意识形态建设和党建工作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参加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深入学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谈治国理政,把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强化了理论武装,打牢了思想基础。认真组织党员深入学习党史教育、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积极开展党的十九大等主题活动。支部利用组织生活会、党课、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开辟专栏专题,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党的最新信息。把传统学习方法和现代化手段结合起来,与会议交流结合起来,掀起了一次次的学习热潮。二是加强廉政建设。作为党员干部,时刻面临着腐蚀与反腐蚀的考验。为抓好支部的廉政建设,支委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头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措施规定,支部经常性组织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三是加强作风建设。以开展住建系统窗口单位作风建设为契机,从群众需求出发,落实岗位职责,践行服务承诺,将作风整顿激发出来的工作激情转化为推进保障房事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持续提高窗口服务水平,促使全体党员主动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干出成效。四、统筹抓好其它工作一是抓好信访工作。一是多次接待原高坡经适房项目被拆迁人来访,并多次协调相关单位推进该信访矛盾化解。二是配合柳林镇政府属地信访稳控,协助完成该信访项目相关资料收集,引导信访人依规、依法信访。二是疫情防控工作。在局党组的领导下,中心党支部发挥党员干部先锋作用,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迅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下沉至各保障房小区,积极配合社区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防控等工作,为稳控疫情作出贡献。五、存在问题公租房个别项目推进较慢,确权工作还要深入研究推进,棚改遗留问题消化困难等。六、2023年工作计划一是稳步推进公租房实物保障。加快未开工、未分配公租房项目建设进度,年内完成小南沟二期、金岳小区公租房分配,推进公租房清零。二是加大货币补贴保障力度。扩大租赁补贴保障范围,降低准入门槛,按照困难优先、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城镇低收入水平的住房困难家庭到城镇中等以下收入家庭延伸,将符合公租房保障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职工等纳入保障。结合市场租金水平、财政承受能力以及保障对象实际等因素,对保障对象实施差别化保障和动态管理。三是实施精准管理。加快推进租赁型保障房资产核定和确权工作进度,明晰各方资产占比,健全后续各项管理制度。继续在300套以上小区开展“和谐社区•幸福家园”达标建设活动,完善小区配套建设,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