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洋县> 洋县文化馆

洋县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3-05-22 23:31
单位名称 洋县文化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业务范围:文化宣传、文艺活动组织、业余文艺创作、文艺团体管理、文化交流、群众文艺理论研究、业务指导、大众科普资料编辑、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保护。
住所 陕西省洋县唐塔北路2号
法定代表人 杨晓建
开办资金 3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洋县文化广电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5.39万元 79.1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高度重视群众文艺的创作和辅导工作①全县作者在纸媒发表作品12篇(首),自媒体发表近百篇(首)。重点文学刊物发表6篇作品。疫情以来,以“洋县文艺”为平台,举办线上文学笔会两次,30多人参加。联络文学作者组织参加了“廉洁消防主题大赛征文”,收到参赛作品10篇,筛选上报县消防局5篇。文学干部个人创作《北京文学》《乡土》《延安文学》等刊物发表文学6篇8万余字。其中散文《饺子里的岁月》获得2022年“三亚杯”全国文学作品征文大赛金奖。组织作者出版文学作品专著《磨板桥的少年》《鹮舞汉江》2部。全年完成编辑校对出版《洋县文艺》4期,培养文学新人8人,年编发文学作品40多万字。②文化馆音乐舞蹈创作辅导部,一年来辅导创作音乐作品《最美是你》《汉从哪里来》等12首作品,分别刊登在4期《洋县文艺》上和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传推介。带领群众舞蹈参加了市广场舞大赛并在网络上进行了展演,组织成人合唱团培训辅导连续五周,达12场次,培训500余人,组织少儿声乐培训5次达100人。参与下乡演出20场,组织音乐舞蹈爱好者参加比赛活动1次,组织合唱队在汉中天汉学院进行展演1次,组织大型秧歌锣鼓队参与排练共5次,参与培训和开班仪式的群众380多人,并在广场上进行展演2次。主持阵地展示演出3场次。③文化馆曲艺、戏剧创作辅导部围绕群众业余创作和城区文艺演出及我县春节晚会演出活动,全年辅导县内曲艺作者黄成钦、刘庚辛、张培瑜等23人,修改并在洋县文艺刊登曲艺作品《故乡变》《话说站房新变化》《茅坪堰》《喜迎党的二十大》;小品《积分银行》等20篇。辅导业余作者在《洋县文艺》4期刊登曲艺类作品16篇,其中2篇作品在省内外市级以上刊物发表。④文化馆书法美术辅导部2022年策划举办喜迎二十大书画展、洋州书画院作品展、如洋交流书画展等各种类型的书画、摄影、网络艺术作品展、艺术小品摄影展览等7次,展出作品总计560余件(幅)。组织辅导作者创作美术书法作品70多幅,参加了汉中市政协喜迎二十大书画展、汉中市文联喜迎二十大书画展、陕西省第二届大河颂书画展、市纪委与市妇联主办的德润天汉家风家训书画展、陕西省第九届群文技能大赛等展览赛事8次,作者李贤刚、刘伟、赵炳南、冯麒、杨晓建、赵学勇、段超等15人次书画作品入展。举办文化馆公益书法培训班3期,受训120人次;辅导社会群众书画爱好者43人次,筛选作品在《洋县文艺》4期上刊物刊登书法美术作品60余件。组织我县书法家闫志智、黄宏春等人到关帝、龙亭、金水等镇村为群众书写春联500副。联系书法家参与县政协、民革汉中市委会、县委组织部、县委统战部组织的下乡写春联活动,写对联250余幅。到八里关镇、武警中队促进机关文化建设创作作品50余幅。2.努力开展了免费开放的阵地活动2022年文化馆除了继续整合资源、加强艺术创作、增加培训力量、扩大群众艺术辅导对象外,把“深入开展免费开放工作”作为工作的重要方向常抓不懈。①“免费开放书画展室”长年开放,不定期“专题书画展览”展出“书画摄影作品展”展出作品260余幅,县文联“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书画摄影作品展展出“洋县地域风情摄影作品”120幅。根雕奇石展厅展出艺术品120件。年接待社会群众和洋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师生、城西小学等观众2.1万人次;接待外地组团调研参观团、汉中国画院艺术采风团、市委宣传部调研团、如皋市政府调研团、汉中市人社局调研团等参观团游客1.2万人。②“非遗实物陈列展览馆”不断完善添置陈列物品、物件,实行长期免费开放,参观群众1.6万人次;③群众合唱团训练每周2天,年培训40场次,2400人次;④舞蹈培训(少儿舞蹈、中老年广场舞)常年举行,年培训350人;⑤音乐理论与声乐培训,年培训6场次,300余人。(6)汉风古韵传奇夜洋县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启动展演活动530人参加。3.抓好大型活动的组织与开展2022年洋县文化馆积极服务群众,开展了公益性文化服务活动以及大、中、小型文艺活动8次,主要是:(1)春节期间举办了迎新春送春联、网络书画展览、非遗项目线上(网络)展演5天,其中2022年春节前组织书画家10名文艺服务队员到龙亭、马畅、关帝镇、桑溪、八里关、磨桥、金水等地进行义务下乡送书画对联活动7场次,向群众书写春联1000多幅,影响较大;(2)元宵节期间,组织20多名“扫五穷”民间艺人参加了全市民俗展演活动;(3)今年6月8日,文化馆组织举办了“自然与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在馆外广场展出宣传展板20张、发放“宣传彩页”和“非遗法”共800份;(4)5月,组织文化馆职工与文艺爱好者在戚氏初中、天立学校和消防队等地举行了3场非遗下基层进校园演出宣传展示活动,累计观众1700多人;(5)6月中旬组织洋县书画界12人参加了市美协赴洋县采风暨交流座谈活动,创作出美术作品30余幅。(6)组织在馆外广场举行木偶皮影戏展演4场次,参与群众1800多人;(7)组织举办了“庆祝二十大、如洋一家亲”交流书画展览,分别在洋县和如皋两地分期举行,前后2期,合计展出两地艺术家作品210多幅,在如洋两地影响较好。4.开展全面的非遗保护工作(1)挖掘整理《古法酒笼制作技艺》《田氏土蜂养殖及蜂蜜提取技艺》2个非遗项目的资料,成功申报并列入第六批县级名录中;(2)挖掘整理《毛笔制作技艺》项目完成第七批省级非遗项目的推荐申报工作,并列入省级名录;(3)按时完成了国家级非遗项目李天明、李建中2个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个人事迹入编《中华非遗大观》一书的资料的编写上报工作;(4)11月份完成了洋县全境旅游县申报材料中民间文化与非遗资源材料的上报工作;并成功完成申报2个省级项目保护经费申报工作;(5)配合群艺市馆按时完成了国家级项目《汉调桄桄》《架花焰火技艺》3个项目3年传承履职情况的汇报工作;(6)完成了非遗项目专著《洋县悬台社火艺术》一书的编写和印刷出版工作;(7)组织35名社火骨干分子召开了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悬台社火》传承工作研讨座谈会。(8)组织了洋县县内宣传推介活动,并组织洋县皮影戏、木偶戏8位演员和艺人参加了市文旅局在群艺馆举办的“汉中市民间艺术展演展示”活动,前后合计3次;(9)组织皮影艺人到江苏如皋完成了40余场民间艺术交流演出任务。开展大型的县市内外非遗宣传展示活动7多次;12月初,完成市上下达的惠民演出120场的任务。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我馆日常开展的“展览、演出和培训辅导活动”已构成了免费开放活动的基础阵地。这些公益文化服务、演出展示活动的开展,效果良好,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繁荣了我们的文化事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2.文化馆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在做好“非遗保护”工作外,充分发挥单位的资源优势,以音乐舞蹈、文学、书法、美术等重量级的业务干部为依托,以《洋县文艺》为园地,以馆内活动室为平台,催生了特色鲜明的文艺创作辅导活动、展览活动、艺术培训和在市内具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全年有4名同志获得省级文学艺术创作奖及表演奖,15名书画作者参加了省市艺术展览。9月以来举行的“汉风古韵传奇夜”文化集文艺及民间戏剧演出活动,群众参与度较高,获得较大范围的赞赏。3.2022年度省文化厅组织的“触摸历史创新传奇”非遗融合创新与传承活动,我们上报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案例”入选“陕西十佳文化遗产优秀案例”,由省文化厅发文进行了表彰。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创新精神不够强,工作方法单一,需提高群众活动的效果;二是艺术创作上还缺乏有影响、有重量的力作。2.改进措施:一是继续鼓励干部在岗加强业务学习、T培训,不断提高干部工作技能。夯实为群众文化服务的良好基础。二是鼓励干部工作之余多读书学习,多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带头创作出在省内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四、下年度的工作计划1.继续做好馆内日常性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益,在艺术创作和艺术辅导方面有更新的突破;2.继续搞好各种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积极开创“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的新局面,扩大开放受众面,增加各种培训班次数;3.争取创造数字化服务设施条件,开展好数字化服务工作,努力提高数字化服务能力;4.举行文学辅导讲座1次;举行文学采风笔会和美术作者外出写生各一次。同时组织好省市县委宣传部实施的“重点作品申报”活动。5.书法美术类,继续做好文化下乡活动,组织文艺服务队为群众义务写春联5次;举办针对老年人和青少年、文化骨干的书法和美术培训班各一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在2022年全省“触摸历史创新传奇”非遗融合创新与传承活动中,我馆上报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案例”入选“陕西十佳文化遗产优秀案例”,被省文化和旅游厅发文表彰。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