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洋县> 洋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

洋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22 23:25
单位名称 洋县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服务工作。
住所 陕西省洋县东二街18号房产管理局三楼
法定代表人 邓鲲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洋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8万元 10.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建立长效机制,继续推进三个未完工棚户区改造工作,“一项一策”促进落实责任主体。我县一江两岸棚户区改造项目、洋县北二环二期棚户区改造项目、洋县白酒厂棚户区改造项目3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虽然完成了摸底、丈量、登记造册等前期工作,但由于安置成本较高,经县政府同意于2022年6月以县财政局、县住建局联合发文向市财政局、市住建局请示退出,经市局审核同意,取消3个进展缓慢的项目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调整。2.按照“三审三公示”的要求,由申请人申报后保障中心人员初审,将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信息报送不动产登记中心、行政审批局、车管所、住房公积金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审,审核完成后由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对条件合格的保障对象报送财政局,由财政局将保障对象享受的租赁补贴通过“一卡通”的途径按季度发放到卡上。2022年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369户56.55万元,发放率100%。3.随着最新全国公租房信息贯标系统上线,我中心按要求更新了信息系统,为了使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多次召开会议,分组分工,对保障对象信息及家庭情况信息进行了进一步完善。截至目前已录入系统项目28个,其中廉租房项目5个,购改租1个,公租房22个,房屋套数4360套,人房关联信息3491条,完成了2022年租金补贴及填写补贴协议信息380户。在我县开启了掌上办小程序,录入上线小区37个(保障房小区),线上公租房申请110户,通过审核28户。4.加强老旧小区改造,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22年我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60个小区,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共137栋楼,4000余户,计划总投资2.1亿元。2022年累计争取中省补助资金8608万元,发行专项债4000万元。截至目前,房屋功能改造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小区基础配套设施改造。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重点争取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支持,专款专用,并设立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专户。5.强化小区日常管理工作。我县在长乐南苑保障房小区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创建工作,安装了健身器材,消防、园林绿化等设施全部安装到位,努力达到“和谐社区·幸福家园”的创建标准,真正成为“宜居”小区。在日常管理中,小区便民服务中心和物业公司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小区居民做好服务工作,特别是住户反映房屋某处有问题时小区工作人员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加班工作,在第一时间为住户排忧解难。二、取得的主要效益通过一年来的工作,公租房租赁补贴不仅解决了一部分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同时也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随着公租房信息系统平台,网上“陕西住房保障公众号”的开启,方便了群众的同时也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和谐社区·幸福家园”创建工作,健全社区服务功能,开展孤寡独居老人的关爱等活动,让老人体会到爱的关怀,将保障房小区打造出惠民生、安民心、得民意、环境美的幸福家园,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大力推进“三无小区”管理,推进我县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促进老旧小区面貌整体提升,有效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和亲民度。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一是因保障房住户的思想素质等参差不齐,不爱护小区卫生、房租交纳、物业管理过程中出现不能按时缴纳费用。二是因廉租房、公租房设计标准偏低,和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有一定差距,保障对象入住后对租赁房屋进行了装修,按照准入退出制度,在退出时可能会因相关费用引发一些争议和纠纷。2.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宣传,强化督导,提升住户的整体素质。二是严格制定廉租房、公租房的相关制度,提升小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加强管理。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3年,我中心将增加公租房租赁补贴发放对象,提升公租房租赁补贴发放标准、扩大公租房保障范围;不断宣传网上“陕西住房保障公众号”,解决“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更多的群体享受到此项政策;同时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工作力度,使小区的住户住得舒心。坚持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日常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真正做好保障性小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强对小区住户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加大催收力度,对“老赖”户进行耐心的引导、教育、说服,对拒不交租的,将通过司法程序进行了诉讼;加强保障性住房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提升保障性住房管理和服务水平,健全社区服务功能、将保障房小区打造出惠民生、安民心、得民意、环境美的幸福家园,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