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洋县>
洋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洋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3-05-22 23:22
单位名称
洋县地质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地质环境灾害监测、防治。1、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及应急预案;2、健全灾害群策群防网络体系;3、实施灾害监测预报及应急;4、从事灾害知识培训宣传及地质灾害检测防治相关工作
住所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武康北路87号(国土资源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刘义俊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洋县国土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万元
5万元
网上名称
洋县地质环境监测站.公益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洋县地质环境监测站在市局、县局的关心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效果显著。一、2022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组织各国土资源所在全县开展汛前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发放了170份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预案表,170份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对部分固定防灾避险明白卡及时进行了更换。2.筹备召开了“洋县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暨生态修复、工作视频会”,县政府与镇(办)签订了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目标责任书。3.编制印发了《洋县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关于做好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值班的通知》,对地质灾害值班室进行了改造,安装了显示屏,确保我县84处地质灾害专业、普适型监测预警点发生的预警预报及时发现,及时处置。4.邀请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汉中地质大队专家对2022年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现场调查,完成了2022年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更新工作。5.加快推进2022年度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全面梳理了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2021年度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下达我县项目共计6个(其中,监测预警项目2个;综合治理项目1个;能力建设项目3个)。目前专群结合监测预警建设项目已完成初验;已完成排危除险、群测群防系统维护与升级、地质灾害隐患点培训、应急演练、平战结合技术支撑单位建设补助项目。2022年度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下达我县项目共计7个(其中,监测预警项目2个;综合治理项目2个;能力建设项目3个)。目前专群结合监测预警建设项目已初验;溢水镇花园村村委会滑坡治理工程正在施工中;地质灾害避险搬迁(8户)镇村动员实施中。我局已委托中介机构对我县2018-2021年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进行结算审计和财务审计,并在县审计局备案。6.积极争取中省地质灾害防治补助资金。委托陕西地矿汉中地质大队有限公司开展了溢水镇夏时节滑坡、溢水敬老院滑坡、金水镇岭湾滑坡、白石河滑坡、马院滑坡地质勘查,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施工图设计,并上报省厅、市局。7.扎实开展“三查”工作。在每轮降雨期间开展地质灾害“三查”工作,落实防范应对措施,已累计开展雨前排查523次、雨中巡查2534次、雨后核查485次;协助镇、村撤离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1362户3366人;发布洋县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9期;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170场次,参演人数8449人,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培训170场次10407人,发放宣传资料26397份,实现了地质灾害隐患点宣传培训演练全覆盖;充分运用监测预警“技防+人防”技术,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现场核查,处置监测预警信息,督促设备供应商加强维护提高设备在线率;建立了应急技术支撑小组,储备了应急物资和器材,组织3人“平战结合”技术支撑小组驻守洋县。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由于我县在册隐患点数量多、分布广、威胁大,大部分地区地质环境条件脆弱,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面对严峻的防治形势和挑战,我站根据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的优势和短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大避灾搬迁,加强综合防治能力建设,地质灾害演练宣传提高群众防灾意识,保护好地质环境,为全县地灾安全提供有力保障。通过不懈努力,洋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成效显著。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我站按照2019年12月3日《洋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第25次会议纪要》、2020年4月29日《洋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第11次会议纪要》等会议精神,申请县财政落实洋县2019、2020、2021、2022年度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县级财政配套资金,但因县财政财力紧张暂未落实县级配套资金。改进措施:积极向县财政申报争取。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快推进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结合工程治理、排危除险等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2.严把地质灾害防御关,加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监管力度。3.应用无人机新技术,提高无人机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应用能力。4.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完成双清零任务。5.充分利用好省预警平台,进行灾害点监测。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